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图片 2014-04-19
中国人的一天:雪乡里的“欢乐使者”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克勒迭能村地处阿尔泰山南麓的一个山谷,这里一年有半年时间都会因大雪封山,村民们出行只能选择马拉爬犁或是骑马。因此,村民们的业余生活非常单调。2012年,大学刚毕业的巴合提汗回到村里后,和村里11名年轻人一起创办了一只乐队并起名为“牧民演出队”,给村民们带来了欢乐。(图/文 于雷)
巴合提汗毕业于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霍布孜(一种哈萨克族乐器)演奏专业,大学期间系统学习了霍布孜的演奏技巧。毕业时曾有几家专业团体向他伸出橄榄枝。考虑到家中父母已年迈,巴合提汗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家乡。
巴合提汗花了500元钱买回一只口弦,走到哪里都要随身带着它。巴合提汗的家庭并不富裕,但父母理解孩子对于音乐的那份痴迷。父亲用买马匹的钱为巴合提汗购买了1万元的乐器,包括电子琴、霍布孜、口弦等。
牧民演出队的年轻人们一有空就到村文化站排练、唱歌。巴合提汗定期组织队员进行排练,除了学习演奏哈萨克族传统曲目,他们还学会了演奏维吾尔、汉、塔塔尔等民族的一些经典音乐。
每次约好排练时间,巴合提汗都会第一个来到文化站把炉子架好。这是他从附近村民家中取回火种。
每次聚在一起排练,演出队队员都要唱到深夜,直到炉火熄灭才三三两两返回家中。
牧民演出队经常会把新排练的节目表演给村民们。附近的乡村也经常邀请他们前去演出。演出队这两年还经常受邀进县城演出。乡里、县上也给予演出队一定的资金扶持,乡里也正筹划着给演出队专门开辟一个排练场地。
村里有一户专门从事冬不拉乐器制作的民间艺人,巴合提经常上门讨教制作技艺。
老人说,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聚在一起喝酒打牌了,村里也找不到空酒瓶了。这些年,巴合提汗还受邀到喀纳斯旅游景区的一家演艺公司演出,每年5月至9月期间,就能获得将近3万元的收入。
别克扎提自学了美声唱法,在家照看牛羊时,也会哼上两句。
克勒迭能村的清晨,静谧、安详,宛若世外桃源。75岁的吾肯老人是村里最年长的村民。他说,牧民演出队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不管是村里有人结婚,还是过诺鲁孜节等等,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平日里,村民们也时常打听演出队什么时候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