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3|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梦里红楼依旧在,世上再无周汝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30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里红楼依旧在,世上再无周汝昌 

 2017-05-31 矮木 每日签



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如果尚有什么不可以随便冒犯的,《红楼梦》一定榜上有名。


五年前的今天,红学泰斗周汝昌病逝。


张莉(薛宝钗扮演者)与周汝昌


这位胡适在大陆最后的门生,毕生醉心于红楼的老先生50年代在四川教书时,走到街上看有一饭馆题名“潇湘馆”,当即找店家理论,“潇湘馆”是林妹妹的居所,你们怎么能开饭店呢?


店家当是迂腐的教书匠不予理论,周汝昌随即找来学生,集体在门口抗议起来。



不读红楼的人可能会讥笑这迂腐和执拗。周汝昌青年失聪,助听器戴了大半辈子,后来双眼近乎失明,可以依凭的只有右眼0.01的视力,早年从胡适那里借的珍贵的甲戌本,更没白天没黑夜地誊抄了全本。


而后执迷一世,吃了许多苦,被排挤出主流红学圈,不可谓不凄凉。老头儿还是无怨无悔的样子,生前最后一次采访,孩子似的跟记者说,我还要写书,我需要个助手啊。



很多人替他不值,但老头儿自己有句话:痴方能执着,方能契而不舍。方能无退,即不悔。


如胡适所说,周的观点中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但是其功力真可佩服,他治学的精神和态度,同时代的人恐怕无出其右。


到了晚年,老头儿颇有点走火入魔的架势,家人曾开玩笑说,在周汝昌面前,你绝不能提“曹,雪,芹,红,楼,梦” 几个字,平常不喜言语的老人家,一提起这几个字,便停不下来了。


周汝昌晚年仍不辍笔耕


不光以此为业的周汝昌,晚年避居海外的张爱玲,陪伴其暮年孤独的,也是《红楼梦》。她的那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也是一直以来,被厌恶后四十回续作的读者们,当作对高鹗及其拥趸的最文雅也是最无情的轻蔑。


远有胡适蔡元培林语堂余英时,近有蒋勋白先勇,百年以来,围绕着一本《红楼梦》,延伸出多少恩怨情仇,也算是又一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去年年底,新世相推出青春版《红楼梦》,引发了好一阵舆论撕逼。普及名著是好的,包装得粉粉嫩嫩也没什么不可以,找几个根本没读过《红楼梦》的明星来站台也算是资本的小小任性,可千不该万不该,新世相在宣传语中十分作死地写了一句:225年来出版史上最优质《红楼梦》版本。


新世相推出的青春版《红楼梦》


一句话就知道写这文案的人根本不了解《红楼梦》。两百多年来,人们一直纠结着曹雪芹到底写没写完红楼梦?这书究竟是不是他的自传?脂砚斋究竟是谁?续书的依据和可信度?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这两百多年,根本不存在所谓“最优质”的《红楼梦》,多少专家学者民间爱好者穷其一生都没搞明白的问题,你一微信公众号哪里来的自信这么给自己招黑呢?


时间终会证明一切,沸沸扬扬的青春版,跟2010年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一样,不管怎么哭喊“你们知道我有多努力嘛?”,最终被围观者口诛笔伐,死死钉在耻辱柱上,任何辩解都无效。


这是任何文艺作品都不曾有过的待遇,其他三大名著不能,五千年历史上任何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也不能。



周汝昌讲,《红楼梦》的可贵在于”情“。我国漫长的历史里面,女性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帝王将相故事的边角料,她们面目模糊、三从四德,偶尔出现在史书上,要么是红颜祸水,要么被写进贞节牌坊,主流历史里面,哪有半点儿女孩儿们的立足之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再看周老先生的”痴“,怎么都能觉出可爱来。



最近,有则关于女德讲座的视频很火,证明脑残是脑残挺没劲的,只是既然说到《红楼梦》,曹雪芹一个清朝的老头儿,都能写尽世间女儿的悲歌,怎么到了2017年,还能冒出这样脑袋里塞满裹脚布的妖怪来?


近期丁璇关于女德的演讲备受争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8 06:54 AM , Processed in 0.0684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