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梯专家警告说,“左行右立”的做法存在公共安全隐患──人员长期集中在右侧站立,造成右侧磨损严重,故障风险增加。此外,扶梯并不适合人们在上面走动。
2015年2月25日,在中国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的交通高峰时段,北京一地铁站内的乘客挤向自动扶梯和楼梯。 图片来源:KIM KYUNG-HOON/REUTERS
JOSH CHIN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1月 16日 16:33
近年来,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地铁通勤者逐渐养成了一项乘坐扶梯的文明礼仪──“左行右立”。可如今,官方又告诉人们:这一“文明”之举不可取。
在最近许多报纸文章、评论和社交媒体帖子中,电梯专家警告说,“左行右立”的做法存在公共安全隐患。如果人员长期集中在右侧站立,会造成右侧磨损比较严重,增加电梯故障风险。他们还说,扶梯本身并不适合人们在上面走动。
这与人们目前熟知的规则相反──在中国许多公共场所的自动扶梯旁,仍赫然张贴着“请靠右站立”的粗体标识。这让不少市民感到困惑和生气。
中国青年报在近期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若此‘文明行为’真可能带来巨大安全隐患,那么,这些年,人们为了养成这样一个‘虚头巴脑’的伪文明行为,付出的安全成本,浪费的社会资源,又该由谁买单? ”
《北京日报》报道,1月28日开始的农历新年期间,中国的火车站和机场的客流将达到上亿人次。客流高峰期,北京西客站14部扶梯每天运输旅客超过25万人次。
北京一地铁站内自动扶梯上的指示语 图片来源:OLIVIA GEN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多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地铁部门一直努力劝说乘客,乘扶梯时靠右站立,空出左侧的急行通道。“左行右立”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政府重点倡导的文明行为。
南京地铁上个月在官方微博上称,大约95%的自动扶梯右侧磨损严重。这引发了公众对自动扶梯安全性的担忧。
微博写道:“不再提倡‘右立左行’,站稳扶好更重要!”
不过,这场辩论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北京的通勤乘客,大部分人还是“左行右立”。“人们好不容易才养成这个好习惯,现在又说要改,那我们怎么办?”东方新天地的女销售员张莉(音)穿过附近的东单站时说:“要不然,高峰时人们怎样才能快速通行?”
中国电梯(包括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协会秘书长张乐祥表示,不均匀磨损确实是个问题。他说,西方的地铁入口常有多部自动扶梯,升降不断变换,而中国地铁入口往往只有一部上行的扶梯。
张乐祥说,这个问题可以在自动扶梯设计时加以解决。但更重要的是,自动扶梯通常比楼梯更陡,台阶更大,不适合步行。 他说:“过去十年来我一直反对在自动扶梯上行走,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去年,伦敦在一个地铁站展开实验,呼吁大家“不要在自动扶梯上行走”,但收效一般。首尔和台北的人们也被鼓励重新考虑站在扶梯一侧是否合适。
2014年,日本铁路开展了“请大家抓好扶手”的活动,但许多东京乘客依然故我。他们仍旧站到右边,让出左侧的通道。
张乐祥说,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自动扶梯更危险,因为中国地铁常常为了节省成本而压缩出口空间,导致扶梯更陡、更窄。他说,中国地铁的扶梯常常超出西方国家的30度角倾斜标准。
至于是否准备积极鼓励电梯两侧都站人,北京、上海和南京(当地媒体报道的不再提倡“左行右立”的城市)的地铁都没有给出答复。
“这些年,人们为了养成这样一个‘虚头巴脑’的伪文明行为,付出的安全成本,浪费的社会资源,又该由谁买单?。”
──《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中国购物中心电梯伤人事故频发,引起了媒体的密切关注。中国质检总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电梯(包括直梯、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事故22起,死亡16人。2015年全年发生电梯事故58起,死亡46人。
北京西客站地铁工作人员表示,通常扶梯两侧都挤满了人,能站则站,能走则走。负责维持地铁秩序的常曾辉(音)表示:“人们拿着大包小包,根本没有空间让他们左行。我们不管什么新规旧规,“安全第一”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踩踏,没有拥挤,这就够了。”
在投资公司工作的通勤者李晓鹏(音)说,他喜欢走楼梯。 “我知道这个南京兴起的新规则,但我不太懂背后的道理。也许中国人太多太拥挤了,什么规则都没法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