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说自己对人生是没有规划的,基本上是被推着走。毕业后,被学校推去了西部支教,又被同学推去了一家日本企业,随后被罗永浩拉去了牛博网创业。现在是被唐岩推着走。
2011年上半年,唐岩找到王力,问他什么时候再创业。
“为什么再创业?我不太想,我还是在网易做几年混个主编再说。”28岁的王力说。因为写博客,王力认识了搞牛博网的罗永浩,跟着罗永浩一起干了两年,天天看着罗永浩焦虑。他觉得,创业太苦了,不想干。
“当什么主编,你来,我给你看一个东西。”唐岩给王力看陌陌的产品模型。陌陌还没上线,只有一个初步的方案。王力觉得这个App挺神奇的,怎么还能显示距离,“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你们的科技很牛逼啊”。
当时王力还没有iPhone,一直用诺基亚E71。虽然市面上的LBS(基于地理位置)的应用已经很多了,比如街旁网,但他压根没见过。后来王力想,自己当时但凡稍微懂一点儿,就不会加入陌陌了。
“根本就没指望着这个公司能怎么着。”王力说。2011年的创业氛围不像现在这么火热,大家不是奔着发财的梦想来的。王力还跟唐岩讨论过钱的事,他估计这个公司两年就黄了,你先给我点钱,给我发工资就行了,别的我也不要求。公司黄了谈什么条件也没用,要是但凡做出了一点成绩,那就赚到了。
除了唐岩,大家都是网易的基层员工,对钱也没什么概念。大家就觉得,能搞个估值5亿美元的公司就“很牛逼了”。
2012年11月,陌陌完成了B轮融资,经纬中国和紫辉创投领投,估值5亿美元。
“要不要卖了?差不多了,5亿美元不错。”王力和唐岩闲聊。结果是再做一做,毕竟陌陌才做了2年。创业很焦虑但好像也很有趣。
到了2014年4月D轮,陌陌估值到了20亿美元,12月IPO的时候估值超过了30亿美元。“没什么理想,反正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也一样。”王力说。
陌陌在运营上是一步一步的,没有出过一个什么规划的东西,顶多讲明天的事、讲下周的。要问明年的事,王力就讲不清楚了。被问烦了,就丢一个财务报表给你。“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根本说不清楚互联网是怎么变化。很多互联网公司开会讲十年战略,我觉得不可理解,鬼知道十年后怎么样。”
陌陌技术副总裁王春来的想法差不多。2011年,王春来加入陌陌,做技术。整个技术部门就三个人,他和前陌陌CTO李志威,以及另一个哥们。那哥们学过一点编程,但学历不高,当时他感觉没法在北京发展了,都准备买火车票回老家了。
一开始,服务器经常挂掉,三个人天天加班。王春来到公司第一天,唐岩就跟他说:通讯服务器这个东西,可能在腾讯那边就有50个人开发,但你现在来陌陌,就那么一两个人,这个任务还是蛮艰巨的。
听到唐岩那么说,王春来觉得蛮刺激的。他之前创过业,也在IBM、网易等公司工作过,对IT技术有很多思考,但一直没实践过。心里跃跃欲试,当时Twitter挺火的,他就经常想象自己是Twitter的架构师,该怎么去设计系统。
陌陌的风格就是这样的,先把当前应有的东西做出来,然后再去考虑之后怎么样去转变。王力说,就是一步一步的走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