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别对他说谎,不然分分钟给你搞个大新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0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对他说谎,不然分分钟给你搞个大新闻 

 2017-05-09 猫 君 每日签



如果2017年艾美奖的剧情类最佳能颁给去年的美国大选的话,相信不会有异议。(纸牌屋编剧:明明都是我先……)


在一场史无前例的选(si)举(bi)大战中,候选人辩论也变成了充斥着丑闻与敌意的吐槽大会。

 

在美国人民不断吐槽大选辩论中泥浆摔跤般的人身攻击并即将崩溃之时,第三场辩论的主持人克里斯·华莱士却控制住了局面。



不但拉住了两位候选人像小孩子一样的吵架,还成功让特朗普收起了前两场屡试不爽的“是不是有点钦定的意思”的AOE(群攻)模式,并以尖锐的提问把他们都“批判了一顿”。


于是美国的媒体及吃瓜群众们一致认为,这场辩论的最大赢家其实是主持人。

 

华莱士这个名字,中国人并不陌生。但我们熟悉的却并不是这位小华莱士,而是他的父亲,被钦定为“世界最高之人”的迈克·华莱士。


迈克·华莱士


作为“谈笑风生二代”,小华莱士比Lester Holt、银狐Anderson Cooper以及Martha Raddatz等名嘴“高到不知哪里去了”并不奇怪。


倘若你知道小华莱士1岁时父母就离婚,他得以走上电视新闻之路乃是受到继父比尔·伦纳德的影响时,就更不得不感叹老华莱士强大的DNA。


虽然小华莱士曾说,继父比尔·伦纳德是对他走向新闻事业影响最大的人;但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新闻风格,却又像极了生父老华莱士。


迈克·华莱士(右)


就像特朗普标志性的口无遮拦一样,老华莱士的采访也有着分分钟“弄个大新闻”的能力。


他曾直接问普京:“俄罗斯遍地都是腐败,你同意么?”也曾经问过克林顿:“你是流氓吗?你怎么会跟一个未婚的姑娘在白宫神圣的办公桌上,干那种事情?”还曾问过芭芭拉·史翠珊:“你为什么会落下‘婊子’这个骂名?”


在崇拜者看来,他的采访不畏强权;而在反对者看来他的提问方式则近乎于“无耻”。

 

而他对于自己的评价却是 “Rude but fair(粗鲁但公正)”。为了“搬开石头”发现藏在下面的客观与真相,无论面对国际政要,还是名流巨星,他都保持一种近乎于讯问式的采访风格,提问尖锐、刁钻、强硬,在彻底调查的基础上冷酷地去怀疑和剖析采访对象。



咄咄逼人式的“拷问”成为其采访的标志性符号,并已成为硬新闻、调查新闻工作者们的职业标杆,以及很多中国新闻人遥远意义上的角色榜样。

 

实不相瞒,在围观去年美国大选的过程中,猫君对CNN、新乡时报、花生屯邮报等一系列主流媒体的采访和时评均保留了意见。媒体和媒体人当然可以有自由或保守的立场,但屁股决定脑袋这种完全违背新闻中立的报道方式,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接受。


当年的中国新闻工作者把老华莱士的新闻采访节目《60分钟》当作业务学习的教材;而现在的美国新闻工作者,似乎更应该去重温一下前辈高人如何让媒体和新闻真正地成为一种力量。


 

“Mike Wallace is here”这句话之所以会让骗子和无赖感到害怕,是因为他的采访并不是灌输、说教、以及为某些特定的东西服务;它是贴切大众生活、挖掘事物本身、经得起反复推敲的。面对政治,即使他一生都在作为自由派记者为CBS服务,也依然要求自己坚持“公平和公正”。

 

采访之前所做的大量功课和采访时手上厚厚的资料,让他能够充分地了解采访对象和保持基本的公正态度。


不留情面的隐藏式近景镜头的拍摄,伏击式的提问和个人丰富的面部表情,让人很难能够在他的面前撒谎。就这样,《60分钟》成为了其一生的传奇神话。在其死后甚至有美国学者感叹,具有公民传统的那代主持人基本上已经“自然终结”。



而小华莱士在2006年吐出的一句“在华盛顿,民主党人的身份会更实用一些”却已然折射出美国新闻风气的某些变化。

 

2016年11月13日的《60分钟》对刚刚当选的特朗普进行了专访。可是在主持人Lesley Stahl的身上却已完全看不到老华莱士的咄咄逼人。她对争议性的问题的把握往往浅尝辄止,简直是浪费。而特朗普的回答也收起了竞选时的张狂,总体上稳重且游刃有余。


虽然对媒体时不时搞个大新闻批判一番这种事情,一路从竞选中走来的特朗普早已经习惯,可是那个在摄像机前能对他不软不水、不撒泼不打滚、不撕逼不互喷的新闻记者,却似乎还没有出现。


“推特治国”的同时却少了能够谈笑风生的对象,不知这位已经70岁的大嘴总统作为一名长者,是否也会感到一丝丝的寂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9:26 PM , Processed in 0.0637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