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3|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2495期:坚守三十载 传承柴烧豆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8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6.10.30
坚守三十载 传承柴烧豆浆
本期作者:张培坚


2495.jpg
朗霞柴烧豆浆在余姚远近闻名,一碗纯正的柴烧豆浆选料讲究,工序严谨。干大林做豆浆已有31年了,他的朗霞柴烧豆浆被评选为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jpg
氤氲热气中,豆浆如练,从勺子里倾泻而下,在瓷碗里打了个旋儿,激起一层泡沫后,瞬间凝固成鸡蛋羹状,醇厚的豆香味儿在街巷间飘荡开来。掌勺的干大林是浙江余姚朗霞人,今年55岁,做豆浆已经31年。(图/文 现代金报 张培坚)




2.jpg
朗霞柴烧豆浆在余姚远近闻名。干大林打小喝的就是柴烧豆浆,那股清香味儿沁入干大林的心脾之间,让他决定拜师学艺。1985年,24岁的干大林拜老师傅徐国香为师,正式走上了做豆浆之路。做豆浆技术学起来很快,但是想要做的好,却是需要时间的磨砺,经验的积累。




3.jpg
经过三年的学徒生活,干大林自立门户,开始走街串巷卖豆浆。在师父“秘籍”的指引下,再加上自己的潜心烧制,干大林豆浆的名气越来越大,干大林也不再走街串巷,在朗霞中街上开起了店面,妻子林建芬成为他的好帮手。




4.jpg
制作朗霞柴烧豆浆的豆子要选择生长期长、颗粒饱满、含浆率高的花沟毛豆,一公斤黄豆出40碗豆浆,超出一碗就会影响质量。根据气温变化,豆子需要浸泡八九个小,甚至二三十个小时。




5.jpg
干大林在用豆浆机磨豆浆,如今用机器磨浆,效率提高了几百倍。几十年前用石磨时,一天也磨不了多少豆浆。




6.jpg
由于用的原料很好,所以磨出来的豆渣也非常白,干大林说这个炒炒也好吃。




7.jpg
朗霞豆浆的地道之处就在于柴烧,烧制所用的柴火也必须是白柴。




8.jpg
店里使用的这口缸灶和膛锅现在已经难以买到,需要找人定制。




9.jpg
咸豆浆一般加上酱油、醋、味精、辣糊和葱花,两元一碗。还可以加碎牛肉、碎羊肉,更显“奢华”。




10.jpg
滚烫的豆浆要从高处冲进碗里,将调料迅速冲匀。客人喝的时候,就不用再搅拌。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油条配豆浆是客人的经典选择。




12.jpg
经过三年的学徒生活,干大林自立门户,开始走街串巷卖豆浆。在师父“秘籍”的指引下,再加上自己的潜心烧制,干大林豆浆的名气越来越大,干大林也不再走街串巷,在朗霞中街上开起了店面,妻子林建芬成为他的好帮手。




13.jpg
每天,夫妻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将头天晚上浸泡好的豆子洗净磨浆,然后倒进膛锅里,点燃缸灶炉子里的柴火。




14.jpg
火舌舔舐下,豆浆慢慢沸腾,天也蒙蒙亮了。这时,小镇开始苏醒,居民陆续来到店里,用一碗醇厚的柴烧豆浆唤醒一天的好胃口。




15.jpg
小镇居民习惯早上和下午来吃上一碗豆浆,下午三点多是客流高峰期,这让夫妻俩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一年里只有除夕和初一能休息两天。大年初二起,就得开始忙活,满足小镇居民以及他们前来拜年的亲友们的胃口。




16.jpg
不少余姚市民,甚至慈溪乃至宁波市区的“吃货”慕名驱车几十公里,来吃上一碗柴烧豆浆后,带着满足感离去。




17.jpg
夫妻俩的小店平时一天就要卖出六七百碗豆浆,周末时一天甚至要卖出一千多碗。




18.jpg
夫妻俩多次受邀在浙江农博会等大型展会上进行技艺展示,每次都是备受“吃货”追捧。




19.jpg
女儿从小耳目濡染,早就学会了柴烧豆浆的技艺,女婿也是来店里喝豆浆和女儿结识并走上婚姻殿堂的。如今,女儿、女婿大学毕业后,在余姚市里创业开了一家豆浆店,生意也日渐火爆,这让干大林、林建芬夫妇倍感欣慰。




20.jpg
“我们年纪大了,再干几年就休息,出门看看世界。以后朗霞柴烧豆浆,就靠他们年轻人来发扬光大喽!”干大林满怀希望地说道。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04:11 AM , Processed in 0.0704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