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他拥有全世界的知识,却是个糟糕的商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9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10-19 07:54 AM 编辑

他拥有全世界的知识,却是个糟糕的商人 

2016-08-07 橙酱 每日签

检索资料时,我的第一选择是维基百科,甚至还一度鄙视使用百度百科的人,觉得他们太low,分辨不了好坏。
 
我就这样肆无忌惮地使用着免费的维基百科,从未关心过这家公司乃至创始人的故事。直到要写这篇文章。
 
在谷歌里输入吉米•威尔士,蹦出来的除了他个人的维基百科之外,就是《纽约时报》的大标题,《吉米•威尔士,才不是一个互联网百万富翁》。
 
Excuse me? 身为家喻户晓的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居然连百万富翁都不是。懵逼了一会儿,我才想起来,维基百科的页面连广告的影子都没有,哪来的盈利模式,威尔士自然成不了百万富翁。
 
1999年10月20日,价值1250美元的32卷本《大英百科全书》全部上网,供人们免费查询与下载。经全球1200多家媒体报道后,一天之内引来了1500万的汹涌人流,网站瞬间崩溃,两周都无法正常运转。
 
《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的免费午餐没有持续太久,两年后,由于网络广告发展艰难,《大英百科全书》不得不放弃“免费”的承诺,宣布向个人用户收取60美元的年费。
 
于是,威尔士决心做一件很酷的事情,建立一个真正“开放、免费”的网络百科全书。靠着自己在另一个网站赚来的钱,威尔士在2001年创立了英文版的维基百科。
 
他无意于创立一个企业,直到今天,维基百科一直是简朴、廉价、基于文本的网站,网站设计几乎一直未作改动。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的使用热情,维基百科迅速成为互联网使用者的心头爱。
 
他也没有把维基百科建成一个可盈利的企业。2003年6月,他为维基百科创建了一个非盈利的基金会,接受志愿者捐助。依靠着志愿者的支持,威尔士从未在维基百科上刊登广告。
 
2004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威尔士公开发表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免费地获取人类所有的知识。”
 
一年后,威尔士撑不下去了,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世界网友的捐助。在媒体的曝光后,公众发现,这个创始人的净资产只有100万美元左右,这还包括了他自己的盈利企业所持有的股份。
 
即便如此,维基百科仍然坚决反对在其页面上植入广告、赞助商页面或网站链接。有人估算,如果维基百科要刊登广告,价值最多可达50亿美元。
 
“这件事矛盾的地方在于,阻止维基百科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的盈利企业的东西,正是那些让它如此有价值的东西。”纽约科技顾问公司Activate的主管兼雅虎董事之一的迈克尔•沃夫说。
 
然而,广告与中立客观的信息之间并非“天敌”,谷歌在营收和搜索质量上的双重成功即是实例。威尔士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Weblog的联合创始人杰森·卡拉卡尼曾在2006年底的一次聚会上不遗余力地劝说威尔士开放维基百科的广告,“这样你每年至少可以赚1亿美元,否则就等于你把1亿美元扔在桌上等着别人来拿”。威尔士拒绝了。
 
事后,威尔士如此评价这次分歧:“邪恶的卡拉卡尼希望维基百科成为一棵摇钱树,但贞洁的Jimbo(吉米·威尔士的绰号)高贵地拒绝了。或者说,嗅觉敏锐的卡拉卡尼认为维基百科可以通过赚钱做得更好,但疯狂的理想主义者Jimbo歇斯底里地拒绝了”。


文/橙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1:26 AM , Processed in 0.0574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