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歌手》的第二期,林忆莲选了一首《无赖》,钢琴婉转,唱出了纠结于困顿的爱情长跑里的人的心声。
这是很多观众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竞演环节结束后,总导演洪涛问林忆莲:“为什么要选一首这么小众的歌?”林忆莲的回答毫不令人意外,因为作品。 《无赖》,这是收录在马来西亚籍歌手戴佩妮2013年专辑中的一首歌。对于有着《你要的爱》、《怎样》和《街角的祝福》这些代表作的戴佩妮来说,这首歌如同一颗沧海遗珠。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sprite.2x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ebkit-background-size: 37px; background-size: 37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无赖戴佩妮 - 纯属意外 林忆莲的翻唱让这首原本小众的歌闯进大众视线,一夜之间,《无赖》被分享了几十万次,连同着音乐客户端上戴佩妮原版歌曲下的评论区也一时被几千条留言“攻占”。 这不是戴佩妮的歌第一次被电视音乐竞技节目唱火了。

在《中国好声音》最热的头两年,一对参赛选手就曾将《怎样》给翻热过,至少在KTV的走廊穿梭时,总是会时不时听到某个包间里传出“如果,我们现在还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撕心裂肺”的叩问。 有意思的是,戴佩妮却始终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中。 2014年,36岁的戴佩妮拿到了台湾金曲奖的最佳女歌手,对于彼时已经出道14年的她来说,这个奖多少有一点迟了,毕竟当年同期受到关注的音乐“新人”:周杰伦、孙燕姿、林俊杰早就大红大紫,各种奖项拿得手软。

(歪个楼,有没有觉得她侧脸很像林忆莲?)
颁奖典礼上播放了一段李宗盛给戴佩妮的9分钟视频,在镜头里,李宗盛说:“如果说这个行业有几个我一直默默观察关注的音乐人,戴佩妮应该是排名第一的。严格来讲,她没有那么那么那么红,对她来讲是一个好事,因为这个行业是一个怪兽,这个行业随时把自称有天分的人榨干,然后一脚踢开。”在这位乐坛“大哥”看来,戴佩妮被市场和大众低估了。


(再歪个楼,有没有觉得某几个瞬间她有点像林志玲?)
这让戴佩妮听了有点惶恐,李宗盛说:她是一个true musician(真正的音乐人),不是一个performer(表演者)。对于粉丝而言,这也是戴佩妮最值得他们“夸耀”的部分。
出道至今的14张专辑里,除了一首作品是别人填词,其余的作品词曲全部是戴佩妮一个人来完成。 作为女性音乐人,她意外地独立、洒脱,既不小资、又不空灵,也没有小女生的嘟嘴撒娇,有什么就讲什么,用她自己的话,是“从时间里偷故事”。 早些时候,创作歌曲就是把自己生活里、感情中的经历裁一段出来,创作的过程相对流畅,只是免不了特别痛苦。“每首歌写到最后都会哭”,在一次音乐节目的访谈中,戴佩妮笑着说。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sprite.2x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ebkit-background-size: 37px; background-size: 37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街角的祝福戴佩妮 - Just Sing It 哭,意味着创作打动了创作者自己。 年轻时无疾而终的暗恋、四年感情的分道扬镳、在街角目睹前任拥抱新欢,这些故事足以成为歌曲创作的素材,也在事实上成就了“情歌年代”戴佩妮的一众代表作。
从《你要的爱》到《街角的祝福》,从《爱疯了》到《防空洞》,曲折的故事配上她的小细嗓,成就了太多风格独特的“戴式情歌”。 可如果戴佩妮只是纠缠于那些容易被市场接纳的情歌漩涡里,戴佩妮也就不成为戴佩妮了。

在音乐的创作上,她“很不知足”,这或许源于她本身的个性:独立、自我、叛逆。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创作的终点终归是不断靠近内心的本我。 2011年,戴佩妮从“歌手戴佩妮”里抽离出了一个分身。她与两年前的几个朋友组了个乐队,取了个名字叫“佛跳墙”。与这个本意包含了各种山珍海味的闽南名菜的名字所一以贯之的是,乐队佛跳墙也集结精英,“小火慢炖”式地生产作品。

戴佩妮也尽可能地把“戴佩妮”和“佛跳墙”的界限划得分明,在任何公开演出里,她绝不会在戴佩妮的表演中唱佛跳墙的歌,也从不在佛跳墙的表演里唱戴佩妮的歌。这也与其他有自己乐队的歌手大不相同。 乐队的存在给了戴佩妮释放另一面自己的机会。她本就热爱摇滚,年轻的时候就把艾拉妮丝·莫莉塞特、安妮·迪芙兰蔻这些“奇怪”的女生视为自己的偶像。

安妮·迪芙兰蔻(上)、艾拉妮丝·莫莉塞特(下)
可偏偏最受大众肯定的是那些情情爱爱的小歌,这曾经让戴佩妮有过懊恼,可转念她又觉得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的命,只不过唯一在这些作品的命运中,挣扎死磕的是她自己。 佛跳墙里的戴佩妮纠结、愤怒、在灰暗中呐喊,把自己淹没在庞大的乐器声中。

戴佩妮在佛跳墙乐队北京演唱会

戴佩妮在佛跳墙组合中的造型
而作为戴佩妮本身,她也早就把自己过往的经历主动做了了结,在她看来,自己永远无法再一次《爱疯了》、再一次《街角的祝福》,她拒绝复印从前的自己。 别人的故事以及更具有公共性的社会现象开始出现在戴佩妮的作品中,她不再停留于讲述个人化故事,而是开始关注绝症的朋友、网络暴力和虐童事件。这似乎恰好印证了李宗盛的另一个期待:越来越老的戴佩妮一定会带来更不一样的作品。 从某种程度而言,从时间里扒故事的创作者是容易力竭的。只是如今,这些已经不再让39岁的戴佩妮感到惶恐,在镜头面前,她瘦瘦小小的一只,弯曲的长发盖满了一侧肩头,露出一边瘦削的侧脸。

记者问起了那个曾经令她怀疑自己的问题:“如果有一天创作不出来了怎么办?” “那我就去帮有创作能力的人啊,我可以帮他们协调排练和表演场地。”戴佩妮咯咯地笑着,脸上的表情云淡风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