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8|回复: 0

[影乐之声] 曾经,那里有最狂野的姑娘和最燥的音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30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那里有最狂野的姑娘和最燥的音乐 

2017-04-30 男人装 男人装

“要做爱,不要作战”

Make love,not war


这句话正是“伍德斯托克”的灵魂。毫无疑问,这是史上最伟大最狂野的音乐节。


当地把这些长发摇滚青年视为社会毒瘤,扬言“你们敢来我就开枪”


1969年8月15日至18日,首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纽约州伯特利的一个小镇农场举办。谁会想到它和那年人类登月一同载入史册?



比起今天在帐篷里偷摸XO的清新音乐节,当年的先驱们都是直接在雷阵雨和泥泞中滚成一团,群战又算得了什么。


因此伍德斯托克也是天体运动的里程碑事件之一,地面堆着成千上万被撕扯下来的T恤牛仔裤——你甚至很难找到不用打码的照片。



在这场走进自然的大狂欢中,有无数生父未明的怀孕事件(甚至包括老太),有8位姑娘不幸流产,也有几个朋克产妇当场生了孩子......



伍德斯托克是六七十年代性解放运动的标志和推动者,今天能有婚前性行为、避孕药、比基尼大概有它一份功劳。



除了无拘无束的性,主办口号还有想飞就飞的DU品。据统计,全场90%的人都飞了叶子,但最终只有33人被逮捕。整个空气中飘荡着叶子、酒精的味道,所有人亢奋无比。



许多台上嗨大了的乐手们也忘了自己本来要唱什么。约翰·塞巴斯蒂安在台上乱喊了一阵子“去爱你身边的每个人吧!走时别忘了带走垃圾!”就算完事儿了.....


——但这种嬉皮作风让他大受欢迎。



现场的安保自然不能是警察,而是从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养猪场里雇来的“保安”,在喜剧演员Wavy Gravy的带领下执勤。自此,一个崭新的音乐流派诞生了:养猪场摇滚。就说朋不朋克?要是有人不守规矩,就会被汽水浇满全身,奶油馅饼扣上一脸。


安保队长Wavy Gravy


虽然听起来十分淫靡混乱,但现场并没有什么犯罪事件,只是产生了5162例医疗病例,其中包括797例药物滥用嗨过头的、此外还有被啤酒瓶划伤的、因太嗨而凝视太阳几小时以致灼伤双眼的。


当然还有两桩意外:一个是因吸食过多药物而死,另外一青少年躺在睡袋里被一辆拖拉机碾死。



此外,群众还顺便烧掉了一家胆敢从25美分涨到1美元的汉堡摊位,割掉资本主义的毒瘤,维护自由主义。


这次音乐节一共干掉16万份的纸盘、叉子和勺子,以及将近3万个纸杯。当一方饥荒的消息传出后,四面八方空投来了食物支援——从天而降的几十万个三明治,想想就特么玄幻。



门票这种陋习也必须破除:那时的门票是每天6美元,本来预计的几万人变成了45万,县城瞬间变身纽约州第三大城市,政府宣布全县进入警备状态。



它引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交通堵塞,高速公路被迫关闭。州长称这个地方为“灾区”,差点就往那儿派国民警卫队。最终,24个售票点在第一天都被乐迷拆除,主办方只好宣布免票。


3天的演出阵容;约45万嬉皮士瞻仰了The who、吉他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等几十个乐队乐手,约翰·列侬本来也想来的,但美国没给他签证。鲍勃·迪伦老爷子由于儿子住院退到了幕后。很多人见过这只象征和平的鸟,但未必知道这鸟是史努比肩膀上那只。


当然

也少不了最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音乐


金属和民谣混杂在一起,乐手们像癫痫一样疯狂蹂躏着吉他,和躁动的几十万人群完成灵魂上的水乳交融,全然不顾雷阵雨的危险。


有人在10年后依然这么说:

“当时只想一件事,要是我在音乐节上被雷劈了,专辑不得卖疯啊!”



乔麦克唐纳在台上唱着反战歌曲,高喊“gimme an F”,成千上万的人竖起了中指而不是如今流行的“我爱你”手势:场面十分壮观。



为了防范擅长煽动观众的“sly and the family stone”乐队,组织者事先在舞台与观众之间挖了一条捍卫秩序的“战壕”。当主唱在台上唱到“I want to take you higher”时,台下每个人都被点燃了,他们欢呼着,燃起了成千上万支蜡烛。



最后一天,狮子大开口的吉他之神Jimi Hendrix(出场费全场最高:3万多美元,是其他人两倍),缓缓走上简陋的舞台,唱了一首《星条旗之歌》,后来被称为“整个六十年代最伟大的时刻”。不过只有小部分人得以见证,因为Hendrix登台是在周一的早上9点。


现场的Jimi Hendrix与最伟大的时刻


结局你能想象到,几位倒霉的主办人本想发财,却欠下了130万美元(约895.6万人民币)的债务。他们花了10多年时间,靠卖音乐节的视频才还清。


但提起伍德斯托克,人们就会自动把它等同于“自由”和“乌托邦”,那是所有摇滚青年梦想的巅峰。之后的音乐节都想复制它却没能成功。


推荐诸位看看李安导演的《制造伍德斯托克》


穿上扎染T恤、胡子拉渣、头发蓬乱、裸体倒立就是嬉皮士吗?嬉皮的精神是骨子里的:就算是天桥下的流浪汉也要读得懂诗——最嬉皮摇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3:23 PM , Processed in 0.0419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