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你猜到苏东坡的这句诗说的是什么了吗?答案就是糯软清香的芋头!作为百搭的平民食材,芋头可作主食也可入菜,深受食客们的喜爱。不过小芋头虽随处可见,大芋头却因对地质、气候要求极高,市场罕有。而产自广西荔浦县的荔浦芋头,不管是从个头、口感、还是营养价值来说,更是堪称“芋头界的劳斯莱斯”。
相信不少人,尤其是70、80后第一次知道荔浦芋头,是源于一部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清朝时,荔浦芋头被列为广西首选贡品,于每年岁末向朝廷进贡。当时刘墉在广西当巡抚,为了减轻老百姓负担,用质粗味劣的山薯冒充荔浦芋给乾隆帝吃,弄得皇上大倒胃口,准备免掉广西人民的供奉。谁知万恶的和珅登场,把正宗的荔浦芋献到皇上餐桌上。乾隆美餐一顿后龙颜大悦,顺手将欺君有罪的刘罗锅降官三级。
图:《刘罗锅别传》
虽然现在想起这桥段未免太过老套,不过当年可是让不少人看得直流口水!对比平时家里吃的那些寡淡无味的小芋艿,心里不禁好奇:乾隆这么挑剔的嘴都能对荔浦芋头赞赏有嘉,以后去广西一定要尝尝这个神奇的东西!
荔浦芋头原为野生芋,后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优良品种,至今已有400年人工栽培的历史。在荔浦县特殊的地质和气候的影响下,荔浦芋头逐渐成为集色、香、味于一体的地方名特优产品。2000年,“荔浦芋”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2005年,荔浦芋头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荔浦芋头当选北京奥运会指定专用芋头,可谓“芋满神州”,蜚声中外。
荔浦芋还有一个别名,叫槟榔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剖开芋头你就会发现,芋肉布满的细小红筋像极了槟榔花纹。据《荔浦志》记载:“荔浦芋纹棕色致密,粉松而不粘,气香。他处有移种者,仅形似耳,无纹,谓之榔芋。” 简而言之,就是说荔浦芋头品质独特,要是再移种到其他地方,只是形似,不会再有明显的槟榔花纹,口味也会相差甚远。
芋头具有健脾、利湿、解毒、消痒等功效,能够洁齿防龋,解毒防癌。多吃芋头可使皮肤润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荔浦芋不仅营养丰富,吃起来更是香、粉、糯三者合一。
荔浦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所产芋头个头大,一般单个重两三斤,比小个头的芋仔香味更浓,是其他产地无法比拟的。一家蒸芋,四邻皆香。
荔浦芋头含水量低、淀粉含量高,因此吃起来会感觉肉质粉松细腻,入口即化,让人欲罢不能。
荔浦芋头还有一种糯米般的口感,软软糯糯中夹杂着丝丝清甜,在舌尖上缓缓散开,回味无穷。
从昔日的皇家贡品到今天百姓餐桌上的佳肴,一道简单的芋头,在厨师手中变换为百形百味。按当地人的传统,除了蒸以外,荔浦芋头最经典的做法就是“荔浦芋扣肉”了。
这道菜是将芋头切片油炸,与肥瘦相间的肉排夹在一起,大火蒸至酥烂,翻扣入碗而成。其色泽金黄,既有猪肉的肥美,也有香芋的清香,其软糯的口感、醇厚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