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7|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1435期:父子村寨游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1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4-16 12:18 PM 编辑

2013年12月05日
中国人的一天:父子村寨游学
图/文 施晓亮


1.jpg
14岁的王小帅有点另类,半年前就退学了,因为学校生活让他“感觉心累”。他父亲王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最近参加了“大美村寨行”采风活动任司机,有机会带儿子出来见见世面。村寨游学是现实版、少年版(青年版)、游学版、网络版的“爸爸去哪儿”。图/文 施晓亮



2.jpg
地处黔东南苗侗自治州黄平县的望坝寨,生活着一群未识别民族——革家人,他们自称“羿的后人”,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古僚人的氏族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进寨要喝三道拦门酒,王小帅三碗下肚,已经有些晕乎。



3.jpg
喝了革家人的酒,还要盖上革家人的红章,就拿了革家寨的“通行证”,成为革家人的座上宾。



4.jpg
与父亲跟随革家人一起进寨,小帅四下张望,寻找好玩的东东。



5.jpg
革家服饰还完整地保留着其先人古僚族的“椎髻斑衣”等特征,男简女繁,颇为讲究。女盛装,少女头戴红缨帽,妇女则戴花冠帕,均着蜡染刺绣花衣,罩以贯首飘铠,下着百褶短裙,腰系流苏围裙片,颈配以玲珑银饰,脚小腿裹以红色刺绣绑腿。



6.jpg
王小帅用随身带的拍立得给革家美女姐姐们拍照,姑娘们拿到当时打印出来的照片,一下喜欢上了这个帅气的小男孩。



7.jpg
小帅对寨老的羽毛头饰感兴趣。



8.jpg
掂一掂姑娘脖子上的银项圈,“真是纯银的啊,好沉啊”。姑娘们说:这一身银饰,少则三四万,多则十多万呢。



9.jpg
“羿的后人”直接体现在女装的头饰上。一根银簪插在“太阳”的中心四周垂下的红色穗头,就是太阳的光芒。但姑娘和妇女的头饰有明显不同,王小帅发现了这一区别。



10.jpg
王小帅看着这些精美的蜡染,惊叹:”这是手工画出来的?“革家蜡染构图独特,图案具有极强的寓意性和哲理性。革家人早已认识了“万物生长靠太阳”,他们认为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因此革家妇女们制作蜡染时大都以太阳为中心,充分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和艺术美感,完整地体现了革家人爱美、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王小帅和父亲与村民们围坐一圈听寨老讲革家人的历史传说故事,他用苹果手机录下音来,准备回去再好好“研究研究”。



12.jpg
羿的后代,自然都会弯弓搭箭,颇有古代尚武之风。



13.jpg
羿的后人自然崇拜射日的弓箭。每个革家人家庭的正厅上方,都供奉着弓箭模型,“上谢天星下安地龙” 。



14.jpg
望坝村头一座二层木楼的一层,是革家民俗博物馆,那些已经淡出生产、生活的老器物都收集在这里,同时还有大量照片,记录展示着革家人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



15.jpg
朋友来了有好酒好肉。王小帅对革家人存放了多年的腊肉很好奇。吃饭时消灭了不少。



16.jpg
做客革家人家里,自然少不了酒,一首歌一碗酒,喝干了赏一块肉。革家自酿米酒香甜可口,但后劲真不小。



17.jpg
这个革家留守儿童不到3岁,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自理。



18.jpg
村头新起一幢革家新木楼,楼前是大片水田,远处青山连绵,王小帅跟爸爸说:此地很好,可以在此养老送终。



19.jpg
村寨里来了贵客,革家人自然以礼相待,吹起芦笙跳起舞,兴奋的王小帅“飞”了起来。王永龙 摄



20.jpg
现实版、少年版、游学版的爸爸去哪儿,父子牵手,感情更深一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6:36 PM , Processed in 0.0713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