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2|回复: 2

[人世间] 《看客》:雾霾常态下,昂贵的抗霾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4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客:雾霾常态下,昂贵的抗霾之路
网易图片  2016-10-25


1.jpg
从2011年年底起,国家开始推动全国范围的PM2.5监测,雾霾开始被大范围关注。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仅这一年的1月就发生了4次雾霾,影响范围遍布全国30个省市。2014年,雾霾天气被民政部纳入自然灾情进行通报。时至今日,雾霾已然成为影响全中国的空气污染常态,而在这种常态下,人们为抗霾所付出的成本也在越来越高。编辑/骆雯雯




2.JPG
根据中国气象局2013年2月发布的信息,2012年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雾霾频发,雾霾日数普遍在5天以上。而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并未明显改善。根据2016年1月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5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共出现11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北京空气有污染的天数为179天,占全年总数的49%,其中重度污染31天,严重污染15天。图为2015年12月8日,北京,民众在雾霾天戴口罩出行。北京7日晚启动史上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视觉中国




3.JPG
据2013年的数据统计,当年受到雾霾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华北平原、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区,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而2015年第一季度的PM2.5浓度检测显示,全国360个城市中,PM2.5浓度均值超过75微克的城市有115个,超过35微克的有329个(中国的PM2.5达标值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美国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35微克/立方米)。每到秋冬,雾霾必至,几乎已成为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天气常态。图为2013年2月15日,江苏常州,房地产开发商在一处立交桥上打出“摆平PM2.5”的巨幅广告,为其推出的能过滤空气的科技节能住宅促销造势。视觉中国




4.jpg
面对高发的雾霾天气,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采取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其中,减碳、控车、降尘成为主要的降霾手段。图为2016年9月26日,河南新乡市原阳县挂出的禁止焚烧秸秆的条幅。秸秆焚烧被认为是这个秋冬季节雾霾肆虐的“元凶”之一。视觉中国




5.JPG
2015年1月5日,河南郑州市街道上一辆“降霾神器”雾炮车正在工作。这辆车能装10吨水,供雾炮喷射75分钟,费用超过80万元。据称,这种车喷射的水雾颗粒达到微米级,能分解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尘埃等,有效缓解雾霾。目前,这种车已被众多城市引进降尘防霾。视觉中国




6.JPG
除了大力度的降霾应急措施,增加防霾的公共设施投入也成为各地政府在雾霾常态下的新举措。图为2013年12月17日,“雾霾门诊”在成都市第七医院挂牌成立,一周内接诊100多人。视觉中国




7.JPG
而有些时候这些投入必要却又显得无奈。图为2015年11月26日,工作人员在江苏省泰州市500千伏凤城变电站喷涂“防霾”涂料。这种材料可大幅降低雾霾影响,以提高主网设备健康运行水平,保障电网安全迎峰度冬。视觉中国




8.JPG
空气净化器也已成为公共场所的新标配。图为2015年12月4日,北京,交大附中教室内安装了空气净化器。视觉中国




9.JPG
2013年12月16日,河北省邯郸市,一台大型空气净化器正在火车站一楼候车大厅工作。视觉中国




10.JPG
2015年4月12日,湖南长沙,地铁2号线长沙火车南站,站内的空气净化器。视觉中国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各种与防霾有关的新型设施层出不穷。图为2015年7月10日,北京清华大学,学生在清华校车车站的可净化周围空气的“公交氧吧”等候校车。视觉中国




12.JPG
2016年4月13日,河南郑州,一种集净化空气、一键打车、免费WiFi、甚至能给手机和电动车充电等多钟功能于一身的“超级路名牌”现身街头。视觉中国




13.JPG
2016年10月20日,位于北京的“减霾计划”雾霾塔。这个由荷兰艺术家丹·罗塞加德设计的7米高的世界最大的空气净化器每小时净化空气3万立方米,可捕捉并收集空气中至少75%的 PM2.5和PM10雾霾颗粒,同时以360度全方位释放清新空气,在塔的周围制造出一个环状清新空气区域。但媒体评论指出,想要净化北京的空气大概需要10万台这样的雾霾塔。视觉中国




14.JPG
长期的雾霾还催生出了“雾霾经济”。一系列的防霾产品在近几年销量暴涨。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11月北京出现持续重度雾霾天气,而当月23日,淘宝上的口罩销售超越了避孕套。图为2015年11月30日,北京,公交车上的带着防霾口罩的乘客。AP Photo




15.jpg
购买雾霾防护用品已成为“刚需”。图为2015年1月14日,陕西西安,当地出现雾霾天气,一家幼儿园门前,接孩子回家的焦女士为3岁儿子装备了“防霾服”。据焦女士介绍,“防霾服”是孩子他爸在市场买的,外形酷似奥特曼,衣帽连体,带滤网口罩和防护眼镜,为了减少雾霾天对孩子的伤害,她特意带了这件衣服来接孩子。视觉中国




16.jpg
人们在防霾的道路上不仅付出着健康的代价也付出着越来越多的金钱。图为2016年3月19日,北京,雾霾又起,一个小学生全幅武装。视觉中国




17.JPG
除了口罩,空气净化器、清肺水果、各种清肺保健品也都因为雾霾而订单数量剧增。根据统计,2015年的“双十一”网购节期间,电商平台上售出的空气净化器超过57万台,而在数年前空气净化器还被称为奢侈品。图为2013年10月22日,北京,商家售卖的空气净化器打出防雾霾的广告,不少消费者在选购。视觉中国




18.JPG
雾霾的常态化让新鲜空气成为“珍品”,也成为不少商家的营销噱头,甚至是商品。图为2013年1月30日,北京金融街,陈光标免费向过往的市民赠送自己公司生产的罐装新鲜空气和环保袋。视觉中国




19.JPG
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为呼吸新鲜空气付费。图为2014年5月3日,河南栾川县老君山,该地打出“好空气”的广告吸引游客,一名女子身穿树叶藤条裙,将装有老君山新鲜空气的气球赠送游客。视觉中国




20.JPG
2014年3月29日,河南郑州,河南栾川县老君山将20袋新鲜空气送至河南郑州绿城广场让市民“品尝”,体验新鲜空气现场酷似输液大厅。视觉中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2015年11月10日,河南郑州,十余名少女在郑州地铁一号线会展中心站的出入口为市民赠送新鲜空气。视觉中国




22.JPG
尽管借助防霾营销,吸引关注是商家们屡试不爽的手段,但是需要防霾的人们还是乐此不疲的相信。图为2015年4月11日,南京,身着比基尼,带防霾口罩的摩登女郎向市民发放“中药抗霾”香袋礼包促销。视觉中国




23.JPG
2015年12月13日,在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上,一群身穿比基尼的美女在寒风中为逛街的市民发放防雾霾口罩,提醒大家注意防霾。视觉中国




24.JPG
作为隔离雾霾最后堡垒的房子也早已成为商家们的营销重头。防霾门窗甚至远离雾霾的房子都成了热销的商品。图为2016年2月27日,北京,家长驮着孩子在春季装修博览会上观看能防雾霾的门窗。视觉中国




25.JPG
2013年4月11日,北京展览馆,来自山东威海的房地产商用雾霾少做广告推荐。视觉中国




26.JPG
但尽管有防霾措施和防霾产品,更多的人还是选择自己的方式防霾。图为2014年2月22日,山东济南雾霾严重,一位老人头戴着自制的防护头罩买菜,头罩由一块印花红布和夏天用的遮阳帽缝合而成,将头部和脖子完整的包裹在一起。视觉中国




27.JPG
2016年1月25日,天津,小伙不忍雾霾,花千元自制净化器。视觉中国




28.JPG
2016年3月1日,吉林省长春市,公交车司机杨洪涛正在调试公交车内自制的防霾空气过滤器。视觉中国




29.JPG
当雾霾天气已经变成一种常态,我们的抗霾之路也才刚刚开启。在抗霾的路上,金钱的代价或许不是最昂贵的,更昂贵的是我们失去的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的自由。图为2014年4月17日,江苏省淮安市一处在建房地产楼盘前树立治理雾霾标语。视觉中国




30.JPG
2014年4月18日,浙江杭州,雾霾来袭,西湖景区消失在一片黑白色中,一对情侣戴着口罩穿越迷雾。视觉中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04:14 PM , Processed in 0.0408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