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脏街被拆了。有人痛心,有人拍手称赞,说是拆得大快人心。
被拆除的脏街
我没有什么观点,我只有些回忆。
所有的回忆都是从2008年、我去《周末画报》上班开始的。公司在三里屯附近,基本上每两天都会去一趟,将近10年的时间。我曾见过这条街的变化。
曾经的三里屯脏街
所谓脏街,是对比出来的。比较的对象,就是今天太古里的南区。2008年的时候,太古里还叫三里屯Village,当时只有南区,还没有更加高大上的北区。在此之前,这里是一些酒吧,一些饭馆,还有一些俗称“鸡窝”的地方。2008年之前,我不敢独自在这里行走,更不敢和其他男性朋友在这里行走,而是必须和女性相伴而行,而且女性的数量,一定和男性的数量一致,否则就“从天而降”一名男子,以及如下的对话:
从天而降的男子:“大哥,去酒吧玩玩吗?有小姐,小费才300元。”
我见状摇头摆手,但是不说话。
从天而降的男子继续说:“都来三里屯了,那不就是找乐子来了吗?干嘛还磨磨唧唧的啊?”
我:“你没看我们旁边有一个姑娘吗?”
从天而降的男子:“唉呀妈呀,刚发现,听说过吃饭自带酒水的,还第一次见到嫖娼自带小姐的!”
我见状摇头摆手,但是不说话。我和我的男性朋友以及另外一名女性朋友埋头继续向前。
从天而降的男子见状,继续说:“大哥你看啊,你们两个男的,一个女的,这不符合一夫一妻的国家政策,比例失调了,怎么着也得配一个啊,要不然咱这大妹子哪能受得了啊!”
后来,这里的饭馆拆了、酒吧拆了,但是皮条客还在,只不过2008年,随着三里屯Village南区的开街仪式,皮条客转移了活动范围,改到了三里屯路口往西的新东路路口。与此同时,从天而降的男子变成了骑着单车的女子,不变的是语气和开场白:“大哥,去酒吧玩玩吗?有小姐,小费才300元。”
就这样,在高大上的三里屯Village南区的映衬下,南区北侧的一条小马路,渐渐被叫做脏街。我觉得这个名字好听,而且恰当。脏街就是新三里屯的时代背景下,保留下来的老三里屯,就是那个有小饭馆,有小酒吧,还有“鸡窝”的三里屯。
Village是大雨过后的彩虹,脏街就是大雨过后的积水。
脏街的长度不过200米,南北走向,与三里屯北街和新东路平行,夹在两条路当中。脏街东侧是民房,民房的一层和半地下都被出租成了商业,有越南墨西哥跨界餐吧,还有两家DVD店,以及一家传奇的面馆。脏街的西侧则是一个曾经叫做“同里”的小楼,以及“那里花园”。
三里屯托老中心一侧,原来的DVD店,七爷牛腩已经拆除完成(4.25日摄)
我印象中第一次去脏街,是为了一家传说当中的面馆,当时去的明星还没有那么多,所以不排队。那时北京还没有那么多来自南方的面馆,所以脏街面馆的面,还算是有特色。那里不像过去的兰州拉面或者河南烩面,那里的面在“浇头”上做了更多文章,简而言之,就是把北京家常菜馆的炒菜,浇到了一碗面上。
曾经的小灯光门面房已经拆成这样(4.25日摄)
脏街面馆的味道众说纷纭,有人说好吃的不得了,有人说狗屁不是。不过最终形成的一个结果:明星纷纷到那里吃面,并且拍下照片,发微博。
无论脏街面馆好吃与否,它都应该被时代记住。因为这里是餐饮界微博营销最早的成功案例。
有许多人见到明星发微博,纷纷来到这里,其中有些人抱怨这里的面根本不好吃,进而引发了一个问题:既然不好吃,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明星纷纷前往?
因为明星也是人,也要吃饭,秀自己的日常餐饮,变成了一种公关态度。这些人有机会天天吃山珍海味,但如果在微博当中秀出自己的山珍海味,就会显得脱离群众。相反,正是脏街面馆这种有些个性的小店,满足了他们接地气的需求,走到了人民群众当中去。
起初的脏街其实不脏,但是在脏街面馆的带领下,脏街越来越脏。后来出现了脏麻辣烫,脏煎饼,脏冷面。总之,就是大学周边的小吃,到了这里,都改了姓氏,改姓“脏”。
其实脏街最早不姓“脏”,而是姓“后”,源自back street的概念,名叫“后街”。这个概念不是本土概念,而是因为1990年代一支外国音乐组合Backstreet Boys的流行。当时我们不懂什么叫后街,后来后知后觉,在主干道上看不见的街,叫做后街。因为三里屯这个后街比Village南区要脏一些,所以就有了“脏街”这个名字。
三里屯的这条后街,如今和太古里soho通盈中心比起来,已经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4.25摄)
就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也看到了一篇怀念的文章,里面提到了“搪瓷小面”。从时间概念来讲,“搪瓷小面”只能算脏街的新居民。比他更老的住户是一家京客隆,后来有一天,京客隆拆了。听附近的老炮儿说,这是因为京客隆一个收银员觉得夜店比超市赚钱,于是拉了一笔投资,炒掉了自己的经理,把自己的工作单位变成了自己的创业公司,创业项目是夜店,坐地收租金,虽然夜店改过几次名字,但是始终是夜店。
拆除前、拆除后(4.25日摄)
另外,脏街面馆旁边的局,是那条街上更早的酒吧。虽然以酒吧的姿态示人,但那里的牛肉饭更加有名,不过也和面馆一样,褒贬不一,有人说牛肉饭好吃到爆,强烈推荐,也有人说这里巨垃圾,老板是个大***,劝大家别去。
局的旁边,有两家DVD店,分别在一南一北,我不知道两家店是不是一个老板,但是北边的老板更懂文艺片,南边的老板更懂商业片。这里DVD的价格一直比市面上的平均价格高出不少,但是来这里消费的老外不在乎,因为在他们的国度,这里一张盗版DVD的价格再高,也高不过他们自己国家里租赁一张正版DVD的价格。
同样是DVD,放进机器里都能读,管你正版还是盗版。
租赁DVD店
这就是我愿意回忆起来的脏街。不完整,也不全面。所以叫做《三里屯脏街的一份个人回忆录》。
“脏街”肯定是有魅力的,这种魅力被知识分子们升华之后,变成了与地产商的抗争。太古集团拿下了这片区域,在日本设计师隈研吾的构思之下,形成了新建的太古里。有新建就有拆迁,有拆迁就有钉子户。后来钉子户一一被拔,那些老哥对此愤愤不平,这种与房地山商人的抗争,就此形成。脏街就是在这种拆迁之后的遗留文化。它的确脏,但是脏的有滋有味。
三里屯的脏街,承载着你哪些回忆?欢迎留言
文:王硕
图:一大口美食榜,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