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如果只是用来装逼,它实在是太长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4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12-24 08:15 PM 编辑

如果只是用来装逼,它实在是太长了 

2016-07-10 张寒 每日签

如果你问一个文艺青年,什么是他的圣经。

十有八九的回答会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这本书可以算是文艺青年额头上的刺青,大写的slogan,在人群里认出彼此的暗号。

法(fà)国,意识流,200万字,时间,记忆,这些词天然都携带者文艺青年喜欢的气息。

但到底有多少文艺青年能把这七卷本的圣经读完?

我们先看看普鲁斯特弟弟的说法,“要想读《追忆逝水年华》,先得大病一场,或是把腿摔折,要不哪来那么多时间?”

还有所谓的坐牢说,荒岛说,总之是要有大片枯燥和荒芜的时间,似乎才有读完的可能。

著名作家毛姆说过,“普鲁斯特其实经常重复,他的自我剖析也许繁琐,对妒忌心理的分析冗长而乏味,即使最有耐心的读者最后也不免生厌。”

对很多人来说,下读完的这个决心都需要勇气。所以网上会有这样的帖子,如何假装读过《追忆似水年华》。

不要说读完,著名翻译家周克希原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完成这本书的翻译。翻译难度超乎想象,这个70多岁的老人在翻译出三卷后最终放弃了。“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

自称爱《追忆似水年华》但读不完的人是虚伪的吗?

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追忆似水年华》这部花费了普鲁斯特十几年时间的巨著,构建的是一个记忆大厦。在这个大厦里,你只是进去瞥一眼,就会被深深的吸引。无与伦比的比喻,绵长的编织,迷人的笔触。

他把时间折叠又打开,在时间的沟壑里,他奉献出了自己记忆最美的结晶。

这结晶散落在全书的每一个角落,你只要捡到一块,就知道它有多勾人。

那个著名的玛格丽特的小点心,在文学史上闪烁着光芒,成为无法忽视的存在。当玛格丽特小点心浸入茶水,我们跟随着普鲁斯特开启了记忆和气味的大门,一起寻找失去的时光。八十多页的篇幅,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点心气味的回忆,但它让我们领会到记忆如何既能汹涌澎湃又能细致入微。

许多人在某一页爱上普鲁斯特,爱上这本书。

也许,这是为什么大家读不完,却仍然认为它美好无比。它从来提供的不是有头有尾的故事,而是时光和烙印。可以惊鸿一瞥,也可以细碎漫长。

“他用时光写作,如同他用时光生活”。



文/张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04:14 PM , Processed in 0.0526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