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4|回复: 2

[史地人物] 【存在】第128期:甘肃罕见干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9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6-10-19
第128期—甘肃罕见干旱 老孙家没收成
本期编辑:刘静
摄影报道/刘飞越


0.jpg



1.jpg
甘肃会宁被又称为博士之乡,状元县。这里的学生读书特别用功,他们凭借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稍岔村孙家五口站在院墙外的杏树下,他们是这的“常在”人口,其他青壮年大多出去打工,有些老人陪孩子在县城读书。地形的原因稍岔村被天然形成的大沟分成几部分。他们的耕地也零星散落在山间,无法浇水。一遇到雨水少的年头,极容易歉收甚至绝收,但稍岔村在这里繁衍了一代又一代。




2.jpg
孙自新今年五十,眼睛六百多度的近视,蹲在自家地里拔荞麦,“白受苦了”,他看着没得到充分雨水,枯萎没籽的苦荞反复说。他的大儿子在外省的电厂打工,有三年没有回来,二儿子争气考上大学开销很大。“出去就比留在这靠天吃饭强,太苦了。”再苦,他和妻子都拼命供孩子读书。




3.jpg
在老孙家的土地上,歉收乃至绝收的绝不仅有苦荞一种。夕阳下孙玉清谈起自家今年的收成,他说今年种的洋芋没有了。孙女从城里回来,孙玉清原本想挖点新鲜的洋芋给孙女吃。挖了半天只挖到不到一箩筐的洋芋,大多数还只是大拇指粗细的大小。这片土地只收了当年产量的五分之一,化肥和种子的钱都很难收回来。




4.jpg
10月4日,老人从玉米地里找到一个漏网的小玉米,拿回家。今年苞谷长得稀疏零落,像是谢顶的人头上寥落头发。苞谷果实干瘪短小,有的根本长不过手掌,老汉行在田间,叹息不断。




5.jpg
傍晚孙自有拔完苦荞后回到家给家里养的羊加些干草。他家养着十来只羊,一年下来也可以卖几只补贴家用。“我们这太穷,太不方便,没有姑娘愿意嫁过来。”孙自有说,为了和乡级公路打通,前年,他们南坡社六户人家集资雇请了一辆推土机,愣是推出一条两米宽的土路。从此进出才算是方便了些。




6.jpg
劳作一天后,孙自新和妻子回到家里。妻子烧火做饭,他坐在妻子身边发呆。妇女是贫困干旱地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把家里里外外打理地井井有条。




7.jpg
要吃饭了,孙自新舀了一瓢水洗手。一瓢水洗了一家三口,洗完之后,水浑浊像黑色的泥水一样。在这里每一滴水都要节省用几遍。




8.jpg
一家三口在厨房的地上吃洋芋面。地里种下去的蔬菜也没长一棵出来,他和媳妇好几个月都没有吃过蔬菜了。外地上学的儿子回来,他们特别做了凉拌洋葱做下饭菜。洋葱在当地县城每斤六毛九,他们不常吃,儿子回来,孙自新去县城接儿子回家时特意买的。




9.jpg
晚饭后,孙自新掏出自己的旱烟丝,用一小条废报纸卷成旱烟来抽。孙自新说,买不起卷烟,就用自己种的烟叶卷旱烟。这是他一天中最放松和惬意的时刻。




10.jpg
孙自新的妻子用一瓢水洗了三口人的碗筷之后,又用这些水刷锅、擦锅台、洗抹布,直到厨房全部擦洗完毕,她才将锅里的水倒进了洗脸盆,泼进了院子里的空地上。而这瓢水已经成了浓浆状。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50岁的孙自新边抽着自己卷的旱烟卷,边盘算着家里的日子。高中时,他就读于会宁一中,因为家中父母年迈、经济困难,高考失利后原本还有机会复读的他放弃了学业,回家务农。每每说到这些,他都感慨自己命运不济。




12.jpg
晚上八点多,孙自新老婆将家里里外外收拾妥当。此时,一弯新月挂在天边,清冷的月光照进她家的院子里显得清寒。不久,孙自新一家即将进入梦乡。




13.jpg
10月5日,早上六点多孙玉清就出门去地里捡地衣。地衣喜欢潮湿,在久旱不雨的情况下,只有晨露下才能长出来一点。孙玉清说,一上午他能捡三两地衣,一天下来捡的地衣能有三块钱收入,一个月下来也会有三十四十块钱的收入。因为患有心脏病,孙玉清不能干重活,每月能“捡”出来这些钱,他觉得好得很。




14.jpg
一大早,孙自有的老婆在自己水窖汲水。现在二儿子媳妇正在怀孕保胎期间,她除了下地干活之外,还要照顾孕妇。虽然很辛苦,但想到未来的孩子,她就觉得很开心。




15.jpg
孙自有的老婆担水回家。“我家已经开始买水吃了。一车水并不算贵,但从县城运回来运费要两百块钱,也只能够吃二十多天的。”孙自有说,除了人,家里的驴和羊也要喝水,所以他家的水用得更多些。




16.jpg
10月5日,家里的苞谷和苦荞都收完了,董彦芳老人也走上后边的山坡去捡地衣。昨夜稍微下了几滴雨,董彦芳说,趁机把洋芋再留在地里几天,没准还能再长大点。




17.jpg
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稍岔村。早上露水散去后,孙自义就和妻子拔苦荞了。他家的荞麦收成也很差,有些植株几乎颗粒无收。今年,孙家的玉米地、洋芋地、苦荞地满是这种无奈的失望。




18.jpg
打完水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孙自新的老婆去了自家的苦荞地,将前几天拔完的苦荞堆成堆,用塑料布盖好。她说这是为了防止老鹰和小鸟啄食。




19.jpg
孙自新挥舞着镰刀收割玉米。因为缺水,玉米苗死了好几次,他们补种了四五次之后才有现在的收成。而今年的收成不及往年的三分之一。因为眼睛600多高度近视,他经常找不到自己的镰刀而被妻子笑话。“书没读出去,眼睛还坏了,你说亏不亏。”每当这个时候,孙自新就这样打趣说。




20.jpg
一上午,孙自新夫妇将自己两亩地的苞谷收完。随后他们将把这些玉米装进用过的化肥袋子里,背下山,堆放进自己的院子里。因为缺水,孙自新正在改造的房子停工了好几个月。“这几个月缺水,我只好停工了。等有水了,我再自己慢慢干起来,总会把房子盖好的。”




21.jpg
走进院子,孙自新从上衣兜里掏出他地里捡的玉米粒,撒在苞谷堆里,说“一颗都不能丢了,把地里散落的都要捡回来。”他又掰下几粒玉米在手里,说“收成不行,都是瘪的。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下场透雨,或入冬后能下场大雪,这样来年春天才能再次播种。”尽管歉收乃至绝收,孙家的人还是照常在土地上忙活,夏天禾苗被旱死,他们就不断补种。秋天收到的果实不多,他们还是每日照常下地干活,并且一日比一日更加期盼雨水到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孙家的秋收
摄影报道 | 刘飞越

从会宁县县城东山路上山,沿X304乡道开车前行20分钟后,道路后侧出现一条土路,再沿土路行进20分钟,零散的几户人家闯入眼帘,这里是会师镇稍岔村南坡社。在这里常住的六户,七十多岁的孙玉清夫妇以及他们大儿子孙自有夫妇、侄子孙自义夫妇和孙自新夫妇占了六分之四。

10月2日,我在田里遇到了正在秋收的孙家人。当天孙玉清去了隔壁村的亲戚家喝喜酒,老伴董彦芳和从兰州上大学回来休假的孙女在地里收苦荞。

“种这块地化肥和种子花了三百多,今年连这点钱都收不回来。”董彦芳说,这块地往年雨水正常时能有近千斤的收成,而今年估计连三百斤都没有。她说这些话时,随手撸了一把苦荞,捻开,手心上只有三五颗成熟的种子。给我看完之后,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仅有的几颗成熟的种子装进了上衣的口袋。

在老孙家的土地上,歉收乃至绝收的绝不仅有苦荞一种。孙女城里回来,孙玉清原本想挖点新鲜的洋芋给孙女吃。他去了地里,一锹下去没有挖出东西来,再一锹下去也没收获,挖了半天只挖到不到一箩筐的洋芋,大多数还只是大拇指粗细的大小。

“真是没见过洋芋长成这样的”。孙玉清苦笑着,又带我去看了他苞谷。苞谷长得稀疏零落,像是谢顶的人头上寥落头发。苞谷果实干瘪短小,有的根本长不过手掌,老汉蹲在地里,行在田间,叹息不断。

“靠天吃饭,天不下雨,我们什么办法都没有”。对于孙自新、孙自有、孙自义三兄弟的来说,糟糕不仅是今年的收成,还有家里水窖已经或者即将枯竭,三十多岁的儿子还没有讨上老婆的这样的心头大患。

“我家已经开始买水吃了。一车水并不算贵,但从县城来回来运费要两百块钱,也只能够吃二十多天的。”孙自有说,除了人,家里的驴和羊也要喝水,所以他家的水用得更多些。因为缺水,孙自新正在改造的房子停工了好几个月,地里种下去的蔬菜也没长一棵出来,他和媳妇好几个月都没有吃过蔬菜了。正常年景下的他家年收入也不过万元,遇到这样的荒年,孙自新说恐怕也就两三千块钱的收入。

“我们这太穷了,太不方便了,没有姑娘愿意嫁过来。”孙自有说,为了能和外边的乡级公路打通,前年,他们南坡社六户人家集资雇请了一辆推土机,愣是推出来一条两米宽的土路。从此进出才算是方便了些。现在每天出去放羊或者下地干活时,大家都随身带着铁锨,看见路上有不平的地方就赶紧填平,算对路进行自我保护和养护。

“我当年是会宁一中毕业的,本来有机会考出去的,但父母年纪大,家里经济困难,我就放弃了学业,回到了村里务农”。孙自新今年五十,眼睛六百多度的近视,在苞谷地收玉米时,他经常找不到自己刚放下的镰刀,只好喊妻子帮忙找。“眼睛都用坏了,也没上成大学,还得在地里扒食。人啊,这辈子都是命啊”。在几天的接触中,孙自新不断感慨,“人生岔口,稍微跑偏走到偏岔都是一辈子的事儿。”所以再苦,他和妻子都拼命供孩子读书,好在小儿子争气,考上了当地的一所大学。“出去就比留在这靠天吃饭强,太苦了。”

在南坡社拍摄的几天里,我参与了老孙家2016年的秋。土地贫瘠,先进农业科技无法使用,单纯靠天吃饭一旦遇上旱年,春天种下的希望,在秋天就变成失望了。在今年,孙家的玉米地、洋芋地、苦荞地满是这种无奈的失望。

“好在余粮还有些,眼下的吃饭还不成问题。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下场透雨,或者入冬后能下场大雪,这样来年春天才能再次播种。”尽管歉收乃至绝收,孙家的人还是照常在土地上忙活,夏天禾苗被旱死了,他们就不断补种。现在秋天了,能收到手的果实并不多,他们还是每日照常下地干活,并且一日比一日更加期盼雨水的到来。

【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7:50 AM , Processed in 0.0676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