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3

[史地人物] 他在荒无人烟的鬼城一住40年,记录枯燥的数据,造福全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5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在荒无人烟的鬼城一住40年,记录枯燥的数据,造福全世界…… 

2017-01-16 财经连环话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哥特市,一个上个世纪20年代就被遗弃的鬼城。



然而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住着一位科学家,他每天记录各种数据,像每天降雪,温度甚至雪地里的动物等等各种情况,40多年都没变。然而,他绝对没有意识到——未来的某一天,这些枯燥的数据,居然会造福全世界的科学家,让他们更好的了解气候变暖。而那些敬佩他的人们,给了他一个超级英雄的名字——雪的守护者。


他的名字叫billy barr,一个坚持名字全都要小写的怪异老头。



billy barr第一次来到哥特市是在1972年。那个时候,他是罗格斯大学环境科学学生。而来这里的目的,仅仅是做水化学的研究。可是没想到,他第一次来到这个生僻的鬼城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安静生活。于是他就决定,毕业后要永久定居在这个鬼城里。 他出生在新泽西州,却并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我在城里长大,这对我来说压力太大了”


1974年的冬天,billy开始在这儿搭帐篷露营。然而,这里的雪非常可怕,一年可以下二十五英尺,这迫使他不得不另想办法。 幸运的是,有一个善良的老板给他做了主,让billy搬进他废弃的屋子里去。这样一来,他就冻不着了。未来八年,这个小屋就成为他的家,也是他做研究的地方。


然而,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隐士”,他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同无聊作斗争。 冬天的时候,在这鬼城他啥活儿都干不了,索性他就监测一些自然状况,比如每日降雪,雪密度,温度,以及任何他可以衡量的东西。 “我没啥事儿,就剩下简单的好奇心了。”billy说。



不幸的是,这屋子八年后被烧毁。但这并没有驱使他离开这个鬼城,而是找到了另一个屋子,坚持留了下来。


传奇的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自己发明了所有的测量设备—— 他找了一个标杆来测量雪的深度,找了一台秤测密度。不仅如此,巴尔还记录了春天苏醒的动物,还记录了这山林里春天的脚印。



这个鬼城之所以被称为鬼城,还有一个可怕的自然威胁——雪崩。不过,这些现象都被他记录记录了下来。而这份记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全面的雪崩数据。



这40多年来,科罗拉多的高山一直在持续转变,而这些转变都被他用数据描绘了出来,并提供了他对全球变暖有价值的见解。



Billy后来说,未来几年,这里雪会越来越少,甚至裸露的地面都会凸显出来——而这都是气候变暖造成的。



然而,那些否定气候变化的人可不接受这观点——他们认为这有偏见。不过barr自己却坚持,自己的数据绝对可信,从一开始测量数据的时候,就没带什么偏见去做。毕竟,他是在人们开始讨论全球变暖之前,就已经开始测量了。



在这座鬼城中,billy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经常好几周都见不到一个活人。唯一的交通方式只有滑雪。每个月,billy都要滑到4英里外的城里,买一些必需的补给品。已经习惯了离群索居的billy就算买补给品的时候,也不会在城里多留,买完东西就马上赶回他的小屋,享受一个人的世界。


他在附近的一个城镇买了一所房子,打算等以后真的无法独立在鬼城里生存的时候,就搬进去。但只要身体还允许,他就会一直留在哥特市。


尽管初衷不是为了研究气候,但他40年来的记录却成为了非常珍贵的研究材料。谈到他的生活方式,billy说,它不像人们想象的一样令人激动,只是日复一日重复单调无聊的生活,“事实是,它是无聊的狗屎。 但我喜欢它。”

发表于 2017-1-15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用什么钱去买生活必需品呢?贝壳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lephant 发表于 2017-1-15 09:08 PM
他用什么钱去买生活必需品呢?贝壳吗?

当然用美元,他为 the Rocky Mountain Biological Laboratory (RMBL) 工作。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 ... amp/article/512198/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5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6 09:09 AM , Processed in 0.0656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