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1

[人世间] 《活着》第675期:单车猎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9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8-2 01:00 PM 编辑

腾讯网  摄影/蒲晓旭   编辑/邹怡  2017-05-27
让下一个人有车可骑
撰稿/ 实习生 马秀岚 陈玉静  蒲晓旭

4月2日晚,少年李均垚在广州越秀区一商铺玻璃门内,发现了两辆被私藏的共享单车。他试图解救它们,遭到男主人的拒绝:“明天我要用。”

“非法占有公共财产,是违法的。”李均垚解释。“那又怎样,你告我?”。

好在女主人自知理亏,将其中一辆单车移了出来。

像李均垚这样,自发维持共享单车秩序的人,被称为“摩族猎人”,全国目前共有82人。因为积分奖惩的存在,举报和解救违停车辆,被他们视为“打猎”游戏。由于自身既非单车企业员工,又非政府职能部门,“打猎”也会时常遭遇尴尬。而除了他们,还有很多默默维护着共享单车秩序的“猎人”群体。

共享单车自2016年开始迅猛扩张以来,乱停、私占、损毁单车的现象随之井喷,单车猎人也由此应运而生。某种程度上,他们像一面棱镜,折射着这个草莽丛生的共享单车时代。


行动现场 广州小巷举报违停30多辆

3月18日,广州的江宇翔像往常一样在本地猎人微信群发出召集令:“准备搞事情,过来玩!”

“搞事情”,即指打猎。

当日下午,6名猎人在广州海珠区同福路一带,开始了代号为“古筝”的举报违停共享单车的“狩猎”行动。他们进入一条仅有两三米宽的小巷展开搜索。

摩拜单车规定,车辆应停放在不阻碍交通的空旷区域、路边或其他单车聚集停放区,停放于胡同、小区内、地下及室内及室内车库均属违停。就像北京的胡同一样,广州的内巷,也是违停的重灾区。

“白天APP显示有10辆车,路边只能看到5辆,晚上5辆路边只能看到1辆,其他都在巷子里。”江宇翔说。

根据app的提示,猎人们在巷内找到了5辆违停共享单车。猎人李均垚负责举报,他在阴暗潮湿苔藓滋生的巷内,借助手电的光照,拍下了违停单车编号和其周边环境,并将图片和单车所在具体位置,上传至APP举报系统。不出意外,他将因举报而获得1个奖励积分,而违停单车的使用者,将因此被扣20分。当摩拜单车的使用者积分低于80分时,即可能造成单次用车价格上浮,以示惩戒。

待李均垚举报完毕,34岁的江宇翔再将停放在內巷的单车移至巷外的路边。作为老猎人,他不忘向其他猎人普及经验——将举报后的单车移出,以防将违停车辆留在原地,诱使他人效仿。

队员们继续行动。渐入巷子深处,几乎每家门口都停着共享单车。本该共享的单车,俨然成了当地住户的私有物品。对于其中几位屡屡违停的使用者,猎人们甚至无需地图,会径直去那里搬走车辆。

而对私藏在楼道里,定位不准又找不到的单车,猎人们就启动“大招”,预约车辆后再启动寻车铃,循声去找。但寻车铃每天只能用五次,不到关键时刻一般不用。

一小时后,猎人们共举报违停单车30多台。其中包括两辆被加私锁和一辆被改色的单车。


猎人产生始于找车难  要求“不拿道德说事”

除了江宇翔所在的广州,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合肥等地,都活跃着很多自发形成的单车秩序维持者。他们自发用APP上传违停、遭损、出现故障的共享单车信息。这个多由摩拜单车粉丝发展而来的群体自称“摩族猎人”。

自去年8月组建至今,全国共有正式猎人82名。其中,北、上、广三地猎人最多最为活跃。作为摩拜单车首个上线城市的上海,正式猎人达全国最多的43人。除了正式猎人,在“摩族猎人”的梯队中,还有约180名实习猎人和约2000名预备役成员。

着力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企业,自去年拉开市场大战。而举报破坏、私占、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用户的猎人们,也由此产生。

如今,摩族猎人创始人、42岁的庄骥不再担心在单位附近找不到车了。作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市场部负责人,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博物馆交通问题。由于博物馆搬入了世博园区内,距离地铁站较远,观众数锐减。为解决这一问题,他用两年时间联系公交线路、有桩自行车,未果。

2016年4月,摩拜单车登陆上海。这让庄骥看到了希望。当年5月,庄骥说服了摩拜在博物馆周边投放。但他很快发现,自己辛辛苦苦争取来的单车,想用时却用不上:不是被人撕掉了二维码,就是被人加了私锁,甚至私藏在楼道里。

一气之下,庄骥开始在周边小区搜寻违停车辆,并将其移至指定停放区。期间,他被小区保安多次阻拦,他甚至为此3次报警,但也不忘跟他们普及单车停放规则。两个月下来,他举报了300多次。由于移车产生了费用,摩拜官方给予了他一定补偿,被他视为“赏金”。

庄骥明白,单车企业不可能雇佣太多运维人员,他继而想到,由企业开发某种赏金模式,由用户自发维护共享单车秩序,并获得一定奖励。

此时,共享单车大战已然拉开。

自2016年摩拜率先在上海投放共享单车至今,摩拜、ofo、小蓝单车、优拜、小鸣单车等不同品牌竞相杀入,在北、上、广、深和很多二、三线城市街道上刮起了一股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旋风。据有关报道,市场上现有15-20家共享单车品牌,投放单车总量逾百万,涉及全国30多个城市。

与此同时,世面上并无统一的共享单车使用规则,用户习惯也尚未成熟。破坏和随意停放共享单车的现象屡见不鲜。至于处罚规则,各家也不相同。

共享单车品牌ofo目前尚无明确处罚规定。

优拜单车规定,被举报经核实后将按车辆损害程度定10至100天处罚期,期间无法使用该品牌共享单车,严重者则将永久禁用。

而摩拜单车规定相对较细:用户初始信用分为100分,骑行一次信用分加1分,违停一次扣20分,装私锁、非法移车、忘记关锁导致车辆丢失直接接积分清零。当积分低于80分时,费用涨至每半小时100元。而每上报违停、故障、私占等行为,经核实有效可加1分。用户举报后,摩拜后台可根据用户行车轨迹追踪到上一个用户,确认违停并进行扣分,违停者将收到短信通知。

某种程度上,积分的奖惩与庄骥“赏金模式”的概念相契合。利用此规则,他将寻找违停单车的行为视为游戏。为此,他特意购买了手电、充电宝等设备,即便凌晨2时在APP上看见违停车辆,他也会立即赶往举报。

再后来,摩拜官方对其打猎行为推文,并邀请他建立猎人群。因精力有限外加对网络环境的抵触,庄骥拒绝。摩拜索性建了个名为“摩拜猎人”的微信群,让他做群主。

于是,本是壁球裁判的庄骥,先拉了些圈里的朋友入群。在他看来,规则意识极强的裁判,就是天生的猎人。

与此同时,同在上海,26岁的IT工作者孙世跃因喜欢共享单车,通过地推将粉丝们聚集在一个200人的微信群。2016年8月,在看到摩拜官方关于猎人庄骥的报道后,孙世跃也开始打猎。再后来,经摩拜推动,两群合二为一。

猎人群建立后,庄骥开始了他对猎人的管理。他主动和活跃的摩拜粉丝接触,经了解合格后任命为正式猎人。这个体系里,猎人们被分为正式猎人和实习猎人。而更广大的摩拜粉丝,则被作为猎人预备队。

随后,群规和猎人守则相继出炉。庄骥要求猎人必须有正当职业,因为只有“业余才有长久热情”。正因如此,现今的猎人里,有人大代表、企业高管、快递员、设计师、创业者等各界人士。此外,庄骥要求进群者绝对实名,在现实中必须有担保人

读过科幻小说《三体》,是猎人守则要求之一。庄骥推崇刘慈欣的这本小说并希望猎人能从中理解人性——“人是禁不起诱惑的,这种人性要用规则和栏杆来束缚。”

“咱不拿公德说事儿。 ”庄骥说。


猎人的狂热与尴尬  用车规则有待普及

受《三体》的影响,不少猎人习惯在打猎时,将自己想象成“面壁人”。在书中,“面壁人”不用向外界解释自己的计划,可以调动大量资源实现自己的计划,且无需解释原因。

3月10日晚10时,孙世跃开始突击住所附近的违停重灾区——上海市徐汇区凌云新村。行动直至凌晨2时,他与同伴共举报违停单车69辆,并将66辆违停单车挪至小区外的公共区域。想着违停者在次日清晨收到扣分通知时的诧异,孙世跃觉得好玩又刺激——“让你干坏事,遭到报应了吧” !

正是这种奇妙的心理,让猎人们为之狂热。

自去年12月至今,李均垚已举报违停单车1700多辆。他的打猎包里,装着故障车贴纸、伸缩警棍、对讲机、手套等装备——伸缩警棍,用来防狗;印有“故障车”字样的贴纸,用于标注故障车辆;对讲机,则用于集体行动时,猎人间喊话沟通。

猎人们甚至试图用无人机观察地形。

由于挪走违停单车费时费力,且启动车辆需支付一定费用,猎人们大多选择在共享单车免费日或集体行动时才挪车。江宇翔最初采用不开锁,并用手提后轮移走单车的方法。摩拜为此送给了他们四轮小板车,有了它,无需再开锁,可直接将单车后轮固定在板车凹槽中推着走。

令江宇翔等人自豪的是,他们学会了一套更高效的移车办法——将一辆车作为承托,另一辆反向置于其上,这样只要前者开了锁,两辆车就可一起拖着走。

自豪归自豪,可对既非共享单车企业员工,又非警察的猎人们来说,难免遭遇各种尴尬。

22岁的北京猎人赵启曾在零点打猎时,被保安当作偷车贼拉至保安队长处,直至解释清楚。临走前,他还不忘向保安们普及一番共享单车使用规则。供职于外卖公司的北京女猎人贾思宇,也有被居委会大妈盘查的经历,好在经过解释,很快被理解。

4月2日晚,在广州越秀区的一条巷内,李均垚和两名猎人在一家商铺的玻璃门内,发现了两辆共享单车。

“明天我要用。”商铺男主人拒绝他们移车。

“非法占有公共财产,是违法的。”猎人们说。

“那又怎样,你告我?”男主人执意不肯移车。

猎人们清楚,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联系运营人员将车辆改为故障状态,使得该车无法继续使用。好在女主人自知理亏,将其中一辆摩拜单车移了出来。

李均垚事后坦言,其实当时自己有些底气不足:“我不是摩拜公司的,也不是警察,也没有执法权。”

实际上,也并非所有违停者都是有意为之。很多用户其实并不清楚共享单车具体使用规则。

猎人赵启曾在打猎时,被一对情侣盘问。他就解释共享单车不能骑入小区,自己正在举报。对方顿时恍然大悟:“啊,原来这个不能停在小区啊。”

而26岁的广州猎人夏敬豪也正是从违停者转换而来。因曾将共享单车停于家门口而被人举报扣掉20分。这让他顿时明白,违停会给别人找车制造麻烦,就此开始转做猎人。

去年年末,一则关于共享单车被投入珠江的视频,被发至猎人群,瞬间炸了锅。猎人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根据视频确定了位置并报警,而后带着打捞工具,在现场与警方一起将单车解救了上来。在这之前,猎人们还不忘反复催促共享单车企业报警。

“我们比企业还紧张 。” 江宇翔说。

因为猎人们的不断普及,部分小区保安也开始了解共享单车使用规则,并阻拦共享单车进入小区甚至帮助挪车。上海猎人孙世跃发现,小区的违停单车数量正在减少。北京猎人赵启,则被好心的保安建议,张榜提醒广大居民如何正确停放共享单车。

为支持猎人行动,摩拜也给予猎人们部分优先权。普通用户需要一天左右才能获得举报反馈,而猎人们的举报则会被优先处理,甚至最快1小时内就会获得回复。此外,猎人们还与各区域运营人员建立了微信群,遇事双方可直接沟通。


带动普通用户成为“猎人”

除了摩族猎人,还有一些人也在自发地维护共享单车秩序。

小五(化名)是一名自由职业者。自去年在家附近寻找共享单车无果,半小时后却在一处死胡同发现3辆违停单车后,她就开始了打猎。同时,她还组建了一个QQ群,共有一百多位成员。他们像小五一样,利用上下班时间顺手打猎。小五坚持自己仅是一名用户,并非某款共享单车的狂热粉丝。

与组织较强的摩族猎人相比,他们自称“野生猎人”。

31岁的苏哲看到上海街头有很多被损毁的ofo单车,随即创建了“关爱小黄车SOS”微信群。虽然群里只有20多个人,但怀着“让下一个人有车骑”的初衷,他们不断将包括损毁单车车号、损毁状况、所处地址及照片发给ofo运营人员。

在广州,30岁的IT工作者周俊毅,在今年1月成立了“PTU”的ofo志愿维护团队,现有18人。周俊毅平时在背包里装着工具,下班路上,遇到ofo车被加私锁便剪断,车胎没气的打上气,车胎破损的进行补胎。他们还为此研制了一款拖车神器,有时将故障单车拖行5公里送至维修点。

最近才发起攻势的小蓝单车,也开始招募名为“小蓝侠”的违停举报队伍。据其公关总监孙丹印3月20日介绍,小蓝侠在全国运营城市已经有1000多人。

不同形式的猎人组织正在兴起,摩族猎人无疑风头最劲,却也因大多只举报摩拜单车,而颇受争议。

庄骥对此解释,由于摩拜的举报渠道相对成熟,而其他品牌的共享单车也并未与其接触。考虑到猎人群体不宜被某个品牌束缚,为此他将猎人队伍的名称由早期的“摩拜猎人”改为“摩族猎人”。他希望这一组织能成为民间智库,集思广益。

今年2月,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肯定了共享单车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好方案。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竞相进军二、三线城市,甚至号称“15天拿下一座城”。整个行业呈现加码竞争、无序投放的乱象,颇似此前的网约车大战,问题逐渐暴露。

相比人为毁坏,更大的危机是乱停乱放导致的道路交通拥堵。2017年2月,上海市黄浦区4000辆共享单车因乱停乱放、过多占用非机动车停放点,被该区车辆停放管理局收缴,并要求单车企业缴纳管理费。庄骥发现后,第一时间联系媒体发声。最后,大批单车被解救,双方协商解决后续问题。

如今,除了日常打猎,庄骥和猎人们也在群里讨论,如何让共享单车更好地服务社会。在猎人群共享笔记里有详细建议——他们希望共享单车企业能用“赏金”的形式,鼓励海量的普通用户,自主举报和挪走违停单车,更好地实现共享。此外,他们还希望推动政府建立共享单车指定停车点,让共享单车进小区,在一些大型小区,企业跟政府合作建立立体停车库,缓解市政道路停车压力。

3月26日,上海一名11岁男童骑ofo单车被撞身亡。从3月中旬开始,摩族猎人们便开始搜集小孩骑共享单车或大人用共享单车车筐载小孩的视频,他们希望共享单车企业能设置相应壁垒,并引起家长的关注。

种种乱象也引发了政府的关注。3月23日,上海率先发布共享单车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共享单车需装GPS定位,满12岁才能骑等。成都、深圳、南京等地也陆续出台政策并公开征求意见。一些单车企业被政府约谈,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终迎来监管。

摩族猎人也在筹划于今年6月举办一场“猎人大会”,庄骥希望所有的共享单车企业和民间猎人都能参加,理性讨论各种问题,推动社会进步,让每个普通用户都能成为自觉维护共享单车秩序的猎人。

因为当初偶然的打猎行为,引发了一群人的效仿,庄骥将自己比作因喜欢跑步无意中带动一群人跟跑的电影人物“阿甘”。对于自发追随的猎人们,他表示:“哪天我不跑了,但其他人可以继续。”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1.jpg
2017年4月,北京海淀区一小区内,一位市民骑着共享单车,从被人为堆在一起的共享单车车堆前驶过。车堆足有一人来高,其中包括摩拜、ofo、bluegogo的共享单车。据附近一位烧锅炉的师傅介绍,共享单车被人叠起,或因其在小区内乱停占道有关。



2.jpg
着力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企业,自去年拉开市场大战。如今这些赤橙黄绿色的单车,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乱停乱放也占用了公共空间和资源,扰乱了城市秩序,与其“绿色出行、减少交通拥堵”的初衷相去甚远。



3.jpg
庄骥是“摩族猎人”的创始人,42岁,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市场部负责人。因为博物馆搬入了较为偏远的世博园区内,观众数锐减。2016年4月摩拜单车在上海上线后,庄骥说服了摩拜在博物馆周边投放,却因用户违停导致博物馆无车可用。一气之下,他开始主动寻找被违停或私藏的摩拜单车。因为当初偶然的打猎行为,引发了一群人的效仿,庄骥将自己比作因喜欢跑步无意中带动一群人跟跑的电影人物“阿甘”。



4.jpg
贾思宇正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个小区里打猎。曾就职于一家外卖公司的她,是全国82名摩族猎人之一。摩族猎人遍及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合肥等地。这个由人大代表、企业高管、快递员、设计师、创业者等各界人士组成的群体,他们自发在共享单车的举报系统上上传违停、遭损、出现故障的共享单车信息。



5.jpg
根据地图的提示,贾思宇借助手机灯光照明,在小区里寻找“猎物”——被违停的共享单车。很多猎人都喜欢在夜晚打猎,因为此时车辆通常较为集中,且猎人的行为不易被人察觉。有猎人坦言感觉自己很像小说《三体》中的“面壁人”。



6.jpg
在找到一辆违停的共享单车后,贾思宇用一部手机照明,另一部手机拍照,以便将相关信息,举报至共享单车举报后台。如获审核通过,她将因举报违停而获得1个信用积分的奖励。而违停者,则将为此被扣将因此被扣20分。而当积分低于80,违停者将为用车支付更高的费用。正是这种积分奖惩制度的存在,让一些猎人感觉“打猎”好玩又刺激——“让你干坏事,遭到报应了吧” !



7.jpg
在一幢住宅单元口,贾思宇同时发现了多辆共享单车。她将共享单车的信息拍下,而后提交举报。有猎人在打猎时被小区保安误认为是偷车贼。事实上,也并非所有违停均属使用者有意为之。只是很多用户并没有意识到,将车停入小区或家门口的行为,会为他人使用车辆制造不便,共享单车使用规则,亟待普及。



8.jpg
贾思宇在共享单车APP上输入举报信息。其中除了涉及违停车辆的编码外,还包括违停车辆本身及周边环境的照片,并且在备注中,还有写明违停的详细地点,以便单车企业后台审核。



9.jpg
贾思宇在举报违停后很快收到了单车企业的结果反馈。为支持猎人行动,摩拜公司也给予猎人们部分优先权。普通用户需要一天左右才能获得举报反馈,而猎人们的举报则会被优先处理,甚至最快1小时内就会获得回复。



10.jpg
贾思宇在打猎时,发现一辆共享单车车体上被缠上了布条,于是将其解开。而除了举报违停车辆之外,猎人们有时还会随机处理各种不利于共享单车的状况。比如,将集中停放的车摆整齐、标注故障车辆,剪断私锁、解救被私藏至用户家中的共享单车等。



11.jpg
在小区的角落,贾思宇扶起一辆躺倒的ofo单车。由于大多数摩族猎人均系摩拜单车粉丝出身,加之ofo单车尚无明确处罚规定,摩族猎人们打猎仍以摩拜单车为主。但偶尔看见“落难”的ofo单车,也会伸手出把力。



12.jpg
贾思宇和另一位猎人孟新琰在小区里找车。周末或者节假日,针对一些违停重灾区,猎人们会组团发动“集体围猎”。清明假期,贾思宇和孟新琰在北京昌平某小区呆了一个多小时,一起举报了十多辆违停单车。



13.jpg
单车猎人孟新琰将举报后的单车骑出小区,以便于他人使用。将单车移出小区,不仅要花费一定时间,还需支付一定费用。但为了更好地维护共享单车秩序,避免违停现象造成不良示范,猎人们会在“免费骑行日”,将举报后的共享单车挪至公共区域。



14.jpg
孟新琰和贾思宇将举报后的共享单车统一挪至小区外的公交站旁,以便广大用户使用。而将单车放置于公交车站旁,也有利于用户完成下公交车后,借助共享单车完成“最后一公里”。



15.jpg
一辆共享单车被堆放在胡同里。事实上按照共享单车的规则,胡同里是不允许停车的,因为北京的胡同错综复杂,将车停在里面,会让下一个骑车者难以寻觅。



16.jpg
今年2月,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肯定了共享单车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好方案。与此同时,共享单车竞相进军二、三线城市,整个行业加码竞争、无序投放的乱象,却与初衷渐行渐远。单车猎人的出现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更多的问题,还需要使用者和企业共同去规范整个市场。



17.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8 10:13 PM , Processed in 0.0821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