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7-13 11:27 PM 编辑
这座大桥通向"金山" 亦是自杀圣地
网易图片 2017-05-27
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位于美国旧金山,始建于1933年1月5日,1937年5月27日正式通车,大桥横跨旧金山湾和太平洋的金门海峡,建成时曾是世界跨距最大的悬索桥,总重超过10个埃菲尔铁塔,总长2737.4米,堪称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在通车的80年间,这里除了为两岸带来交通的巨大便利,还成为了一处全球“自杀圣地”。
大约一万年前,金山湾本是一个干涸的峡谷,当时的海平面要比现在低100多米,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结束后,海平面升高 ,海水沿着河谷缓缓回流 ,形成了金山湾 。1579年英国探险家FrancisDrake发现了连结太平洋和旧金山的一个海峡,这就是后来的金门。尽管这个名字在1849年的淘金潮以前早就使用,但淘金潮使得金门(进入北加利福尼亚的入口)成了加利福尼亚神秘魅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图为金山湾上建设初期的金门大桥。
金门大桥的最初的构想来源于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斯特劳斯在此前设计了400多座内陆的小型桥梁。他花了10多年时间游说北加州的居民。这座桥的其他主要设计者包括决定其艺术造型和颜色的艾尔文·莫罗、合作进行复杂的数学推算的工程师查尔斯·埃里斯、桥梁设计师里昂·莫伊塞弗。大桥于1933年1月5日开始施工,1937年4月完工,同年5月27日对行人开放。翌日,随着罗斯福总统在华盛顿按下一个电钮,大桥正式开放通车。图为总工程师施特劳斯和几位主要设计专家。图/金山公共图书馆/旧金山历史中心
1848年,旧金山市的人口还不到五百,时至1849年,由于掏金热,人口突增十倍,1900年,湾区的人口已达一百万。加州的南北要道101公路,需要跨越金门海峡才能成为连贯全州的运输要道 。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造成严重的资金短缺,大桥建设成为巨大挑战,尽管政界反对,北加州六个郡的公民还是通过投票集资兴建了金门大桥。民众们以自己的住宅、农场和公司为抵押,发行了最初的3500万美元的工程债券。1977年,最后一笔债券被付清,其中3500万美元的本金和3900万美元的利息全来自过桥费的收入。图为当时发行的工程债券。图/金山公共图书馆/旧金山历史中心
当地居民说服了加州州议会将金门大桥及周边公路设为特区,专司大桥财务、兴建和营运事宜,并于1928年成立特区,将旧金山、马林、索诺马、德尔诺特以及纳帕与曼多西诺的部分地区都划入特区 。当时的总设计师史特劳斯饱受渡船业者与保守人士反对,在工程技师方面,也遭到工程界人士的质疑,1921年,史特劳斯提出一份金门大桥的设计图,桥身采用吊桥形式,两端由悬臂式桁架支撑。到了1929年。顾问工程师莫塞夫和安曼说服了史特劳斯进行设计优化,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全吊桥式大桥。图为建设初期的金门大桥。
大桥建设初期,最大的挑战来自水下,需要潜水员到水下安装炸药,同时还要为混凝土护桩的模板引导位置,而在当时,潜水用的氧气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只能通过一根长管为潜水员供氧。图为当时进行水下作业的潜水员。图/旧金山历史学会/哈金斯
如果潜水员上浮速度太快,气泡就会进入血液里 ,也就是”潜水症”,在当时的工地旁,减压舱随时待命,以防万一 。图/旧金山历史学会/哈金斯
为了建造桥塔地基的桥墩,工人们从岸边修建了一条通往设计位置的临时栈道,开始放置浇筑混凝土桥墩的模板,模板架设完成后,总共其中抽出了约3560万公升的海水,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图为当时建设中的塔桥。
桥墩完成后,其他工程开始由下向上建造,其中设置了很多检查井,可以直接通往桥墩低端,一边随时对大桥进行检查。
图为塔桥地基与上方工程的横断面示意图。此图为设计师波纳斯特尔所绘制,后来波纳斯特尔成了的知名太空探险插图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