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始终是对人生有细致入微的爱的, 在32岁这一年, 她把这份爱揉进了的梦想里, 拼尽全力,做到最好, 自然而然的发光发热, 不仅成就了自己, 更是温暖了很多人。


(截图来自Karen的朋友圈, 花朵的每一点绽放,她都有留心)
她说:
“只要还存有勇气和对生活的爱意, 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正如知乎上所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说到梦想的时候,很多人会说: “总有一天,我要去做那件事情。” 那时候他们大概还没有意识到: “你说总有一天, 那意味着,永远也不会。”

张晓玲在《 斐济的阳光里》说: “每一次都做了看似离梦想最近的选择, 结局却是与梦想渐行渐远。” 追梦的道路上,我们只能脚踏实地, 一步踩着一步的去完成。

最后的最后,我问了Karen关于匠人和匠心的看法,她极其羞涩地笑着说:
“我不算什么匠人吧,我挺怕别人把我抬的特别高的。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很用心的做好,也就无心去推广营销或者其他。这对我而言是一种乐趣,有人发现,有人欣赏,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有了共鸣,就很好了。”

我也不想过分拔高她, 只是我心里的匠人,好像就是这样。 仿佛花朵盛开,蝴蝶自来。
自顾自的绽放出最美好的样子, 自然就对旁人有所吸引,有所触动。

又快乐又成功的秘诀, 大概就是这样:
“把做梦的时间缩短, 把做事的时间放长。 其实最初的梦想, 就是最后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