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第4期:年货的故事
凤凰图片 2017-01-24
年味儿是什么?是灯笼、是对联、是爆竹,是各式各样的年货。春节将至,全国各家各户纷纷开始置办年货,除了增添节日气氛和家庭成员感情,也表达人们对新一年生活的期盼与美好祝福。从买布自己做衣服到各种品牌店的年底促销,从纸风车玩具到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从红底黑字对联到各种金字印刷图案对联,年货正悄悄地见证着时代的变化。让我们跟着这组照片看看年货的故事。图为2014年1月3日,杭州,阳光不太给力,杭州和睦新村一居民楼前晒着15只酱鸭。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那时各家各户都是自己买布回来自己做衣服的。 摄影:李棫
1956年春节,贴窗花是不能少的,被雾气染得白茫茫的窗户上贴上红红的窗花儿,一下就有了过年的气氛。
1961年春节,北京逛厂甸庙会的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大串糖葫芦。
1969年,这几名知青下乡后第一个春节,他们回到家,正在杀猪。
1985年的春节,北京地坛庙会上,一位父亲给儿子买玩具风车。
1961年春节,人们在江苏省南京夫子庙花灯市场上选购花灯。
1986年春节,吉林长白山区二道白河一户农民在家门口燃放爆竹。
1987年冬,位于浙江省的屏南镇百步村到塘山村的路上,当时未通公路,两村之间有十里山岭,村民们挑着城里买的年货走在山路上。
八十年代,冰箱、洗衣机、电视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图为1988年2月初,随着春节的临近,在武汉中心百货大楼,前来选购电视机的人群挤满了大厅。那时候,购得一台电视可以让全家人一整年都欢天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