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4

母亲节特刊:母亲的姿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4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亲节特刊:母亲的姿态

新华网
2017-05-14 06:59

s917.jpg 子本弱,为母则刚。那些从未被生活打败的母亲,坚定地站在孩子的身后,不仅哺育了子女,更展示出人性的光辉。这是2016年8月7日,在里约奥运会上,丘索维金娜完成体操女子平衡木项目预赛后向观众致意,这是她参加的第七届奥运会。1992年丘索维金娜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斩获奖牌,首战告捷。2002年,她的儿子阿利舍罹患癌症,多年以来,体操既是丘索维金娜的生活依赖,也是她展示人生故事的舞台。她曾对儿子阿利舍说过:“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s918.jpg

这是2009年10月23日,“暴走妈妈”陈玉蓉行走在武汉的长江江堤上。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斌先天性肝变性、生命垂危。当时,已经55岁的陈玉蓉决定捐肝救子,可专家说她的肝脏有太多脂肪,于是她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近乎残酷地“暴走”10公里。最终,这位母亲给儿子带来了一个健康的肝脏,肝移植手术获得了成功。

s918.jpg

这是甘肃定西御风乡大岔村的史永梅用一碗水为自己和孩子们洗脸,这是当地农民缺水而形成的洗漱习惯(1995年摄)。甘肃定西是我国西部典型的贫困地区,山大沟深,干旱频发,自然环境恶劣。

s919.jpg

这是2017年3月29日,舒平抚摸着栽种了6年的楷木树。这颗树是她和女儿于娟复旦大学的校友们一起栽种的,于娟曾经设想,在自己的家乡建一个能源林基地,推动能源林在全国的发展。2011年,饱受癌症折磨的女儿离世后,舒平带着家人筹集的30多万元回到山东济宁老家,在曲阜市九仙山包了一片荒山植树,命名为“挪威森林”。6年来,“挪威森林”公益林通过网络、校友群、读书会等形式广泛传播,志愿者、义工团、校友会、网友团队等纷纷纷加入到“挪威森林”的共建中。如今,“挪威森林”已达1万余亩。

s920.jpg

这是2011年12月23日,梅朵为小白玛穿衣服。梅朵,这名当时33岁的藏族女环卫工,全身心地把爱倾洒在自己收养的一个弃婴身上,甚至承诺自己终身不嫁。这个普通的环卫女工在网友中引发深深震撼,很多人称她为高原上最美的格桑花。梅朵于2013年因病离世,但她的故事永远流传。


s921.jpg

这是2011年5月25日,47岁的贝利亚索夫·兹博曼(右)和他21岁的儿子米沙·兹博曼在苏迪曼杯赛场上一起为以色列队出战混双比赛。贝利亚索夫·兹博曼是队内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的球员,她的儿子米沙·兹博曼是队内最具冲击力最有希望的球员,这对母子搭档的混双世界排名在100名开外,但在以色列却是打遍国内无敌手,几乎垄断了所有以色列羽毛球比赛的混双冠军。2009年的羽毛球世锦赛,两人第一次以搭档的形势出现在国际赛场上。2011年,母子俩又携手征战苏迪曼杯。儿子米沙·兹博曼的梦想是登上奥运会比赛场,为全力支持儿子圆梦,贝利亚索夫·兹博曼虽已年近五旬,依然选择和儿子一起奋战在赛场上。

s922.jpg

这是2017年3月4日,在肯尼亚北部马萨比特郡的杜拉查村,萨迪亚背着水桶走在回家的路上。萨迪亚和丈夫瓦里奥以及三个孩子生活在肯尼亚北部马萨比特郡的杜拉查村。这里是肯尼亚干旱最严重的地区。村里没有水井,一切用水只能拿水桶去2.5公里外的水站背回来。萨迪亚每天去水站两次,总共步行约10公里,背水40升。萨迪亚和丈夫盼望着送子女上学,走出乡村。萨迪亚说:“尽管生活艰难,但我们至少不应该失去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缺觉”妈妈 世上最辛苦的职业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7-5-14 08:35 AM 编辑

母亲节:“缺觉”妈妈 世上最辛苦的职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5-14 00:57:00
核心提示:母亲,被誉为“世上最辛苦的职业”,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孩子“布置”的各种工作。即便如此,这份无薪职业还是有数以亿计的人抢着干。

中新网北京5月14日电 题:母亲节策划:“缺觉”妈妈,无薪职业

作者:吕春荣

“妈,我衣服在哪?”“妈,我饿了!”“妈,晚饭吃什么?”“妈,这些都交给你了。”……

母亲,被誉为“世上最辛苦的职业”,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孩子“布置”的各种工作。即便如此,这份无薪职业还是有数以亿计的人抢着干。

此前一项涵盖全世界1.5万余人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母亲每晚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远低于医生建议的7至9小时睡眠。值此母亲节之际,中新网记者带你听听那些“缺觉”母亲的故事。

s923.jpg

图为“同桌妈妈”陶艳波和杨乃斌。受访者供图

“同桌妈妈”陶艳波

多少日夜辛劳,换来失聪孩子喊声“妈”


“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3月初,当杨乃彬站在央视节目《朗读者》舞台上,用较为清晰的声音读出冰心作品《不为什么》片段时,许多观众被他的表现以及他母亲“感动中国人物”陶艳波多年的付出而感动。

朗读者杨乃斌,八个月大时就因一场高烧患有听力障碍,也因此,他早早就被医生和外界判定“他这一生就只能那样”。但一个人的坚持,让杨乃斌的生命出现了奇迹,从无法说出一个词汇,到顺利考上重点大学,16年,5840天,34560个学时,他的学习生涯,全部都有“同桌妈妈”陶艳波的陪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缺觉”妈妈 世上最辛苦的职业(2)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7-5-14 08:40 AM 编辑

母亲节:“缺觉”妈妈 世上最辛苦的职业(2)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5-14 00:57:00

迹发生的背后,是陶艳波十多年的无私付出。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陶艳波回忆,为了孩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说话、接受教育,那些年,自己很难睡个安稳觉。最难的是杨乃斌小时候,当时孩子一个词汇都无法说出,又被医生告知,如果错过语言恢复期,即7岁之后声带变了,孩子就一辈子都不会说话了。为此,陶艳波特地去学了唇语,并利用各种时间,找出各种方法试图让孩子发出声来。


经过探索,陶艳波把一些生活中的事物都编成卡片,上面画着图,下面写字,背面写上拼音,然后,让孩子的手摸着她的咽部,感受她声带的变化,再看她口形的变化,一遍一遍地教。

陶艳波坦言,整个学习过程非常艰苦,有些音用了好多年才学会,有些词汇更是花了几年的功夫,比如,“妈妈”一词,她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孩子才发出声。

“那些年,我没日没夜的找方法,一遍一遍地教,效果并不明显,有人劝过自己放弃,但我认为我孩子很聪明,一定能行。”陶艳波说,“直到有一回,孩子说了声‘妈妈’,那一刻,我眼泪哗哗地掉下来,我就知道我孩子能行。”

s924.jpg

图为吕清治在泉州某公司工作场景。受访者供图

“爱拼”妈妈吕清怡

起早贪黑三十多年,伺候瘫痪儿子十七载


1米55的身高、80多斤的体重,瘦弱的身材,爽朗的笑声,加之干净利落的作风,让“60后”妈妈吕清治在后亭村——这个地处福建泉州东海街道的宁静村落中,显得与众不同,她所到之处都有阵阵欢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缺觉”妈妈 世上最辛苦的职业(3)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7-5-14 08:45 AM 编辑

母亲节:“缺觉”妈妈 世上最辛苦的职业(3)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5-14 00:57:00

弱的吕清治,是村里公认的“女强人”,在外人看来,她的骨子里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身上也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干起活来,就像上发条的机器一样,都不知道疲倦。每到夏季农忙时期,她可以凌晨4点下海捞蛏子、6点半到山里种地浇菜、8点再赶到单位上班,甚至下班后再到田地里干活,这样的工作强度,她可以连轴转两个多月。

这对于吕清治而言,当前的忙碌只是一种生活习惯。17年,6200多天,148000多个小时,这是她自幼便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大儿子在世上的时日,也是她尝遍“为人父母”艰辛的日子。为了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儿子,以及当时还小的二儿子,她需要花比普通妈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说起过往的艰辛,吕清治并不想多谈,“当时,觉得挺不容易的,但就想咬咬牙,吃再多苦也值,就想着能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照顾家庭和孩子,盼望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不过,仔细想想,如果大儿子现在还健在的话,应该有三十多岁了,那有多好。”她流着泪说。

如今,吕清治的忙碌生活仍在继续,还是辛苦忙里忙外,起早贪黑干活。在吕清治的妯娌看来,她这一辈子确实很辛苦,也很累,不过,那股源源不断的拼劲并非常人所有。

为何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干活?这在她看来,自己无祖业荫蔽,家里的一砖一瓦都是要靠自己汗水拼来,要想和别人平起平坐,就得跟时间赛跑,起的比别人早。

其实,吕清治的丈夫和小儿子目前都有稳定的工作,家里也早已有车有房,而且“拼”出了两套房子,生活已过得很殷实。孩子和丈夫也劝过她别太拼,不过,这位“女强人”还是不想闲下来,在她眼中,自己还有很多力气,就要去完成新任务。

s925.jpg

资料图:2015年5月,一场倡导以“珍惜亲子关系 回归自然哺育”为主题的“哺乳快闪”活动在福州举行。中新社发 张斌 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缺觉”妈妈 世上最辛苦的职业(4)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7-5-14 08:49 AM 编辑

母亲节:“缺觉”妈妈 世上最辛苦的职业(4)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5-14 00:57:00

职场“二孩妈妈”张丽

孩子的动静就是闹钟,白天黑夜难睡好


孩子奔波、为家庭奔波,“缺觉”问题存在于天下许许多多的母亲身上,在职场妈妈中,更是个普遍问题。

“自从当了妈,我不再需要闹钟,娃的动静就是我的闹钟!”“自从当了妈,我知道什么叫做倒头就睡!”“自从当了妈,我不知道失眠是啥滋味!”……

这是很多职场妈妈的切身感受,她们要一边忙工作,一边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这一切带给她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作为一名新晋的70后“二孩妈妈”,文案策划经理张丽每天的状态都是精神恍惚,严重缺觉。如今,她一方面要应付公司的各种事务,一方面还要“对付”家里的两个孩子,如此“左手工作,右手孩子”的忙碌生活,让她很难兼顾,有时更要两头受气。

张丽介绍,当妈确实不容易,尤其是职场上的“二孩妈妈”,到半夜,小孩子一有哭闹声,由于丈夫睡得很沉,自己就要起身照料。有时,自己还要一边抱孩子哄睡觉,一边在电脑前敲字看文件,这样戏剧性的生活也常常出现。

张丽坦言,自从当妈后,孩子的动静就是闹钟,白天黑夜都睡不好。不过,每次看到孩子的微笑,那种天使般的笑容,一下子就会消解掉自己很多疲倦和烦恼。

“孩子,可能是上天赐给妈妈的小惊喜吧。”张丽说。(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1 04:15 PM , Processed in 0.0568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