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你觉得自己有拖延症?别急,魔戒作者一拖稿就是16年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7 07: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觉得自己有拖延症?别急,魔戒作者一拖稿就是16年呢 

 2016-12-08 陈墨 每日签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sprite.2x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ebkit-background-size: 37px; background-size: 37px; max-width: 100%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May It BeEnya - Lord Of The Rings-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从答应交稿到最终交上,《魔戒》之父托尔金足足拖了16年。

 

1937年,《霍比特人》出版大卖,编辑史坦利约他明年再推出一个关于霍比特人的故事。托尔金起初是拒绝的,理由是关于霍比特人已没什么可写,“除非把他们投入到一个更为强大与可怕的背景中去。”


托尔金(1892.1.3-1973.9.2)


三天后,这位靠谱的作者就兴奋地写下了《魔戒再现》的第一章,他与编辑的信件记录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拖延。

 

1938年3月4日,第三章接近完成;

 

1939年2月10日,保证当年6月中旬可以写完;

 

1939年12月19日,因整理园子受伤,故事越写越长,拖到来年春天;

 

1940年3月27日,编辑催稿“哪怕只写两三句也行”,回信——因为家里水管爆了、两口子身体不好、研究工作太认真等原因,还没写完,真不好意思;



 

1940年全年,二战爆发,无心写作;

 

……

 

1947年,“已经在写最后几章了”;

 

1949年,写完大结局,高兴哭了,开始修改;

 

1954年,由于战后纸张涨价,《魔戒》前两部终于出版,次年10月,第三部出版,附作者致歉,因为直到付印,附录部分也没写完。

 

托尔金显然不是写不出来,事实上,他最不缺乏的就是灵感,《霍比特人》的故事就是主动找上门的。


电影的原著《霍比特人》原本是托尔金写给自己孩子的睡前童话读物,后来却成为世界奇幻小说的基石。


当时,这位牛津大学盎格鲁·撒克逊语言学和文学教授正在不情愿地批改试卷,一张白卷瞬间瓦解了他的注意力,在盯着地毯上的小洞发了会儿呆之后,托尔金在学生试卷下写下了故事的开始:“在袋底洞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

 

故事也从他的经历里源源不断地长出来。托尔金祖籍德国,生在南非,长在英国,从小爱看神话。一战时应征入伍,后来频频发烧得以下撤,而与他同去的朋友,仅有一人幸存。

 

托尔金见到过,索姆河战场上被水淹没,尸体漂了起来,这后来成为《魔戒》中的死亡沼泽。他曾在给编辑的信中说,“我始终有种感觉,我是在记录已经‘存在’于某处的事物,并不是在‘创作’。”



他创作的或许不是故事,而是全新的中土世界,这也是他拖延的主要原因。比如“由于对月亮的描述错误,影响弗拉多行程的科学性,返工耗时一下午”,再比如“我迫切需要知道,究竟该如何煮兔子”。

 

更不用说,早在故事开始之前,托尔金就先画了一系列中土地图,此后一言不合就仔细修改。更不用说,他为每个种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语言,两种精灵语拥有充足的词汇和完善的语法,甚至可以用于日常沟通。

 

所以,尽管“不记得有什么时候没有在写这些故事”,托尔金老爷子说好“明年推出”的故事一拖16年。如果托尔金在知乎上回答问题,想必会贡献出史上最牛拖稿理由:急什么,我在创世界啊!


托尔金是个追求宁静的人,他不喜欢成为偶像人物。终其一生,他都在用文字营造着内心世界。


文 / 陈 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6 05:31 AM , Processed in 0.0707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