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4|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没被柯西和高数虐过!你上过大学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0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被柯西和高数虐过!你上过大学吗? 

 2016-08-21 姚胤米 每日签

在商学院,没有被柯西虐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从国际商务专业绿油油的同济版《高等数学》到工商管理专业深蓝色的《微积分》,柯西绝对是商科学子们在数学课程里见到最多的名字。从柯西极限存在准则,到柯西序列,再到柯西不等式、柯西积分公式……光是看到这些名字就让人头大,更别提还要把这些公式应用到题目中加以解答。
 
彼时,临近考试大家都是抱着“赴死”的心态跟数学死磕,做习题册的时候见一次柯西,心里就默默地咒骂一次。
 
据说柯西年少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极强的数学天赋,他与自己父亲的好友、另一位数学大师,我们心中的另一个“恶魔”——拉格朗日算是个忘年交。拉格朗日在和幼年柯西接触时,就捕捉到了这个孩子在数字方面的敏锐性,并且断言“他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不过,拉格朗日提醒柯西的父亲,在柯西学好文科之前,不要让他去研究数学。这也让柯西成为数学家里少有的诗人。
 
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真的很想和高数老师说:“老师,我文科还没学好呢!”
 
大学的前两年充斥着被数学“虐待”的记忆。因为平时很少去上课,高数又总是排在清早第一节,导致课堂上不是瞌睡过去,就是根本不见我人影。“翘课一时爽,期末火葬场。”复习期间,真是没完没了地和柯西作战。
 
他可真要把我们折磨死了。
 
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在一生之内共完成了28卷数学全集、800多篇学术论著。这样的高产能力仅次于欧拉。柯西在数学中首次引入“极限”的概念,结束了微积分200多年的思想混乱状态。沿袭柯西的研究,微积分的学术体系逐渐形成自己的框架结构,直到今天,我们所使用的课本仍旧是当年老柯琢磨出来的那一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曾是别人在复习他的公式,而我在预习。

 
临近期末的自习室常常人满为患,在众多捧着砖头一样的法学课本研究法条和案例的同学中,商学院的学生显得有点特别。作为整个文科类院校里全员学高数的学院,别人出自习室时最多往垃圾桶丢一捧擦鼻涕纸,我们扔的是一叠叠的草稿纸,上面写满了计算公式和解题过程。
 
已经记不得在学校里买了多少本草稿纸,但是对彼时临阵磨枪,复习到深夜最后一个离开自习室的记忆仍旧印象深刻。如果不是柯西这么虐,我恐怕也不会在20几岁的时候还对几个数学公式这么执着。
 
柯西的名字伴随我走过大学最开始的两年岁月,尽管之后和数学渐行渐远,但是因为柯西而努力的日子弥足珍贵。
 
打开搜索引擎检索关键字“柯西”的时候,跳动出来的结果几乎全是各种公式定理,人们对于柯西方程式的讨论远超过对于他本人的关注。这可能是后人能够反馈给一个数学学者最好的礼物。
 
1857年,67岁的柯西突患热病匆匆告别人世,这位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留给世界最后的一句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是,他们的功绩永存。”

文/姚胤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7:59 PM , Processed in 0.0488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