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结束的金马奖颁奖礼上,获得影帝提名的张学友因为忙着正在进行的演唱会巡演,没有出席。在歌神的世界里,唱歌的位置一直比演戏高出许多,虽然大家早就习惯了那句论断,香港最被低估的就是张学友的演技和梁朝伟的歌声。
一个多月前的周末,连着听了陈奕迅老师和张学友老师的演唱会,原本想的是,打包一起写一个“一口气看两代歌神的演唱会是什么体验”,结果接下来几天,脑袋里只有张学友。
Eason真的已经足够好,但是55岁的张学友,真真交出了这个时代顶级演唱会的范本,那是上一代艺人独具的诚意和真心,总而言之一句话,其他城市的朋友们,有条件一定去看,这一世也算亲历传奇。
老实说,以张学友的资历,他就是搬个凳子随便在舞台上哼哼,也会有大把的人追着买票。所以当自己攥着票根入场时,想得也超级简单:歌神先生,又来听你的演唱会,你就随便唱唱就好了。
结果发现,大错特错。

360度的四面台和一些小细节都是张学友设计。
首先就是大陆这边一般演唱会都是三面舞台,说是三面,其实对座位远一些的观众来说,就是单面舞台,而这一次,张学友把四面台首次带给了内地的观众——“四面台”在场馆正中央位置,没有视线上的死角,每个角度的观众都可“无死角”地观看演出。
相比“三面台”而言,“四面台”尤其考验现场控制。陈奕迅在《浮夸》里唱“像突然地高歌,任何地方也像开四面台”,说的就是这个。
香港的红馆之所以这么有名,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这个。能在那里唱歌的人,就是要把最顶级的表演带给观众,毫无保留无可掩饰。
关于演唱会本身,好听就不说了,入行30几年,行走的CD机,如果抛去观众的欢呼,闭上眼睛,真的跟听录音室版本一个样儿。
想说的是,演唱会的第三场,他的疲惫已经显露出来,在唱《我醒着做梦》的高音部分的时候,张学友罕见地破音了。

他有音乐剧情结,每首歌都是一个故事。唱《饿狼传说》的时候,真的有舞蹈演员爬到了高处,歌声之外,舞美灯光都精细的让人震撼。
55岁,40首歌,又唱又跳3个小时,并且已经连唱了三天,那个破音其实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张学友说了好长一段话跟观众道歉,大概的意思是:到了我这个年纪,就是想办一场自己真正想做的演唱会。我从23岁出来唱歌,唱了32年。我希望在演唱会上每一首歌,所有key都能和当年录音室一样。但是今天我没做到。
他环视了一下舞台,继续说:
我知道你们不介意,但是我介意。
他希望把最好的状态、最完美的演出带给观众,说算上彩排,已经连唱了四天,而在巡演开始前,已经练了不下一百遍。
他说“你们或许感受不到我的沮丧。”
看过的演唱会不算少了,可以非常负责的说,这次看的,就是当今顶级。
想之前看朴树老师的演唱会时,走音了,跑调了,然后朴树挠挠头,跟乐队说重唱吧,那就重唱。
一直到现在,都觉得那样挺可爱。对嘛,对喜欢的人,宽容都是不讲底线的。

真的已经足够好了。
但是歌神先生给出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动,他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力求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
他的敬业也在圈内出名,团队来自世界各地,排练的时候会照顾到每个人,用不同的语言,把所有细节都反复推敲、磨合到不出一点儿差错。
刚出道的时候,张学友四肢僵硬,哪懂得怎么跳舞,但是几十年下来,他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业界标杆。
张学友真的是那种人,站得越高,越让人看到他的谦卑。

歌神还凭借王家卫导演的《旺角卡门》,获得过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对,就是他表情包的出处)
几万人的场合,大家都带着崇拜而来,他大可不必那样辛苦,甚至一定的,即便他那么辛苦,台下必然有好多人是根本看不懂体会不到的。大家只需要几张照片的一个朋友圈嘛!
但是他不,他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不到现场,或许永远体会不到,真的是有人,就是为舞台而生,就该享受千万人的欢呼和崇拜的。
“很多人是25岁死,75岁才埋。”作为一具活着的尸体,人家的认真努力,真的让自己深深感到羞愧。

这场演唱会,伟仔也去听了。关于他们的友谊,只想说,真是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比较著名的是两人最喜欢的调侃是:“你应该感谢我不演那么多戏,不然你拿不了那么多影帝”,“还好我没把全部精力放在唱歌上,不然歌神也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