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第112期:一个农村青年的七年
凤凰网 2017-04-20
2011年,摄影师刘磊开始用照片记录老乡王志宝的城乡生活。7年间,农村青年王志宝经历了进城打工、结婚生子、亲人去世……和每个普通人一样,他也为买不起房忧虑,也为孩子上学发愁,但从没放弃过在大时代下认真过好自己小日子的坚持。
1986年,王志宝出生于山东省肥城市潘庄村,由于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四,所以小名叫王四。16岁那年,王四退学开始了打工生涯。离开村子,来到城里的王四满心的释放感,硬化的沥青路要比村里的土路踩上去平实,远离了母亲教导自己如何过日子的唠叨,感觉自己瞬间成为了一个独立而成熟的男人。图为2012年1月8日,王四在济南街头骑着摩托车。为了工作便利,他花2600元买的这辆摩托车,成为他日后城市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
王四在济南郊区租了一间房,这周围全都是当地居民在原来的平房基础上改建的楼舍,专门出租给像王四这样来打工的人们,仅王四租住的这个小院就容纳了五户外来打工者,水龙头和厕所是他们共享的资源。图为2011年9月16日,济南,王四在出租屋的天台上。
在济南,王四陆续做过酒店清洁工、棋牌社服务员,最后,他成了一名石材翻新零工。王四每天在家里等待工头的招工电话,工资从当时的每天70元涨到现在的150元,有时运气好一天可以赚到200元。平均下来,他每个月可以获得20天左右的干活机会。图为2011年6月5日,干完活的王四在工地的消防栓前洗脸冲汗,这是他最轻松的时刻,不仅因为可以休息了,更重要的是一天的工资到手了。
一次干活时,王四和一名工人因抢用电源问题吵了起来,气氛虽然紧张,但几句话过后一切怒气又烟消云散,各忙各的去了。王四说,在外边干活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但是一般不会发展到打架那种程度,因为大家都是出门在外的,尽量不惹事。
2012年8月11日,王四的食指因为干活受伤被缝了四针,但他对这点小伤视若无睹。
空闲的时候,王四会去找好朋友王哥“玩”。王哥在一家单位当保安,细数起来还算是王四的老乡,他平时有空也兼职做零工。年长的王哥经常介绍活给王四,在他盖房子的时候,王哥还借给了他5000块钱,这些让王四一直心存感激。
2011年,按照村里的习惯,王四和弟弟王五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老家要翻盖新房子。王四的父亲在2007年因病去世,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家庭失去了顶梁柱,盖房的费用负担大部分压在了兄弟两人身上。图为2011年5月2日,潘庄,清晨六点多,前一天因为盖房忙碌到深夜的王四兄弟在各自的临时床铺上沉睡。他们的母亲则早早起来了,整理一些零散的物品,等待新一天的开工。
王四现在的妻子韩平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从菏泽农村来济南打工的韩平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她性格很好,可以包容王四天生叛逆的脾气,不嫌弃他微薄的收入,王四也感觉韩平是“那种过日子很踏实的人”。后来因为韩平的意外怀孕,他们的婚礼比预期早早来临了。图为2011年9月16日,济南的城中村出租屋里,王四帮韩平试穿租赁的婚纱。
这场婚礼的规模不大不小,因为村子里的婚礼大抵也就这样,在镇上找一家婚庆公司,整个流程不需要操心太多。但是结婚前期的准备需要花费不少心思,王四为了置办新家具、向亲友送请柬还有其他繁琐的事务,在济南和老家之间跑了很多趟,最后当身穿婚纱的韩平站在婚礼现场的时候已经有四个月身孕了。图为2011年9月13日,王四和王五借了一辆面包车开回家,离开时,头发花白的母亲站在路边目送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