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2

[好摄之徒] 【在线影展】第133期:火红的元宵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0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7-02-11
2017年 第9期 | 总133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火红的元宵节

很多地方的元宵节只有几天,年味散去,人们就都外出工作了。可是在莆田,属于他们的新年却刚刚开始。在莆田,元宵节盛况赛过春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活动丰富多彩。有五彩缤纷的彩灯游行,还有曲径通幽的“假山”;有古色古香的书画展览,也有雅俗共赏的诗谜竞猜;有莆田一绝的“叠蔗塔”,也有巧夺天工的“摆斋菜”……


1.jpg
2017年2月4日,福建莆田市涵江区,一条流浪狗从一座寺庙前经过。春节假期刚过,莆田的大街小巷,村里村外,就开始为庆祝元宵节做准备。




2.jpg
元宵期间,这里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斋菜展览,菜系十分丰富,透露出浓浓的民俗文化风味。




3.jpg
莆田的元宵节是莆田最热门的传统佳节,说是莆田的狂欢节也不为过。元宵节期间,锣鼓喧天,乐声悠扬,热闹异常,虽然莆田各地闹元宵的时间、内容、形式不完全一致,可谓是“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但均体现“以神为主,神民同乐”的基调。




4.jpg
“游神”习俗是莆田元宵活动的主要载体。莆田元宵“游神”大多均以村为单位,“游神”的神灵均来源于村中的庙宇。首先,村中长者领队在庙宇相应仪式后,抬出代表神灵顶帐、牌位等组成游神队伍,沿村中走一遍后,分两组挨家挨户到访。




5.jpg
2月5日,福建莆田市新度镇,浩浩荡荡的“游神”队伍。参加活动的所有人包括表演队,女的举旗敲锣,男的抬轿放炮,全都是自愿无偿服务。元宵期间,宫庙中的菩萨抬出来遨游本村境内,游行路线按各村习俗约定,称为“行道”游行。




6.jpg
一户庆祝孩子生日的人家,喜逢庆元宵的“游神”队伍经过。这样的双喜临门,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数千元的鞭炮瞬间就化为灰烬。




7.jpg
2月7日,福建莆田市国欢镇黄霞村,村民在家庙安装神像。莆田是一个多神的地方,据说,能叫得出名字的神灵就有1000种之多。有村落的地方就有庙宇,就有供奉的神灵,就有虔诚的信众和连绵不断的香火。




8.jpg
元宵节前,莆田许多乡村的百姓开始用鲜花、水果、蔬菜等常见的食品材料制作成宴桌、蔗塔、桔塔等品种多样的元宵节食品,用于祭拜、观赏、品尝等,以祈求新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9.jpg
村里两位“福首”捧着香炉,随着妈祖神像或其它“社公”,在旗花、凉伞的护送下,不分昼夜挨家挨户绕境赐福。




10.jpg
两位老人坐在家里等待“游神”队伍来送祝福。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村民集中在广场准备观看“游神”队表演。莆田本地很多村庄的传统习俗形式不一,有“跳火”、十番八乐、皂隶舞、车鼓队等等。




12.jpg
2月8日,福建莆田市西天尾镇龙山村,放在院子里的游神道具。




13.jpg
村民在安装妈祖神像。妈祖信仰是福建沿海地区汉族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的莆田地区,妈祖原名林默,是当地一个为救助海难而献身的未婚者,生前好行善济世,常在湄洲海面,凭着她一身好水性和一颗菩萨心,在乘船渡波上多次救护遇难渔民和商人。死后人们对她怀念感戴,继而立祠祭祀,从此开始了对妈祖的崇拜信仰。




14.jpg
两个小孩抬着小“神轿”跟着大人们穿街走巷。莆田地区的闹元宵,就像“狂欢节”一样,无论男女老少,参与度极高。




15.jpg
51岁的杨被选为今年本村“福首”。福首,是流行于福建莆仙地区的一种特色庆祝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在莆仙地区的各个村落中,每年根据年龄辈份轮流选出一至两名成年男子,作为本村落的“福首”,全村人为其庆生。“福首”活动寓意来年可以给族人带来福气,消去灾祸。而一人一生只能做一次“福首”,因此被当地人非常看重。杨说,就算有再多钱,也买不来“福首”。




16.jpg
唢呐艺人文混大爷站在祠堂准备吹奏。对民间的吹打艺人来说唢呐艺术没落了,但在莆田,唢呐艺人们仍然是抢手。年近70岁文混大爷说,他50多岁才开始学吹唢呐,吹唢呐不仅能挣钱,还可以锻炼身体,平时活也很多,一般是婚丧嫁娶的人请的多。




17.jpg
村民举着灯笼绕着篝火游舞。莆田各村镇的闹元宵方式不同,最有特色的就是“跳火”活动,有寓意着红红火火、勇于挑战、攀越崇高境界的精神内涵;还有祈福驱邪、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18.jpg
闹元宵“狂欢”之中,发生一些意外也是难以避免的。2月7日,福建莆田市国欢镇黄霞村,村民点燃的稻草,险些烧到房屋。




19.jpg
2月5日,福建莆田市新度镇,一名老人看着被烟花爆竹污染的河。春节的烟花炮竹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把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留给了人们。




20.jpg
元宵期间,宫庙中的菩萨抬出来遨游本村境内。历经千百年的演绎,莆田元宵形成了全国最具特色、跨越时间最长、活动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的民俗盛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jpg    
柳涛生于1974年,毕业南京政治学院,现居福州。

2008年第四届国际新闻摄影(华赛)体育新闻优秀奖;2010年度中国“金镜头”经济新闻类铜奖;2010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经济新闻类银奖;2011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体育类银奖;2012年中国新闻摄影年赛科技类铜奖;2012年台海新闻摄影比赛体育类优秀奖;2013年台海新闻摄影比赛科技类金奖;2013年色影无忌新锐摄影师;2013年第九届国际新闻摄影(华赛)自然新闻类金奖;2013年中国十佳摄影记者;2014年上海国际艺术摄影展金奖。

2015年开始做独立摄影师,从事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开始奔走在全国各地,其大量作品是最底层社会生活的典型纪录,充满人文情怀。


火红的元宵节
文/柳涛

很多地方的元宵节只有几天,年味散去,人们就都外出工作了。可是在莆田,属于他们的新年却刚刚开始。

在莆田,元宵节盛况赛过春节。近一个月时间里,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活动丰富多彩。

有五彩缤纷的彩灯游行,还有曲径通幽的“假山”;有古色古香的书画展览,也有雅俗共赏的诗谜竞猜;有莆田一绝的“叠蔗塔”,也有巧夺天工的“摆斋菜”。同时,元宵期间各乡镇村落都上演莆仙戏“大棚”、演木偶戏、游灯、踩高跷、放焰火、舞龙、戏狮等,几乎通宵达旦。

莆田的元宵节是莆田最热门的传统佳节,说是莆田的狂欢节也不为过。元宵节期间,锣鼓喧天,乐声悠扬,热闹异常,虽然莆田各地闹元宵的时间、内容、形式不完全一致,可谓是“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但均体现“以神为主,神民同乐”的基调。

“游神”习俗是莆田元宵活动的主要载体。莆田元宵“游神”大多以村为单位,“游神”的神灵均来源于村中的庙宇。首先,村中长者领队在庙宇相应仪式后,抬出代表神灵顶帐、牌位等组成游神队伍,沿村中走一遍后,分两组挨家挨户到访。

早在唐代,莆田就有闹元宵的习俗。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民俗专家林成彬说,莆田元宵节持续一个月,与倭寇侵犯有关。当年倭寇被打退后,逃亡的百姓才回城过元宵。还有部分村民为了腾出时间春耕劳作,早早过元宵。百姓们过节时间不一,便有了一个月之长。

历经千百年的演绎,莆田元宵形成了全国最具特色、跨越时间最长、活动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的民俗盛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2:17 PM , Processed in 0.0564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