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1

[好摄之徒] “故乡的路”| 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获奖作品选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0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乡的路”| 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获奖作品选登
2017-07-07 17:26

近日,由映艺术中心/映画廊主办的第二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大奖评选结果揭晓,20 位摄影师入围本次大赛,其中,苏国胜(纳西族)凭借作品《俄亚大村》获得“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大奖,胡尔曼古丽·金恩斯别克(哈萨克族)凭借作品《姑姑家的牧场》获得“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青年摄影师资助奖。本刊特选登两位获奖摄影师作品,以飨读者。

苏国胜作品

1.jpg
俄亚大村,2009 年11 月。

俄亚大村是我的故土,我在这里找到了精神的栖息之地,找到了我们族人的根与脉。生活的质感、仪式感,活着的尊严、与物质无关的平等与爱……这里仿佛就是我的前生与今世。古老的习俗,传统的东巴仪式,人们依然需要这些礼仪礼规维系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刚出生婴儿的取名,到步入少年时的成丁礼,到嫁娶时的婚礼,直至死亡时的葬礼等等都保持着完整的东巴教仪规,在这里东巴教已日常化。虽然不是人类学研究者,但作为一个纳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用相机记录下我在这里的所观所感。虽然一些人的名字我没有记住,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同族同胞。正如东巴经里所说的,“请各方的神圣指引他一条回归祖先的迁徙之路”。

2.jpg
放猪归来的男子,在俄亚每家都要养二三十头猪用于礼尚往来。2008 年12 月。



3.jpg
用灶灰驱邪,2006 年。



4.jpg
『克蜜』和她的小女儿,2006 年。



5.jpg
婚礼仪式上,东巴为光当·甲玛“报毛报”,“报毛报”就是用酥油抹额头,意为把最好的福泽和代表生命力的能量赐予她。2008 年2 月。



6.jpg
丧葬仪式,东巴捣鬼寨,2006 年。



7.jpg
跳东巴舞前做准备的东巴,2006 年。



8.jpg
新年祭品,2008 年12 月。



9.jpg
成丁礼上穿带一新的“东巴·扭若”,2013 年1 月。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尔曼古丽·金恩斯别克作

10.jpg
雨后的早晨



11.jpg
准备挤牛奶的姑姑



12.jpg
奶疙瘩需要晒干



13.jpg
小羊羔也是孩子的玩伴



14.jpg
姑姑忙着晾新鲜的羊肉



15.jpg
奶奶准备去喝早茶



16.jpg
小外甥参加草原上的赛马比赛

这个专题是2016 年7 月份在新疆阿尔泰山草原上拍摄的。暑假我去姑姑家牧场做客,就用相机记录下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小生活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人有着豪放热情的性格。美丽的草原,别致的毡房,漂亮的骏马都象征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草原上没有便利的交通,马是哈萨克族人最信赖的伙伴;草原上没有电,家家户户都用太阳能;草原上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所以每家每户都养小狗给孩子们做玩伴。每个家庭男女分工明确,男人放羊,照料外面的事情;女人在家制作奶制品,照顾家里。草原生活对外人来说枯燥无聊,但对他们来说却很充实,因为这种没有约束的生活方式才能让他们找到自我,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本文出自2017年6期《中国摄影家》杂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1:49 AM , Processed in 0.0654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