腾讯网 2017.07.28
博士毕业每天下工地 驱车六七小时回家
本期作者:碧桂园特约
今年33岁的义君从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毕业后,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成为了公司的项目总经理,带领一个只有10人的团队去完成上亿的地产项目。(碧桂园特约)
义君今年33岁,博士毕业后,他来到碧桂园担任工程的监理,仅仅一年半之后,他就成为了公司的项目总经理。因为工作原因,义君现在与家人两地分居,为了多陪伴家人,义君经常周六驱车六七小时,从清远连州回到深圳。简短的相聚后,周日下午返程,大概晚上12点左右回到清远连州。(碧桂园特约)
2015年,义君从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毕业。硕士、博士都研究航空航天的他,在临毕业之际,成功拿到去高校任职的通知书,准备将未来献给顶尖工程科技研究。然而最后他却没有选择这个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工作。
“一开始父母完全不能理解这个决定。不明白为什么我要离开大学,放弃一个社会名声威望都比较高的职位,选择去企业,还是一个别人口中压力很大的行业。”义君的长相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感觉,似乎更应该在高校的教研室、讲台黑板前看到他。但他现在却带领一个只有10人的团队去完成上亿的地产项目。
“从大学到博士,我一直都在高校这座象牙塔里。外面的世界怎么样,我没有去想过,就像个孩子。”在高校待了11年的义君,渐渐发现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距离,曾让自己热血沸腾的学术突然间陌生,于是义君选择离开。就在同年,公司启动了一项精英储备计划,自2016年开始,所有项目第一负责人都将从项目总经理培训班中选拔。一路过关斩将的义君成功从培训班毕业,来到项目工程监理这一关卡。
“亲眼看到项目是如何一步步搭建起来的,而不是纸上谈兵。”学工程的义君对工地、建筑、技术并不陌生。“触类旁通,很多都跟我学过的知识有关。”真正让他有些苦恼的,是南方的湿热。每次去工地巡检,安全帽、长裤是标准搭配,一天下来,一头亮晶晶的汗,一裤子的斑斑泥巴,也是标准搭配。
“我曾是一个理工宅男,却有一年的时间在项目负责运营板块。”2016年义君被安排在清远学习运营,这也是义君自我怀疑的一年。性格温和的义君,一上来就要面对如何督促、推进项目的难题。有急事的时候,从任务下达到上报反馈只给两小时的时间。在这两小时里,义君需要打十几个电话给营销、成本、工程、财务各部门,反复沟通核准数据。那一年,义君的电话激增,最高记录一天打出三四十个电话。
从不看朋友圈到二十四小时开着微信,从寡言少语到谈判能手,从做好课题研究的一亩三分地到跟进项目落地开盘全过程,从只认识导师和几个实验室同事,到背得出集团所有高管名字,义君越来越懂得“人情世故”。而这些改变,并不仅仅只出现在工作方法上,义君的家人也时常夸赞义君“似乎更懂事,更成熟了”。
当义君在运营部如鱼得水,准备大展才华之时,公司却觉得时机已成熟,该是让他去实地疆场上“拼杀”一番了。很快义君就被调任连州项目总经理。而义君从毕业生成长为项目总经理的这个过程,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义君每一天都非常忙碌,8点到公司,开始不停处理公司事务,晚饭后回到办公室加班。项目的每一项工作,比如营销、工地、财务等,都需要义君负责。有员工形容义君是“细节控”,在费用审批上,即使很小的费用,义君都会要求一一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