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国庆节上映的冯小刚导演的《芳华》,最近出了首支预告片。
伴随着塞缪尔·厄尔曼的散文诗《Youth》,文艺而帅气的男主角我轩一出场就光芒四射,躺在战壕里,像一个真正的战士。我轩扮演的男主角据说在片中是个真正的好青年,他靠着一颗热心,让爱情在文工团中发芽。
这支预告片里,看着那么多美丽的姑娘,泳池里的青春肉体,舞蹈房里的足尖,我只有一个想法——
感觉我轩在片中会很幸福!(然!而!并!没!有!)
虽然预告片里,女演员的特写镜头不多,大多为群像,但那些绑腿拿枪的红色娘子军造型,那些老式白色文胸、碎花小内裤,已经可以感受出冯导想要营造的那种特定年代的怀旧氛围。
不知道为什么,女导演在挖掘男演员方面总是更有天赋,而男导演则更擅长寻找女人的魅力。这也许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心尖的白玫瑰。他们把白玫瑰高高供着,幻化到自己的镜头里,无论那个演员是谁,她(他)们都是自己心中最美的那个。
最典型的例子是张艺谋,大家都知道第一代“谋女郎”是巩俐。

之后,每一任“谋女郎”在张艺谋的电影里出现时,都有巩俐的影子,连章子怡也不例外。

还有董洁:

新一代导演有心中的白玫瑰,大概是从老一代导演那里流传开来的。有“香港电影之父”之称的黎民伟,塑造了第一代荧幕上的“贤妻良母”,他电影中的女主角,大多以家庭为重,温柔善良,最为代表的便是林楚楚——她不仅是他荧幕里的好太太,也是生活中的。他们有个更出名的孙女,叫黎姿。

拍摄了中国经典巨作《小城之春》的费穆,镜头下的女生总有一种凄楚之美。《小城之春》里的周玉纹,眉宇之间是难以言喻的压抑。

镜头外,周玉纹的扮演者韦伟实际上是一个大大咧咧的活泼女性,以至于费穆一直在片场提醒她:“不要让韦伟跑出来,一跑出来,周玉纹就砸了!”

有记者问过费穆最喜欢的合作演员,他不假思索回答:“阮玲玉。”费穆和阮玲玉合作过三次——《城市之夜》《人生》《香雪海》。费穆心中的女神,绝对就是阮玲玉那种“眉尖若蹙”,有无限哀愁又足够坚强的旧时代女性啊!!!

△阮玲玉在《香雪海》中剧照
阮玲玉自杀之前,曾和蔡楚生导演有过一段不了情。蔡楚生刚出道,便邀请阮玲玉出演自己的影片,但因为自己名气不够,被拒绝了。如果早点合作,不知道能否改变佳人薄命。因为蔡楚生镜头下的女主角,大多是活泼而明媚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奖的《渔光曲》里,那个聪明活泼的渔家女“小猫”王人美。

1937年,蔡楚生离开上海前,曾经拍摄过《王老五》。这部电影后来被国民党电影审查机关禁播,却被夏衍评价为“一部杰作”。《王老五》的女主角长得并不美,但同样泼辣大胆,该演员一辈子只主演过这一部电影,但这肯定是蔡楚生最后悔的选择,因为这个选择,他将在二十九年后含恨而亡。
《王老五》插曲——猜猜演唱者来自山河小岁月
00:0002:47

△《王老五》海报,女主角“蓝苹”
即使是在全民革命的年代,闫寄洲还是在《英雄虎胆》里,悄悄安插了性感妩媚的王晓棠,当特务阿兰扭动伦巴的时候,电影院里的每个人都流露出眷恋爱慕赞叹的感情。那部红色电影,那个红色年代,人们居然神奇地记住了这个反派角色。

不要小看这睥睨四方的伦巴一舞,在那个年代,女主角一般都长这样:

导演心中的白玫瑰有千百种,这些佳人有温柔之美、有泼辣之美、有聪慧之美、有凄婉之美……当人们在荧幕上看到这些千姿百态的角色时,背后是影片导演的努力,是他们擅长发现这种美,敏感捕捉这种美,努力展现这种美。
冯小刚导演要展现的是文工团女兵之美。这是冯小刚们那个年代的男性群体女缪斯。她们家世清白,青春十足,能歌善舞,更重要的是,她们的美丽,是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坦白说,在现在这个年代,企图还原文工团女性的美丽,是一件有难度的事。因为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体会当年那个充满禁锢的时代,对于美丽和青春,有着怎样的渴望。
这种渴望,同时是一种禁忌,是不可谈论的。家世清白、唯一可被谈论的文工团女性,就成为了所有人的女神——喜欢她们、仰慕她们,是革命的,是正确的。曾经在文工团生活过的作家王安忆曾经这样回忆自己的文工团生涯:
现在回想起来,男女孩子,尤其女孩子,我觉得她们有这段生活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那个时代太黯淡了,不管怎么她们在舞台上有一个非常绚丽的时光,这种绚丽也带到舞台下面来了,是挺骄傲的,好像是彰显了青春。
——《王安忆:我不是怀旧的代表》
不过,我觉得出演过“老炮儿”的冯小刚导演也有捕捉这种美的能力。在挑选演员时,冯小刚导演提出的条件也很细节,除了不要整容的,也不要唱流行歌曲的——这一点非常好评。当年李翰祥拍《火烧圆明园》时,刘晓庆演的少女慈禧唱着流行小调勾引咸丰皇帝,故宫专家朱家溍曾经批评这个细节太不符合当时年代,也不符合身份,“应该唱昆曲”。

冯小刚19岁进了部队宣传队,20岁进入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有这段经历,我相信《芳华》中的文工团背景,还原度会比较高。看剧照也看得出来:

我还去查了那时候泳衣样式,也是正确的:

在《芳华》之前,冯小刚的电影大多都是男性视角,即使是《我不是潘金莲》,凸显的也是男权社会中的世情百态。这一次,我期待《芳华》,是想要通过冯小刚的镜头,去到那个特殊年代,那是我父母那一辈人的青春之歌。
更何况,还有真诚帮助这些女孩子们的我轩!《芳华》的男主找他实在太伟光正了——黄轩身上三百六十度散发着兼具根正苗红革命男与忧伤悲观文艺男的团干部小青年的气质!!
好想对黄轩说:“放开那姑娘,我来!!!!!”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