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3-19 07:21 AM 编辑
造币女工 “钱流如川 心如止水”
搜狐图片 2016-3-14
与钱接触最亲密的行业是什么?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每天都会面对堆积如山的人民币,且具有浓烈的神秘色彩。他们就是“第一手”与人民币接触的造币工人。“钱流如川,心如止水”,是他们日常的工作状态,也是必须遵守的准则。 刘代福 华商晨报王齐波/图文 张洋气/责编
造币公司作为国家级保密级别的单位,可谓是门禁森严。记者采访前就被提醒,“一定记得带身份证”。用身份证做抵押换取入门卡后,还要经过武警战士的开包检查,才能进入厂区的第一道大门。图为一名员工走出生产车间,因工作的特殊性,员工进出生产车间都需要经过安检门。造币车间的安检门“异常灵敏”,哪怕是口罩上的一个金属片,都能被它准确的识别出来。
员工们每天上下班,都会穿着公司特制的衣服、鞋子和皮带。“出入造币车间的要求极高,对于女员工来说,就连使用的文胸也是消过磁的”,一位员工笑着告诉记者。即便如此,每一名员工的工牌也仅仅可以刷开自己职务之内的房门,其他的同样是禁止入内。
重重关卡之内,硬币生产车间里究竟什么样?一枚钱币从生产到发行,要经过设计、制模、印制、生产等十多道工序。经过“千锤百炼”精雕细琢之后的各种流通币、纪念币(普通纪念币)将送至中国人民银行,由央行统一发行,然后才到了我们的手中。图为生产中的硬币。
要制作一枚硬币,首先要有图样儿。我们天天使用的银币图案都从哪来?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提起常欢,大家也许不太熟悉,但她的作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第五套人民币中兰花图案的一角硬币和荷花图案的五角硬币,选用的就是他的作品。常欢说,设计猪年生肖纪念币时,她跟着设计团队去了郊外的大型猪舍。只呆了一两分钟,就被猪的腥臊味给生生地逼了出来。在设计与鸡相关的产品时,索性买了鸡爪子挂在办公室。现场观摩使设计更生动、更接地气儿。
把一则设计稿变成千千万万枚完全相同的流通货币,模具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设计人员在在制作模具时,必须要做到分毫不差。图为设计人员在雕刻石膏模具,在现在的硬币制作中,这一工艺步骤已经逐渐由电脑设计取代了。
模具出了错,造出的钱自然会有问题。这是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大事儿。做好的硬币模具还要经过手工磨制,磨完之后,还有专门人员对模具进行质检。
生产一线是“造钱大计”中最“烧脑”的环节,精力、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保证零差错。曾经有造币厂员工接受采访时说:“在我们眼里,这些硬币都是产品,一种代表了国家尊严的产品。我们称呼它也从来不说是钱,只用产品代号。”
在造币工厂里,用于挑错的放大镜几乎人手一把,是最常用的工具。由于对产品质量要求高,对造币工人的要求也高。近几年,就连一线机台上的操作人员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图为造币工人正在对产品做精细加工。
“高标准,严要求”之下,压力如何释放?在工作时间上,造币工人跟我们大多数人平常上班是一样的,也是八小时工作制,中午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一个小时里,员工可以分班次分批次地在大院内的食堂就餐。午间休息时,员工们也会聚在一起活动活动,打打球。除此之外,公司偶尔也会组织大家一起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从容的生活态度,对造币工人来说,也并不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