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路”| 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获奖作品选登
2017-07-07 17:26
近日,由映艺术中心/映画廊主办的第二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大奖评选结果揭晓,20 位摄影师入围本次大赛,其中,苏国胜(纳西族)凭借作品《俄亚大村》获得“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大奖,胡尔曼古丽·金恩斯别克(哈萨克族)凭借作品《姑姑家的牧场》获得“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青年摄影师资助奖。本刊特选登两位获奖摄影师作品,以飨读者。
苏国胜作品
俄亚大村,2009 年11 月。
俄亚大村是我的故土,我在这里找到了精神的栖息之地,找到了我们族人的根与脉。生活的质感、仪式感,活着的尊严、与物质无关的平等与爱……这里仿佛就是我的前生与今世。古老的习俗,传统的东巴仪式,人们依然需要这些礼仪礼规维系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刚出生婴儿的取名,到步入少年时的成丁礼,到嫁娶时的婚礼,直至死亡时的葬礼等等都保持着完整的东巴教仪规,在这里东巴教已日常化。虽然不是人类学研究者,但作为一个纳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用相机记录下我在这里的所观所感。虽然一些人的名字我没有记住,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同族同胞。正如东巴经里所说的,“请各方的神圣指引他一条回归祖先的迁徙之路”。
放猪归来的男子,在俄亚每家都要养二三十头猪用于礼尚往来。2008 年12 月。
用灶灰驱邪,2006 年。
『克蜜』和她的小女儿,2006 年。
婚礼仪式上,东巴为光当·甲玛“报毛报”,“报毛报”就是用酥油抹额头,意为把最好的福泽和代表生命力的能量赐予她。2008 年2 月。
丧葬仪式,东巴捣鬼寨,2006 年。
跳东巴舞前做准备的东巴,2006 年。
新年祭品,2008 年12 月。
成丁礼上穿带一新的“东巴·扭若”,2013 年1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