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11-12 09:53 AM 编辑
图话:两会穿衣指南
2014-03-07 16:57 | 腾讯图话
时代影响着服装,两会也不例外。从朴素的三色工装到奢华的民牌和靓丽的民族服饰,穿着象征着每个人不同的政治角色,也展现了不同时代里人们心理的变化。本期图话就为您盘点两会中的服装变迁,看看不同时代的两会代表都怎么穿。编辑/小砂
50年代的中国,正是全力建设新中国的时候,提倡人人参与劳动,耐磨耐脏的工装成为了当时的流行服饰。而当时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还在“蜜月期”,苏维埃时尚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穿着。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的列宁装也风靡一时。图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
当时新中国提倡革命美和心灵美,摒弃以前西装旗袍的浮华。当时普通老百姓的布衣多为改良版的中西式上衣,花纹也显得很朴素。图为第一届全国人大时的申纪兰(左三)。
60年代时,中国各地掀起文化大革命。“文革”中,全国政协停止,全国人大也只在1975年恢复一届。不过在当年,“解放装”“干部装”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流行服饰。
实际上,直到70年代,除了部分少数民族代表会穿着民族服饰之外,大部分代表们出席两会的服装仍然比较朴素。当时甚至有人追求“破旧美”,连新衣服都要反复搓洗,直到颜色变得老旧才拿出来穿,所以衣服仍以蓝绿灰三色为主。
中国妇女从6、70年代主要穿着女士两用衫,没有掐腰,款式简洁。1978年,戏剧界代表在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贵阳市京剧团演员张晓虹为代表们唱京剧,红色的衣服在人群中显得特别抢眼。
80年代,衬衫在中国流行一时,和以往单色调的服装相比,简直可以说是有了重大突破。花衬衫和格子衬衫是当时年轻人最时髦的穿着。图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嘉陵江大桥十姐妹清扫小组组长高素芬(右)。
香港代表向来走在时尚的前端,80年代后期,光鲜亮丽的穿着不再是“政治错误”,许多港台代表在参加两会时,显然也有了更多的打扮空间。1989年3月21日,香港地区人大代表、著名演员汪明荃步入大会堂。格子外套加上贝雷帽,在当时可以说十分时髦。
90年代,新华社曾在两会的报道中特别提到了两会代表服装的变化:“中山装不再是干部们的唯一礼服;省长、部长们一身西装,系起了领带;女代表委员穿上了西服套裙;夹克衫出现了”图为1995年两会,代表们步入会场。
时代越往前进,代表们的服装就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穿着打扮成为了表达个人诉求和强调个人身份的最好工具。图为1998年3月18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代表们冒着绵绵春雨出席会议,不少女代表选择身着呢大衣配套装裙,展现职业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