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雾霾中的你如果感受不到人情温暖,请回头看一眼198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5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雾霾中的你如果感受不到人情温暖,请回头看一眼1988 

 2016-11-06 杨宙 每日签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sprite.2x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ebkit-background-size: 37px; background-size: 37px; max-width: 100%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청춘김필;김창완 - 응답하라 1988 OST - Part.1


有两部剧我会不厌其烦地重复看:《老友记》和《请回答1988》。

 
还喜欢在知乎和豆瓣上刷这两部剧的细节帖,每次看到新的体现编剧良苦用心的细节时,还是会觉得很温暖。
 

《老友记》拍了十年,剧中与现实中的时间线都是1994到2004年,编剧们可以现取素材。而去年今日开播的《请回答1988》,时间线追溯到了1988年。刚才随手点开一集,看到德善涂着当年李英爱代言的橙色口红被弟弟吐槽,我在想《1988》的编剧们在写剧本时,是不是把那几年的电视台节目表、广告、报纸、流行歌曲榜全都翻了一遍?




网上有许多《1988》剧中与现实事件对应的总结。比如剧中阿泽对应的韩国围棋大师李昌镐、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退赛的马达加斯加队、宝拉参与的那场“光州暴动”(《辩护人》事件原型)等。

 

历史细节数不胜数,刚想列举第一集五个小伙伴在阿泽家看港片《英雄本色2》时,又发现了一个编剧的细心梗:这部电影1987年12月在香港上映,韩国人在1988年才看到,这样才符合逻辑。



所有人坐成一排,看一部哥哥张国荣的电影,全神贯注,怕的是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还特别喜欢剧中小配角的细节,比如阿泽棋社里同事,1988年时称呼还是刘代理,1994年升官成了科长;还有东龙和正焕座位旁的一个跑龙套同学,前面不经意地提到他受伤了,虽然跟主要情节丝毫没有联系,但后边这位龙套同学耳朵上真的多了个创可贴……
 

这些用心的细节太有爱了。就像《W-两个世界》里漫画家描述自己所画的漫画中的平行世界,只有每个细节都符合逻辑,那个世界里的人才会相信自己存在的世界。如果楚门活在《1988》的剧本里,大概就发现不了破绽了吧。



不过,阿泽来中国比赛时下榻的广州恒大酒店,我发现并没有这一家啊!

 
然而这些细节只是技术上的东西,是后知后觉的彩蛋,如果不认真细究还发现不了。让《1988》成为神剧的真正原因,是剧中怦然细腻的情感。
 
同样是家庭亲情剧,《摩登家庭》把美式家庭拍得再好,我也只觉得是在看剧。同是亚洲人思维的基础上,《1988》编剧笔下那些笨拙真实、平时难以捕捉到的小情感,才真正让中国观众产生共鸣。
 

比如许多人都深有体会的家中“老二”尴尬不受宠的地位。第一集中,让德善崩溃大哭的不是从奥运举牌队伍里刷下,而是饭桌上的鸡腿和煎鸡蛋。“其实我也喜欢吃鸡腿和煎鸡蛋,为什么只有我要让着姐姐弟弟吃腌豆子?我也想过一个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生日,为什么每次都是姐姐主场下的顺便呢?”这也是我在《1988》里的第一个泪点。



 
还记得有几个心酸却温暖的片段:德善奶奶的葬礼上,大人们若无其事地吃饭、喝酒、攀比戒指,看不出到底是喜事还是丧事。为此德善在心里埋怨大人们的冷酷无情。但爸爸姑姑们看到大哥从美国赶回来后,终于无法抑制地抱头痛哭了起来。“大人只是在忍,只是在忙着大人们的事,只是在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任,大人们也会疼。”
 
正焕的妈妈看不懂护照上的英文,打电话给儿子支支吾吾了很久,说不出口自己不懂英文。后来正焕默默地在爸妈的护照上标上了注释。看到这些片段心里像是被揪着的。
 

时光总无情。漫长的日子里你虽然很难将“老去”这个词与父母对应,但时间总会让你看到,那些因为渐渐弯不下腰而新买的鞋拔子、手机里不会卸载清理而堆积的垃圾app、黑色的染发剂以及忘了染而褪色的灰白发根、落后在手机地图时代之外还在坚持使用电话问路方式……他们真的老了。



 
当然,我也喜欢德善和阿泽的爱情线。但太完满美好终归有些不真实,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没心眼、蠢萌的姑娘最后能遇上阿泽啊。反而是剧中那些旧旧的亲情,让这些小人物们永远活在心中双门洞胡同的旧房子里,无论什么时候打开看看,都能够摸到实在的温存。
 

很喜欢《1988》剧终时德善的那段旁白:双八年度我们的双门洞故事到此为止,怀念那个时期,怀念那个小巷,不只是想见比现在年轻的我,而是回到1988去看看年轻如泰山一般的父母。那里有爸爸的青春,妈妈的青春,朋友们的青春,我所爱的所有人的青春。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幸福的德善,但至少,我们都曾拥有过那个双门洞。

文 / 杨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8:49 PM , Processed in 0.0647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