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硕士进山做手工六安瓜片 连续3个月每天睡4小时
新浪图片 2017年06月14日
“六安瓜片是南瓜片,还是西瓜片啊?”每次提起我正在做的六安瓜片,都会有人这样问我,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但也让我觉得更有义务做好这份茶。我叫罗来明,今年28岁。2015年从澳大利亚硕士毕业后,便来到了同学的老家安徽六安做起了手工六安瓜片。摄影/戴继民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无芽无梗的绿茶,叶片形似瓜子,因此得名,主要产于安徽六安市的大别山山区,是当地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我第一次喝到六安瓜片是读本科时,同学王赵带来了自家手工炒制的瓜片。那时我不懂茶,但感觉比印象中的茶叶好喝多了,不苦。
那次的喝茶经历让我对王赵的家乡六安顿生好感,但当时学工程管理的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来到六安亲手制作瓜片。2012本科毕业后,我去了澳大利亚读国际贸易的研究生。王赵继承家业制作六安瓜片,是用机械制茶。他经常发挥理工男的优势改造机器,但内心还是想做手工茶茶。
“10个留澳,9个代购”,在澳大利亚读研期间,一些朋友让我帮他们买奶粉和食品寄回国。他们之所以要选择代购国外的食品,是因为对国内的食品安全不放心。次数多了,我便萌生了回国从事食品行业的念头。
2015年回国后,我跑来找王赵叙旧。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都希望在食品安全和品质上下功夫做点事。聊完天,我便决定留下来,和王赵一起做茶,做手工六安瓜片。<
好茶首先需要好的生长环境,我们做的手工茶全部来自王赵自家的深山茶园。不打农药,我们还会定期到茶园察看。
从茶树到茶杯,手工六安瓜片需要过十几个人的手(不含茶商)。传统手工制作六安瓜片的技艺也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十几道工序,几乎每一道都需要专人把手。一个优秀的做茶师傅一天手工制作最多生产二十来斤,但是一台机器一天就能加工出三百多斤。
很多老师傅都放弃了手工转向机器生产,包括王赵的三个舅舅。我和王赵都不愿意看着这门技艺就此失传,于是合伙找来他那三个舅舅商议,劝说他们恢复传统制茶技艺。我们俩就成为了舅舅的徒弟,成为六安地区为数不多的年轻做茶师傅。
制作六安瓜片的第一道工序是杀青,即对鲜叶进行初步干燥。与其他绿茶不同,瓜片杀青分为生锅炒和熟锅炒。做茶人用竹制的茶把子先炒生锅后炒熟锅,一天下来,我一炒就是十几个小时,到晚上手都抬不起来。之前王赵的大舅收过一个徒弟,做了没几天就走了。
舅舅们从小就看大人做茶,趁大人空闲时就用竹把子在空锅里练习。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大人才会放心让他们上手。一开始,我以为这很简单,观摩师傅炒了几次之后,就自己偷偷地炒了起来。结果,我连茶把子都转不动,火候也没控制好,茶叶全被我炒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