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8|回复: 0

[旅游天地] 她孤独地与世界共舞,在路上获得更大程度的自由 | KLOOK Talk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0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她孤独地与世界共舞,在路上获得更大程度的自由 | KLOOK Talk 

 2016-09-19  KLOOK客路旅行

独自旅行,不让渡一丁点的自我


18岁出门远行至今,7年时间里,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也走了十来个国家,大半是近三年去的,有过一些有趣的经历,比如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边境看降旗仪式、在尼泊尔烧尸庙看小孩在河里游泳、在法国和摩纳哥之间寻找尼采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村落、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等一场零下四十度的落日、也在零上四十度的撒哈拉留下国足迹,前不久刚从摩洛哥归来。

贝加尔湖畔一场终身难忘的落日

当一个人出去的次数多了,逐渐发现已经无法再和别人一起旅行了。或许是一种亲密恐惧,习惯于独自在烈日下找路,习惯于将城市的地图装在脑子里,习惯于坐长途大巴从一个地方迁徙至另外一个地方。


2013年夏天在尼泊尔博卡拉费瓦湖

当然,别人看起来妙趣横生的旅途也会有很多懵逼的时刻,毫不客气地讲,一个人长途旅行真的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地震、泥石流这样的自然灾害,也会遇到想猥亵你的异性(我的男性朋友在非洲被女性猥亵过),会遇到想谋你财的当地人。


但我依然喜欢独自出行,把自己抛到无人所知的荒野地带,玩一场不知终点的冒险。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不必让渡哪怕一丁点的自我。我拥有和世界打成一片的主动,也拥有屏蔽全世界的自由。当我卸去日常的身份、标签,只带着我的精神世界在旅途中与所见之物、所遇之事进行交涉时,会有一种短兵相接、赤身肉搏的快感。


2014年11月在马来西亚环滩岛

“孤独,但不是孤身一人那种状况,例如,不像梭罗为了寻找自身的位置而把自己放逐,也不是约拿在鲸鱼腹中祈祷获救时的那种孤独,而是隐退意义上的孤独,是不必看见自己,是不必看见自己为他人所见。”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保罗·奥斯特在早年的自传《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中说。


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都在告诉我们要如何进入社会,如何做一个有用的、善于沟通的人,但在和自己相处这个问题上,我们从来都很幼稚。我们看到的自己,往往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折射出来的影子,它包含了社会评价包裹住的所有事物。


2015年4月,在巴黎近郊的奥维尔镇,从梵高墓地回到村子的路上

在我们庸常的、重复的世俗生活中,我们也一直在和别人分享一些事物,一个办公室、一种身份,你无从抵抗地会被贴上一个标签,就像是会在几十年后过期的凤梨罐头。年岁渐长,我们会身处在越来越密集的契约关系之中,我们中的大部分会结婚,会生孩子,会有牢靠的工作但随之而来的、无法挣脱的压力——我们需要靠成年人的虚与委蛇去获得利益,去喂养更多的契约关系。


2015年5月在巴基斯坦英雄纪念碑,对姑娘手上的花纹念念不忘

我喜欢一个人旅行,无非是不想被另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去挟持,无非是不愿意让别人的意志凌驾于自己的意志之上,无非是想尽可能地给自己的社会关系做减法。这与我的很多想法是相通的,比如我对人生的走向是悲观的,比如我不认为婚姻有意义,比如我承认人性的懦弱、自私、阴暗,但也正因为我在心里兜了一个底“最坏不过如此”,所以我并不会害怕失去什么。而一个人旅行的过程,就是拉长独裁的维度:免于失去的恐惧,也因此能获得更大程度的自由。


2015年11月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重镇伊尔库茨克


记者身份与旅行的关系

其实我的职业跟我出去玩儿没有直接挂钩的关系,但是做记者很好的训练了我的观察力,以及迅速与人接触交流的能力。在我日常工作采访当中,需要在10-20分钟之内达到可以深入聊天的点,单从这个方面,就能让我在旅途中也不畏惧跟人深入交流。

另外,记者这个职业会让人在出发旅行前有一种“提前做功课”的本能反应。我在去某个目的地前,会先了解这个地方有怎样的人文历史,以及我喜欢的诗人、作家有没有写过这个地方,在思维上先与这个地方有一个互动。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关系,我去采访魔岩三杰的张楚。他喜欢旅行,喜欢去意大利和泰国。他说,他在泰国海滩上沉入水底的那一刻,竟然有一种孩子般的失忆的快乐。那一刻,我觉得和这个采访对象无限亲近。

21岁时,我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从青海走到甘南,又从甘南一路到川北。有一天夜晚在青海湖边,大雨未至,湖水一浪一浪地拍打过来,你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液也跟着涨落。


2012年7月,从青海到甘南再到川北,最后到达成都。图为郎木寺

去年冬天,我去了贝加尔湖畔的胡日尔村住了几天。傍晚时分,我站在一个无人所知的荒崖之上,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和天地如此难舍难分,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但又无比伟大,第一次感觉到凛冽的风从身体里划过、控制住所有花里胡哨的语言和思想。我深知,它们将构成人生中不可复制的瞬间,也由这样的瞬间构成一个不可复制的我。


2015年11月在贝加尔湖畔的胡日尔村冬天的胡日尔村人迹罕至,经常和动物一起散步


金瓜石山间,与陌生人的故事


旅途中不乏有与当地陌生人发生的故事,而在台湾金瓜石的经历让我惊喜又感动。金瓜石是台湾日据时期的矿区,因此留存了大量的日式建筑,加之游客较少,树木葱茏,微雨缤纷时更显得清寂素淡,如出世高人般超凡脱俗。


我当时沿着青石板行进,也不随零星几名游客的足迹,按着自己的性子走。绕过一个山头,却见一座面山而居的小屋,外面的招牌上简单地写着 “咖啡”。


推门而入,老板正在楼上弹琴。收起伞,打量这个小院子。里头还有一个四方的庭院,养了很多绿色植物,檐上雨水顺着青瓦低落,绿色的叶子经络清晰,纹理舒展,即便清冷,依然生机勃勃。外面有间木屋搭在山间,推窗而出,便是连绵的山,山的外面便是海。山中的寒风透过木屋的缝隙,无孔不入地钻到屋内。老板给我做了一杯咖啡,走过院子,说:“这个地方就是这样,平日多雨,但也别有风味。”



又新进来一位穿着红色雨衣的人,全身都滴着水,老板接过雨衣,顺手递上热茶。来者窝在沙发里看书,似是常客,老板也不多招呼,在院子里拾掇花草。我过去倒热茶,他便开始与我聊天。他问:“你在哪儿生活?”“香港。”“喜欢那儿吗?”“谈不上喜欢,它崇尚专业主义,有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恰巧,我又是拒绝那种重复的生活模式的。”


新进来的那位雨衣人加入了我们的谈话。她是台北一个博物馆的驻馆艺术家,目前生活在金瓜石的山上,偶尔去市里谈工作,也会出国去做项目,其余时间就在山上写作与摄影。“天晴的时候,金瓜石的山头简直美到不在人间。”



我们开始聊天,关于城市生活,关于人生那些求而不得的遗憾,关于可能永远在行进中的梦想。她告诉我,老板在很多年前就买了这所山间的小房子,近年又改造成了小咖啡馆,全靠他一个人弄,动作很慢,但也不赶。妻女还在台北生活,周末会来相聚。


“老板是个很有性格的人,他才不喜欢一大堆人热热闹闹地进来,生意好坏似乎并不上心,你看,他甚至连小店的名字也没有,更没有名片。”


我答:“以前读吴念真关于台北的一些书,大概老板也属于这一类吧,总在创造意料之外的可能性,去阳明山上种果园,做一些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注定会失败但却令自己没有遗憾的事情。”



天色向晚,老板见我们相谈正欢,问道:“索性在此用点晚饭?”我连忙推辞:“我减肥,而且怎么好意思……”老板打断我说:“我这边人迹罕至,从台北过来,到九份是第一关,90%的游客已经走了,从金瓜石的博物馆再到山上,只剩下几个人了,而从山上绕到我这里,便只剩下一人了。相聚既是缘分,不必挂怀。”


他端上一份素菜汤,有蘑菇、冬笋、青菜、番茄,用了点清淡的酱油,笑着说:“希望你喜欢。”



离开金瓜石的时候,外面还下着大雨。山路泥泞,崎岖难行,远处灯火星点,山上人家散落,我从山上往下走,经过一个庙宇,屋檐陡峭,雨打在琉璃瓦上,顺着微弱的灯火看去,映照出一个如诗如禅的意境。


“空山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张继的诗句清冽峻峭,我沿着青石板往山下走,夜晚的关公庙没有白日的青烟缭绕,多了几分威严与自持。昏暗的灯光洒在雨中,在地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影子,四下无人,离别亦归来,他乡亦故乡。


因而,当我再忆起台北,懒于书写千篇一律的景点介绍,只希望用这个故事,去联接一座城与一个心灵。而当那些令你感动的事情突然闯入到你的视野当中,它才能成为一种惊喜。


旅行的意义


对于我而言,旅行是嵌套在生活之内的,我只是想通过旅行不断的和不同的世界搭建一座桥梁,旅行就是我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其实我一直都希望大家不要把旅行这件事儿看的太重,我并不愿意鼓吹旅行的意义,即便我无比享受在路上的感觉。


旅行不一定会升华你的生活,但是一定会让你的生活变的更丰富。旅行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它是我哄自己开心的一种方式。我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我一直认为人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应该是高于人与别人相处的能力。在我眼中,鼓动任何人开始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都是犯罪。我只想分享一些自己的体验,告诉大家独自旅行的乐趣。


在梅里雪山遇见了一场大雪

人生往深处走,也是同样孤绝,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与这些险境和平共处。如何活得不被挟持,是一个很艰深的问题。旅行不会是灵丹妙药,它无法直接帮助你解决人生的困惑或是现实的窘境,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当你从别人的世界中隐退,你能接受多大程度的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11:19 PM , Processed in 0.0717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