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中国式闹婚,失控的婚礼“游戏”
网易图片 2017-01-10
闹婚在中国的婚礼习俗中由来已久。这种在封建时期用来增进因缺少婚前交往而“盲婚哑嫁”的新婚男女感情的传统婚俗从古一直延续至今。如今,闹婚的实际意义早已丧失,但在现代的中国婚礼中闹婚习俗却从未中断,甚至演变成为失控的“恶俗游戏”。
在中国,闹婚的行为据信可以追溯到汉朝,最初仅以闹洞房的形式出现。而关于闹婚习俗的来历,一种说法称闹婚源于驱邪避灾,另一种说法称,闹婚首先出现在以游牧为主的北方,人们相信在新婚时能忍受棒打可以证明一个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但事实上,闹婚习俗在古代中国能得以流传,更多的是因为古代的新婚男女缺少婚前交往,闹婚时人们以“为难”新郎新娘的方式迫使陌生的他们相互配合并亲近依赖对方,更快进入夫妻角色。图为2001年11月2日,一对新人的婚礼上,闹洞房的人们在玩咬苹果游戏。仝江/视觉中国
因此,闹婚流传的“规矩”是“三天不分大小”。闹婚时新郎新娘乃至新郎的父母往往会被他人甚至晚辈们取笑捉弄,被捉弄取笑者不能生气,以免破坏新婚的喜庆气氛。图为2001年11月2日,一对新人的婚礼上,捉弄新郎新娘的人们。仝江/视觉中国
然而,近年有些地方却对这种“自古有之”的“中国式闹婚”进行了不恰当的发挥,以至于“为难”变成了伤害,好玩变成了恶搞。图为2011年9月21日,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茶北路,一对新婚夫妇在街头“被”闹婚。新婚夫妇吃下亲朋好友送来的“有味道”的食品,不吃不准走。郑智敏/东方IC
如今,失去实际意义的闹婚在中国婚礼中已然变成一种取悦众人的游戏,成为闹婚者们的宣泄方式。图为2004年5月6日, 湖南省邵阳市一位外穿内裤、下身系着一条塑料蛇的新郎用板车拖着新娘从湖南省邵阳市宝庆路走过。当日,当地不少新人选择了这天举行婚礼,部分新人的亲朋好友为了增加喜庆气氛,在大街上进行闹婚。吕建设/视觉中国
在年轻一代之间,恶搞的闹婚游戏充斥着性暗示,人身伤害,甚至超出道德底线的人格侮辱。图为2012年12月2日,江西九江市,一位新郎“男扮女装”身穿红色亮眼内衣裤,用两只苹果扮“爆乳”,拉着板车接新娘,一路引来无数市民围观。段长征/东方IC
2009年5月10日,湖北恩施街头出现一对新人,新郎脸上、手、脚上均画上了乌龟等搞怪图案,并穿上连衣裙长筒靴拿着玉米棒子迎娶新娘,而新娘则用一根绳子牵着新郎在其后做赶牛状前行。何光/东方IC
绑电线杆,砸鸡蛋,泼污水,甚至男扮女装游街示众已经成为“恶搞式”闹婚的“标配”。图为2016年5月1日,山东淄博现“奇葩”婚俗,新郎被捆在路边大树上,现场新郎脸上被涂抹牙膏、屁股上燃放鞭炮、脚上点烟等习俗,招引众多路人围观。依旧/视觉中国
2014年3月19日,山东滨州,一新郎在同伴酱油、醋、甜面酱、鸡蛋轮番“折腾”下,全身湿透,扒光外衣走在街上形同流浪汉一般。视觉中国
2013年9月12日,在河南省许昌市一对新人新婚典礼上,新郎官被逼反串角色身穿女性内衣进行闹婚恶搞 。耿国庆/东方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