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4|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1480期:云锦密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3 05: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图片  2014年01月19日
中国人的一天:云锦密码
图/文 现代快报 辛一


1.jpg
织锦之前有几个鲜为人“见”的核心步骤。首先便是设计,设计师将作品所包含的各个元素通过线条表现,绘制成细致的白描稿,再分版块拷贝复制。接下来,将拷贝复制过来的白描稿描图、上色,变成色块。再经历挑花结本的过程,用丝线作经线、用棉线作维线,以结绳记事法将结构、位置、色彩的所有信息挑制成花本程序。就像是电脑程序一样的“密码”,我们看到的在织机上织造云锦的画面,便是对如同电脑程序般密码的解读,最终成锦。(图/文 现代快报 辛一)




2.jpg
在南京云锦研究所省级非遗传承人郭俊的工作室内,郭俊正在推敲、琢磨《万寿中华》设计稿。“这幅作品的第一稿已经被5家博物馆收藏,这次再对设计稿进行修改可能是最后一次,完成后的云锦将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他边思索边向记者叙述。




3.jpg
“云锦的精髓就在于用线,白描稿上的大小弧线便是云锦的语言。”郭俊这样描述到。




4.jpg
距离不远的另一张工作台上,三个女孩子正在仔细描图、上色,她们的工作便是“意匠”。笔尖在线条勾勒的空间中填入色彩,栩栩如生的仙鹤、翠绿的植物、精致的龙舟,渐渐呈现。意匠完成后的图纸,便是“挑花结本”、编制密码的对照。




5.jpg
从设计稿上拷贝复制线条、形态,描图、上色。这一步被称之为“意匠”的工作,将为下一步“挑花”起到重要作用。




6.jpg
在整个工作室所占区域最大的便是“挑花木机”了,对照绘制好的意匠图,挑花工用丝线作经线、用棉线作维线,以结绳记事法将结构、位置、色彩的所有信息挑制成花本程序。




7.jpg
挑花工的一双手在丝线间奔走,或挑、或提,轻巧灵动。




8.jpg
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由于古代云锦被用于皇家服饰,所以云锦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9.jpg
云锦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用来织造云锦,如在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每个云锦的纹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10.jpg
如果要织一幅 78 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 14000 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 14000 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11.jpg
以结绳记事法将结构、位置、色彩的所有信息挑制成的花本程序好似密码,蕴藏在这一个个绳结之中。




12.jpg
“这个步骤便是挑花结本,纹样设计好了之后,将其编制成可供织造使用的程序”郭俊向记者介绍。再翻看绳结的另一面看,丝线和棉线被有序安排。




13.jpg
最终那些经历了挑花过程,“凝结”成密码的一个个绳结成为程序被安放到机器上,由织手和提花工两人配合织造云锦。




14.jpg
王圣亮今年51岁,从十几岁就开始便从事云锦织造。在他熟练的技艺下,精美绝伦的云锦一点点、一寸寸被织造出来。




15.jpg
织造过程中,织手只能看到反面,不知道织得有没有错、好还是不好。他们只能通过织机下面的镜子反射,看到一点点。




16.jpg
通过镜面的反射,那些被解码的信息,在王圣亮手中一丝丝、一寸寸凝结成锦。




17.jpg
南京云锦作为民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其织造过程凝聚了大量的智慧和人工,在高大的织造机响动之时,那些凝结着信息的绳结被解码,一串串密码被解读成锦。
发表于 2017-2-23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4:15 PM , Processed in 0.0357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