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中国孩子的上学故事
凤凰图片 2017-02-28
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它的明天就是什么样子。在复杂多样的中国,每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可能有着迥然不同的求学经历。图为2008年3月23日,江苏南京,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在上课。安心/视觉中国(本期由华夏银行特约)
小学是大部分孩子接受正式教育的起点。2016年,全国在校小学生有9984万人。在城市或乡村,平原或山区,他们都有自己的上学路。图为2012年3月19日,湖北利川,11岁的姚耀珍举火把独自走40里山路上学,这趟路她每天要走5个小时。村里通车以后“火把孩子”已经越来越少,只有家庭极困难的孩子仍打火把上学。陈迹/摄
2013年1月21日,福建漳州,张家万老师与张思琦一起做课间操,这个学校只有他们一师一生。张思琦由于先天疾病不能离家太远上学。撤点并校后,张家万老师便一个人留下迎接新生张思琦。唐光峰/摄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汪子旗第一天上学,外婆扛着桌子,姐姐提着书包和凳子送他去学校。汪奶奶说,“儿子媳妇都在外打工,我不操心咋办?”王筝/视觉中国
2016年5月10日,四川资阳,90后乡村教师陈秋菊在家访,和小欣的母亲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陈维松/视觉中国
2001年“撤点并校”的农村教改政策正式实行以来,全国农村小学减少超过30万所,让很多农村儿童走上了寄宿路。图为2016年6月6日清晨,湖南隆回一所寄宿制中学男生寝室里,孩子们还在熟睡。曾勇/视觉中国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增加,许多孩子随父母进城上学。图为2004年,广州,开学那天,一个母亲发现儿子的学校因为缺少证件被关停,跟保安扭打起来。REUTERS/China Photos ASW
2011年9月1日是北京市各小学开课第一天,7岁的随迁子女王怡芳虽“七证”俱全,却未接到上学通知,只能在妈妈收集的香烟外包装上画画。潘之望/视觉中国
2013年9月7日,北京,六年级的阳阳站着写作业,墙上的镜子折射出正在收拾衣服的爸爸何宝贵。阳阳刚出生时,妈妈离家出走一去不回。如今马上要小学毕业的阳阳因为没有户口上不了学籍。近些天何宝贵踏上寻妻路,希望孩子的妈妈带着结婚证现身,给孩子上完户口再走也行。郭谦/摄
2012年4月16日,云南昆明,民办小学校长刘正华卖了多年打拼积攒下来的房子、车子,把所有积蓄投入学校运营。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流动人口子女,来自贫困家庭。刘正华经常心里一动,就免掉了孩子的学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