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初期,曾与米勒彻夜长谈的彭德怀在“反右”之后再被打倒,米勒也曾被当作外国“间谍”扭送到派出所,他的很多外国好友也被抄了家。
随着“革命形势”愈演愈烈,中村京子在外也不再敢张口说话,生怕自己的口音暴露出“日本身份”。与此同时,夫妻俩所在的医院日常工作只剩下了“开会”,无事可做的米勒被调去了广播电台审德文稿件,却又因为对一篇稿件有“不同意见”而被解聘。
中村京子回忆说,那会儿他们显然属于“狗不理”。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的米勒,感觉这个国家已经不再需要他了。
他甚至为此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同时,心灰意冷的米勒,决定带着全家离开中国,他开始教妻子和儿女们德语。
最终,米勒的信引起了周恩来的重视。很快,一些重要的国际友人就被保护了起来,很多人因此幸免于难。而在周恩来的挽留下,米勒一家也最终留在了中国。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民间往来逐渐开放,已经43岁的中村京子终于有机会可以回到日本看望父母。近30年的沧海桑田,家乡福冈早已不是她15岁离开的模样,为了弥补失散多年的遗憾,1973年中村将母亲接到了北京居住。
“她挺开心的,在这待了三年,她说让我回家吧,我年纪大了,怕死在这个地方。中国人讲落叶归根,她就回去了。”
然而中村和米勒,这对在异国相知、相守的两片“落叶”已经生长出了属于他们俩人的“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