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共享大国与它的“爆裂车手”们
网易图片 2017-06-23
共享单车服务启兆于欧洲,却在中国遭遇了一场水土不服。在这里,共享单车有1000种玩法,一种比一种“爆裂”。编辑/简晓君
2017年5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发起了一次留学生民间调查,共享单车与高铁、支付宝、网购齐名,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们最想带回去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来自交通部的数据显示,已投放到市场的共享单车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
国人的灵感也如这场热潮般难以阻挡,共享单车的使用者们在无数个灵感袭来的时刻,赋予了它无数个千奇百趣又耐人寻味的“非主流用法”。
有人把它当成防护栏。图为2017年5月15日,两辆摩拜单车被路人并排停放在马路中央,挡住马路杀手——“丢失的井盖”形成的大“坑”。网友点评:“虽然违停,但却很美”。 图 / yanni13
有人把它当成婚车。图为2017年4月25日,郑州一对新人骑共享单车结婚,由五十辆经过擦拭装饰的共享单车组成的迎亲队伍十分惹眼。 VCG / 赵龙翱
作为“年度网红”,共享单车在行为艺术界也很吃得开。图为2017年4月29日,第三届设计北京博览会上一个以共享单车为主题的作品非常醒目。 VCG / 卓恩森
有人把它包装成“车模”。图为2017年5月11日,深圳罗湖一场特殊的“车展”展示了32辆惨遭毒手的共享单车。 图 / SIPA
有人用它来出考题。图为2017年03月26日,北京四中初中部,一道以共享单车为线索的科技阅读题出现在初三年级的物理试卷中。 VCG / 赵宇宏
而更多的时候,是“创意”过度。不当的使用让这道刚刚升起的“城市风景线”逐渐变味,甚至崩坏。有人用它来遛狗。图为2016年12月11日,深圳一公园内,有市民将宠物狗放在车篮子里。 VCG / 梁霞舜
有人用它来“遛娃”。图为2017年4月12日,北京街头,共享单车的车筐被当做“儿童座椅”。 VCG / Tomatochens
图为2017年2月21日,广州忙碌的街道上有不少骑着共享单车送孩子们上下学的家长。孩子们有的和大人分享一个单车座,有的坐在车框里。 图 / V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