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最牛考生:一辈子都没考中,最终成了小说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2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11-12 09:53 AM 编辑

最牛考生:一辈子都没考中,最终成了小说家 

2016-06-05 每日签


最具有话题性的高考大幕又快拉开了,年轻人集体参加一个考试的传统在中国早已有之,放到古代,就是为大家所了解的科举。


今天讲的是古代一个考生的科举轶事。

1640年山东淄博某没落地主家里生了个小儿子,天资聪慧,19岁那年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按这个配置,妥妥的该是个学霸。照这个趋势,我们的主人公本应该顺利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考得个状元,混个大官。

但命运有时候实在神奇。

三中第一后,书生以后竟然屡试不第,从19岁一直考到71岁,一直都没考上。

当然,若只是这样一个遭遇,也无甚新奇,毕竟到老才考中举人的例子并不罕见,范进就是一个。

故事奇就奇在,在准备考试的这50多年里,书生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写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因为写得实在太好,在后世留下芳名。

这本小说集所记述的故事诡怪传奇,大部分是些鬼狐花妖精魅的故事,是常人难以听到的奇闻异事,想象力丰富,脑洞极大,充满了奇思妙想。

鲁迅曾评价这部作品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马瑞芳评价作者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后来随着媒介的发展,这部小说曾被先后改编成多个版本的电视剧,成功捧红了当今娱乐圈多名小花,用句时髦的话来说,成为一个热门大IP。

它就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正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纵观蒲松龄的一生,都离不开一个“穷”字。

蒲松龄一辈子没有富裕过,甚至晚年时写文章自嘲生活处境的窘迫。除了物质上一直不富裕之外,在仕途方面也极为坎坷,依前文所述,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屡试屡败,直到72岁时才被破格录取为举人。

在有限的记载中,蒲松龄有两次是因为“考试犯规”而被黜。

第一次是在其48岁,因“闱中越幅”而被黜。解释一下,古时科举对文字形式要求极为严格,一页12行每行25字,必须严格遵守,写完第一页必须写第二页,以此类推。这一次考试,蒲松龄写得快,第一页写满之后一翻,不当心把第二页翻过去了,文字落在了第三页。

这就越过了一幅,照例要取消考试资格,还要张榜公布。此事之后,蒲松龄在《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中称:“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飘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个中思绪表露无遗。

有一说当年给蒲松龄判第一的考官施闰章并没有按照八股文的严格规定去评判他的文章,因为爱才才将蒲松龄录为第一名,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让蒲松龄的屡试不第更容易理解。

对于蒲松龄来说,一生停留于社会底层、受穷困所扰,反倒让他能一直保有自由不羁的民间心态和敏锐的批判力。

《聊斋志异》所表现出的批判精神常让人有振聋发聩之感,而书中所记述的狐仙妖女的真挚情感也为人感动。


当然,后人从文学作品价值的角度评判,给予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很高的地位,但这些对于当时的蒲松龄而言,滋味几何恐怕只有冷暖自知了。



 文/姚胤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8:49 PM , Processed in 0.0415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