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话】越南大将武元甲 亲华遭排斥
2013-10-10 15:36 | 腾讯图话
10月5日,越南官方发布消息:原越南人民军队最高总司令武元甲大将于2013年10月4日18点9分去世,享年103岁。武元甲戎马半个多世纪,三度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西方媒体称其为“红色拿破仑”。武元甲晚年因致力于维护中越关系,被排挤出权利核心,但他一直受到越南民众的广泛尊重。编辑:陈若冰
武元甲1911年出生于越南广平省,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地主。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辈给他起名武甲,别号文,以期他将来能够文武双全。1940年6月,武元甲加入由胡志明创立的印度支那共产党,彼时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已将印支共宣布为非法组织,开始进行镇压,四处逮捕共产党人。武元甲不久后被迫向北越境逃亡到中国广西,在那里,武元甲见到了大他21岁的胡志明,此后一生追随。
胡志明很快喜欢上了这位才识俱佳的年轻人,却也交给了从未当过兵也从未上过军事院校的武元甲一个艰巨的任务:“你要带兵打仗。”数年后,武元甲就成为越南解放军总指挥,创造了“秀才”带兵的奇迹。1954年3月,在中国的援助下,武元甲率军击溃当时的殖民国法国军队,赢得生命中最辉煌的奠边府战役。图为武元甲在奠边府战役中指挥作战。
曾在多个场合和武元甲接触过的美联社驻东南亚记者玛吉·曼森认为,奠边府战役创造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胜利,这场胜利至今仍是军校学习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武元甲一度被视为威望仅次于胡志明的大将。图为1957年,胡志明(左)和武元甲在战场上。
奠边府战役结束十多年后,在同南越与B-52轰炸机武装的美军进行的越南战争中,武元甲灵活多变的运动战术再度派上用场,开创了一条后来被美国人称之为“胡志明小道”的秘密补给线,借助着这条“炸不断的生命线”,越共军队迫使美军全面撤退。图为1970年,越共军队攻占越南中部的平治天省。
1975年5月1日,北越军队攻陷南越首府西贡(胡志明市),成功统一越南。武元甲将1975年的这一天称之为自己人生中最激动的一天。
在长达12年的越战期间,武元甲分别在1966年1月、1968年2月和1972年5月三度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1972年5月的《时代》文章特别引述了法国人对他的评价,称武元甲是“被白雪覆盖的火山”,形容他是外表平静但内心炽热的军事奇才。图为1968年,武元甲与越军士兵交谈。
1969年,越南开国领袖胡志明逝世,这也成为武元甲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为胡志明扶棺的人,左起:黎笋,越共中央第一书记;孙德胜,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家副主席;长征,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范文同,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他们四人组成一个治国小组,领导越南。
武元甲与党内新的最高领导人黎笋不睦,尤其是越南统一后,武元甲对黎笋在对外政策上完全倒向前苏联颇有微词。而在随后中越分歧加剧时期,武元甲提出“和中国同志缓和矛盾”,也让他和黎笋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逐步遭到排挤。1981年,武元甲公开批评黎笋入侵柬埔寨的政策,是当时越共政治局里唯一一个公开反对黎笋的委员。同年,他退出政治局。图为1989年9月,武元甲在胡志明市迎接撤出柬埔寨的越南军队。
1990年9月,时任越南部长会议副主席的武元甲到北京参加亚运会开幕式。武元甲在北京期间,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为中越关系的改善作出了他个人的巨大努力,第二年,中越关系就恢复了正常。图为武元甲在亚运村参加越南体育代表团升旗仪式。
1991年,已逾80岁的武元甲辞掉了其最后一个领导职务,从国务院副总理任上退下。但他依然密切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频频会见自己的老朋友、外国政要和记者。图为2004年4月,90岁的武元甲参加奠边府战役50周年纪念活动。
在武元甲位于河内的家中,挂着巨幅胡志明照片和一个写有“武功传国史,文德贯人心”的汉字锦旗。武元甲在越南民众间享有崇高的威望,图为2008年5月,越南民众庆祝武元甲晋升大将60周年。
从2008年开始,武元甲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此后四年一直住在医院。2011年,他在医院了度过了自己的百岁生日。图为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范光毅到医院探望武元甲。
虽然武元甲是一位重视对华友好关系的“知华派”,但他却却出现在近两年越南爆发的反华示威中。一些示威民众一边拿着武元甲的肖像,一边喊着反华口号,武元甲被越南民族主义分子当成了反对中国的英雄。图为2011年6月,越南民族主义分子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外示威。
2013年10月6日,位于越南首都河内市黄耀街30号的两层黄色小楼前,数百人排起了长队。他们至少要等待5个小时后,才能排到向两天前去世的越南民族英雄武元甲大将祭拜。
越来越长的队伍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眼噙泪水;也有神情肃然的少年手捧菊花,默默站立。
在越南首都河内武元甲的家里,越南民众前往吊唁。越南政府日前决定为武元甲举行国葬。根据武元甲和他亲属的意愿,他将被安葬在故乡广平省。在10月11日12时至10月13日12时的哀悼期,越南全国各国家机关单位、所有公共场所下半旗志哀,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