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陈冠希 | 他从来就没想过要活成大家想看到的样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0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冠希 | 他从来就没想过要活成大家想看到的样子 

 2017-02-21 卫诗婕 每日签

2008年初,因为私人笔记本送去维修,硬盘内的一批私密照片泄露,“陈冠希”从此成为几代人难以忘记的一个名字。


第一批照片流出的当晚,他还在网上同好友半严肃半轻松地开着玩笑:“我要变成香港的Paris Hilton(好莱坞女星,因与前男友的不雅视频外泄而声名鹊起)了。”


朋友回复,“Wow! Sexy!”


陈冠希说,“Fuck you!我要上头条了!”


之后两人继续开玩笑,在西方文化中长大的陈冠希可能并没有感到事态的“严重”,他以为,人们会去指责泄露照片的人。毕竟,他也是受害者。


但他没有想到性在那时的中国文化中是多么禁忌,于是,一切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几天后,还是这个在网上聊天的好友,再拨通他的电话时,“他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变了一个人。”

 


 1 


那起闹剧以他宣布“将无限期退出香港娱乐圈”为节点,慢慢平息。他被迫向所有人道歉,向事件中的女主角,向事件牵涉到的所有人,甚至向所有的香港人道歉。


整个香港社会为之震动。警方出动调查,舆论哗然。人们认为,这个年轻放肆的男孩必须为他“卑劣”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在那之前,他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就不怎么完美:那是个年少成名、气盛嚣张的男孩,动辄爆出与人不和、打架的传闻,个性张扬,见到不喜爱的人事便直接爆粗口。


有人因此讨厌他,也有人因此喜爱他。原本,在他那张挑不出毛病的面孔的影响下,无论做了什么事几乎都能获得原谅。但他触犯了禁忌,群众不买账了。



最终,陈冠希带着父亲借给他的五万美元搬到了洛杉矶,告别了出门三四个助理、家里十几个佣人的生活,开始了洗衣、做饭自己一肩挑的新旅程。


某种程度上,那一刻他甚至有些开心。十八岁时成名爆红,不久后他就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法拉利,在东京花几天的时间刷五十万的卡,但这些并不能给他快乐的错觉,也无法弥补他内心感觉自己正“成为奴隶”的压抑。


那种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


谢谢那起事件,把他赶到了美国,让他得以“寻找存在的意义”。感谢上天,他还有一家公司,一家几年前就创办了、经营得还不错的公司clot,它几乎是Edison(陈冠希英文名)翻盘的全部赌注。

 


 2 


来美国时没有人认识他,这正好,他只想赚点钱。于是他“赌上了一切,比在娱乐圈时还拼命”。


他一直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也因此在强调规则、秩序的亚洲文化中多少遭遇过桎梏。此前在香港的最后一张唱片,唱片公司几乎放弃了他,带有挑衅意味地让他“放手去做”,“看你自己能做成什么样子”。


于是他号召了一群搞街头文化的朋友,在148小时内交出一张完成的唱片。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第一首歌曲《即影即有》成为了当年的流行榜冠军。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sprite.2x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ebkit-background-size: 37px; background-size: 37px; max-width: 100%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即影即有陈冠希 - Please Steal This Album


越是觉得我不行,就越要做给你看。这是陈冠希骨子里带的拗劲,也是他野蛮生长的源动力。


这种劲头在异乡的孤独和境遇的废墟中茁壮成长,并终于带给他回报。现在,他拥有了财富。在他洛杉矶的家中,列有上百万美元的陈设,一副Alex Israel为他创作的画就值五十到七十五万美元。


陈冠希(左)与Alex(中)在画展现场的合影


他的服装店开进了三里屯,开进了一线城市最繁华核心的区域,牵上了国内最大电商淘宝的手,成为了国内第一潮牌。


2010年4月6日下午,三里屯太古里的clot门店外水泄不通,自陈冠希在微博上声称自己将亲临三里屯门店后,十几分钟内,转发上千条,这是他在xx门后首次重回公众视野。这一次,他如愿以一个成功商人的姿态回归,正是他曾梦寐以求的,“我努力,就是为了证明那些人是错的,我不再是一个靠脸吃饭,还爆出过丑闻的男孩。”

 


 3 


那次回国,许多事显得并不那么圆满。


三里屯之行最终因人流太大被相关部门叫停,他在赶往一场演出时在机场和一个插队大叔发生争执,错过飞机,也错过了演出。


最终抵达演出现场时,观众已经走光了。他在深夜离开时,以略带些疲惫的语气说,“这里不是我的家,不是我的城市,我可不想在这里惹事生非。我现在只想找一个能吃能睡的地方。”


这里,中国,已经不是他的家,不是他的城市了。这句话多少令人听得有些心酸,因为就在同一部纪录片里,他也说过“我是中国人”。


陈冠希的童年是在温哥华与香港两地之间辗转的,轮流跟随离异的父母生活。在他的形容中,那种状态从没有“一种consistency(连贯性)”,或许也因此,他哪里都不属于。


现在的他终于有了精神故乡,美国。“在亚洲有个好想法,大家是(藏着)不想给你看,在LA就是(摊手),一起来做。”


他在脚踝上纹了一颗椰子树,代表加州,树根一直延伸到脚底,“它让我想起我的根,铭记我是从哪来的,并且以此为傲。”


 


 4 


“我真的很在乎中国人的看法,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们就是未来。中国就是未来。我在意的不是他们怎么看我,而是他们有没有成长。”他在纪录片中这样对镜头说。


他一直都想回到国内的视野中,以一种榜样的方式——瞧,他没有放弃。


陈冠希的名字像一颗石子,它会在中国的舆论里激起什么,将是一场文化的试水,也是对中国人价值观的终极考验。


但现实比预想的严峻。


他一直热爱演戏,那是他的解药。《铁拳1》的导演RZA是他的好哥们,曾在筹备新作时给了他一个角色,那部电影甚至不会在中国放映,只是在中国拍摄,因此需要得到国内的许可。然而在审批会议上,所有人只关心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片里有陈冠希?”


最终他没能得到那个角色,“我觉得是因为你杀过人。难不成你杀过人?”RZA问他。


“我没有啊。 ”


“那感觉就跟你杀过人似的。”

 



 5 


当那扇门里所有的女主角都逐渐以新形象回到公众视野时,陈冠希这个名字仍然可以激起许多人的愤怒。来由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最肤浅的一种是对他容貌的指责,人们会不无遗憾,实则带着嘲讽对他说,“你没有以前帅了”——他会嗤之以鼻,“废话,那时候我19岁,现在我35岁,是人都会变老,那些没有变老的,鬼知道他们动了什么。”


当然,最普遍的还是对他修养的质疑,毕竟一晃九年过去,人们看到的依然是那个动辄口喷脏话、走起路来看着吊儿郎当、时不时在眼神和笑声中写尽嘲讽的巨婴形象。前不久,他居然指着全民女神志玲姐姐的鼻子骂,这下令许多一直对他有所保留的群众都开始质疑:“他越来越像条疯狗”。


他与志玲姐姐的恩怨真相如何人们无法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从不打算在众人眼皮底下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张口就骂,侵犯他私人空间的狗仔,出言不逊的网友和“想嫁给他”的凤姐……一律怼回去。


在被他封为信仰(他曾说过“hiphop是我爸”)的街头文化里,儒雅、风度从来都不是要追求的东西。


他只想做他自己。他会因为网友在Ins上留言骂他而火冒三丈,那是他时隔多年后终于找到一方他可以现身的社交平台,然而网络世界没有净土,“有时候我会觉得我有点疯,不过过几天就觉得没有那么火,就算了。”


慢慢地,他不再每天去看Ins上的评论,因为想“积极一点”。

 


 6 


在那部以他个人为题材的纪录片里,有一个矛盾的陈冠希。


他一边说着“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一边将自己对世界所有的不满都写进了音乐。一边说着美国是他的根,一边说着自己是中国人。


如果有时间,可以看一看那部只有60分钟的纪录片,相信大多数人会在开头想起那个唱“唱片公司已经属于我,时装品牌归我,潮流听我,不理八卦杂志讽刺的也是我,你问我流行是什么,我!没错就是我”的陈冠希,但60分钟过后,你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我记住了他的两个梦想:


第一个,冲口而出的,是拥有幸福的婚姻。和大家想象的不同,他认为自己获得爱情异常困难。


第二个梦想,是住在岛上,岛位于亚洲和美国中间,两边的卫星都能收到,“这样我既能看到亚洲的电视也能看美国的电视。”


纪录片的名字很有意味,《触手可及》——但愿对他和我们来说,在不久的未来,彼此都是触手可及的。



文 / 卫诗婕

编辑 / 大   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1:54 PM , Processed in 0.0729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