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4|回复: 2

[好摄之徒] 【在线影展】第87期:月亮的孩子CiC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6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6-09-06
2016年 第71期 | 总87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月亮的孩子CiCi

对于普通人而言,“月亮的孩子”是个很陌生的名词,在医学上称之为白化症。白化症女孩儿cici在摄影师张立洁面前毫不遮掩地坦露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因为身体的殊异,不正常的肤色,cici看起来有些特别,甚至有种不真实的感觉。cici很乐意借助摄影完成自己的各种想像;并且,丝毫不在乎这些照片里的她,会被作何读解。本组图片由Female Focus(她们的焦点)长期摄影项目提供,该项目以女性摄影师拍摄的女性题材作品,来探索女性问题以及由此延伸的社会问题,由南方周末图片总监、评论家李楠发起并主持。


1.jpg
cici:我被吸入深不见底的洞穴中,那里并不是等待我漫游的仙境,一股看不见的力量让我失去了所有的能力。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谋生,我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我拼命的呼喊,即便我使出了洪荒之力,回应我的,只是我自己。




2.jpg
cici:人们好奇我白色的皮肤,白色的毛发,以至于好奇我身体的一切。于是,我脱去所有外在的包裹,给你们看!这,就是我。唾液包裹的还带着许多糖分的口香糖随意黏在我赤裸的肌肤上,它们是糖衣裹着的炮弹,即便五颜六色,却像是那一个个形影不离的带着鄙夷和歧视的绰号:“白毛女”、“金毛狮王”、“白眉大侠”、“雪里谜”……遍布我的身体,陪伴我的成长,它们是丢也丢不掉的家伙儿。既然如此,我不打算丢掉它们,我带着它们,和作为白化症患者特有的百分之百回头率,继续我的人生旅程。




3.jpg
cici:穿上T恤,黑白条纹的裤子,蹬上黑色的靴子,带上DIY喷绘而成的红色假发,瞬间,我就是那个为了心中所爱不顾一切的“劳拉”。我不想刻意地模仿她,因为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她是谁,只看过一眼她拼命奔跑的图片,于是,就按照图中的她在摄影机的镜头前拼命地奔跑。带着八字脚,即便我一次又一次用心又卖力地奔跑,但在“导演”的眼里,怎么也蜕变不成那个电影《劳拉快跑》中的她。我并不是她,为何不能按照自己的样子奔跑呢?




4.jpg
cici:我曾自不量力地做过明星梦,幻想着如果我拥有一头乌黑的秀发,黄色的皮肤,是否就有资格去报考北影。我从不敢把这个儿时就有的梦想道给外人听,怕他们笑我,因为,我自己也觉得可笑。




5.jpg
cici:其实,除了那与众不同的白色,我的内心世界充满了五彩斑斓。即便是大红大绿随意的组合,在白皙的皮肤面前,在我看来,怎么折腾都是最完美的组合。或许五颜六色的碰撞才足以彰显我内心情感的热情及丰富。




6.jpg
cici:有一度我曾迷恋古装剧,其实更多的是迷恋剧中唯美而飘逸的服饰。趁着无人之时,偷偷地对着镜子把“过家家”的宝贝们戴满了未染发时白色的头发上,用床单、围巾、头巾装扮成我心目中的“仙子”。一切停当之后,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总觉得哪里怪怪的。白色的头发,白色的眉毛,白色的皮肤,古人也有和我一样的吗?估计,我是最丑的“仙子”。




7.jpg
cici:因为人太白,几乎从未穿过白色的衣服;即便还是单身狗,却一直想拍一组婚纱照,穿上从未穿过的白纱,做一回美丽的新娘。




8.jpg
cici:我如实地写下了关于拍摄的想法,就这样,一侧征“婚”启示在飞机起飞前发布了,刚落地,朋友圈就征来了我的“准新郎”。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我没有想到万能的朋友圈,对我这个白化症的女孩充满了友善与接纳,在惊喜与喜悦中,两个小时的拍摄与陪伴,让我做了回最美丽的女人。




9.jpg
cici:对于性,在我从小的教育中都是遮遮掩掩的;对于欲望,中国大多数残障群体的生理需求几乎是被忽略的。或许,一袋米,一桶油,一些慰问金将是莫大的恩赐。殊不知,人除了一日三餐,更多的快乐来源于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性,并非有言口难开,作为一个人而言,它是一个人正常的情感表达与宣泄。




10.jpg
cici:即便是旱鸭子,可丝毫不影响我对于“水”的热爱;即便黑色的睫毛膏早已脱落到脸颊上,露出原本白色的睫毛,也完全不影响我在大庭广众之下戏水的好心情。关于游泳我记得我最惨痛的一次经历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我在游泳池里折腾了大约半个小时后,恋恋不舍地结束了“旱鸭子戏水”的户外运动。回到家里没多久,全身变得红肿、痛痒、滚烫……被晒伤的皮肤像是被镀了一层深酒红色,整个“小红人”如同包裹在火团中。我在火辣辣的灼热中睡去,在疼痛中醒来,从肩膀到胳膊,再到十根手指,嵌满了如眼睛般明晃晃的水泡,整个后背也挂满了硕大的明黄透亮的“珠子”。当赶到医院时,被诊断为“二级烫伤”。那年,我7岁。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cici:我无数次地想象过在金色的沙滩上,在炙热的阳光下,我丢掉所有的防晒装备尽情地奔跑。当我换上美人鱼的服饰,站在镜头面前时,我觉得自己美极了,我就是那条美人鱼,在蔚蓝色的大海上肆无忌惮地亲吻着海浪,感受着阳光的滋润,不顾一切地寻觅着心中那份真挚的爱。




12.jpg
cici:这是我和立洁初见时,我作为她的采访对象,她为我拍摄的第一张杂志照片。我永远都忘不了第一次初见她时的样子。大高个,北京腔,貌似凌乱的齐肩短发,在她的身上就是那么搭儿。她跟我交流的并不多,貌似一直在“偷窥”我,简短干脆的语言,女性的敏感中夹杂着男性才特有的理性。




13.jpg
cici:这张图片里你找不到我的影子,可它们就是我的缩影。我的眼睛就像是一部零件缺损的傻瓜相机,它对于事物的分辨率还不足正常人的十分之一。一片叶子,在我的世界里它是没有细节的,叶面的支支脉脉是无法看清楚的……五岁半那年,我学着使用放大镜,把它放在贴着眼皮儿的位置,在先天还不足0.1的视力下,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书本上的汉字;六岁那年,爷爷送给我一个玩具“望远镜”,坐在教室第一排正中座位的我第一次看到了黑板上板书的大致轮廓。慢慢的,我学会了使用不同的视力辅助工具去看这个世界,也让这个世界可以看到我。现在,我的宝贝们已经足以开一个“博物馆”了。




14.jpg
cici:我上过大大小小无数的舞台,然而,在众多的掌声中唯独没有我的亲人和家人。一次偶然的公益演出的机会,我决定带着爸爸去旅行。这是香港浅水湾的第一站,不知我在尽情自拍的时候,站在一旁的父亲看到她的女儿自恋的样子,是何种神情?




15.jpg
cici:那是一次去港澳的免费旅行,应该是回来的路上,我在看手机。我喜欢这样的夜晚,因为没有刺眼的阳光,太阳镜,遮阳伞,防晒衣,我可以把它们统统丢掉。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的普及,语音播报,以及自带的放大镜功能,给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那支港澳行的“蚕友”队伍中,金色的头发,雪白的皮肤,让我成为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Hellow!洋妞”,即使在港澳,尤其是团队聚集的景点,还是会听到人们向我投来热情地招呼声,尽管,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礼遇”。当我拿起手机阅读信息、拍照留念,和屏幕保持咫尺间的距离时,真实的我则暴露无遗。




16.jpg
cici:那天是我生日,我和立洁一起去了KTV唱歌庆祝。其实一开始我是从不敢在外人面前唱歌的,一来不好意思,二来屏幕上滚动的字幕,我既看不清它的妆容,也跟不上它的速度,更不好意思在众目睽睽之下“贴”在屏幕上看。可是,我喜欢热闹,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光。在大伙儿的鼓励下,我从ktv递茶递水的“小二”,成功蜕变到开口即唱的麦霸,偶尔唱得忘词了,也会毫不犹豫地“贴”到屏幕跟前,继续“我的演唱会”。




17.jpg
cici:作为一个资深的公益志愿者,展融视障青年“破壳”成长营,让我的心再一次沸腾。三天半的学习与交流,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燃起来一盏心灯。和我一起参加的还有不少“月亮的孩子”。白化症绝非传染病,而是大自然演变规律中的一种罕见的现象,每六十五人中就会有一个人携带这样的基因。




18.jpg
cici:这张照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卸掉了妆容,披散开头发,第一次在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人面前,开诚布公敞开自己。我曾经无数次渴望着像大多数的女人一样的生活,上学、就业、恋爱、结婚、生子… …在经历生活的种种之后,我终于发现,无论我怎样地挣扎,怎样定改变,都无法像大多数人一样过着“正常”的生活。那又何必苛求自己去追求那人人眼中所谓的“正常”呢?我还是相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遥远,一切从“起心动念”开始。我相信,对生命而言,接纳是最后好的温柔。




19.jpg
“张立洁和cici一起完成了这场任性,尤其是对于身体的表达。身体是意识的起点,也是终点。当女性刻意地去呈现自己的身体,或者说,女性的身体被呈现成什么样子,往往是她选择了何种姿态面向世界,以及世界给予这种姿态何种定义的表现。”南方周末图片总监、评论家李楠说。



a.jpg    
张立洁,1981年生于北京,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伦敦艺术大学摄影硕士。长期从事报道、纪实摄影项目的拍摄。
曾获第二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术家银奖、2013年马格南基金会人权与报道摄影奖、第二届“徐肖冰杯”摄影奖等奖项。
其作品曾发表于《新闻周刊》、《纽约时报》Lens专栏等,并多次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丹麦,中国连州、广州、平遥等多地展出。
摄影师网站:www.zhanglijie.com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at1.gtimg.com/news/2015/ ... ad-banner.png");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center center; background-repeat: repeat-x;">
Female Focus|张立洁:CiCi
文/李楠

女性、女性摄影、女性摄影师,是特指的身份、现象、群体,也是特别的主题、向度与风格。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管窥女性对于自身的艺术表达,也可以心照整个社会对此的认知与态度。

Female  Focus(她们的焦点)计划正是一个基于以上理念发起的长期摄影项目:以女性摄影师拍摄的女性题材作品,来探索女性问题以及由此延伸的社会问题。目前已有6名女摄影师参与,包括纪实、观念、行为、创意等多种影像类型,计划明年3月推出第一季。

白化症女孩儿cici在张立洁面前毫不遮掩地坦露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因为身体的殊异,不正常的肤色,cici看起来有些特别,甚至有种不真实的感觉。cici很乐意借助摄影完成自己的各种想像;并且,丝毫不在乎这些照片里的她,会被作何读解。

张立洁和cici一起完成了这场任性,尤其是对于身体的表达。身体是意识的起点,也是终点。当女性刻意地去呈现自己的身体,或者说,女性的身体被呈现成什么样子,往往是她选择了何种姿态面向世界,以及世界给予这种姿态何种定义的表现。

在这组作品里,张立洁没有像以往一样将重心放在疾患背后的悲情叙事,虽然那样比较容易获得感动。相反,这里的cici是高兴的、主动的、时髦的、大胆的,她仿佛是自己完全的主宰。因此,她很自信地举起手机自拍,这个场景被敏锐的摄影师捕捉到了。张立洁在此埋下了一个隐喻:当cici下意识地将自己安放在一片乱七八糟、兼具惊悚和滑稽的背景前时,她的真实境况便表露无遗。

身体异样者,是摄影所容易关注的,也是常常被摄影所预设的形象。“拍出来的”形象总是拥有某种特别效果,很容易令摄影师产生上帝般的幻觉。那么,如果把这种权力彻底放弃,让“她”来决定这个形象呢? 

张立洁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CiCi 2015-2016

摄影师|张立洁

她喜欢大家叫她“Cici”,原因不明。而且发音是“西”(Xi),而不是小时候的那种果味VC糖的发音,那个C念出来和英文的“say”接近,她说那个音儿太土了!我想,大概和那部家喻户晓的电影《茜茜公主》有关,其实我觉得她就是喜欢这么有点故作神秘,还有点作的劲儿。

认识刘吟是在2015年上半年的一次采访中。她穿着一条浅灰色的一步裙,看起来像个白领,说话也头头是道,还带点台湾腔。

后来我和她提起了一起合作拍照的事情,我们都属于互相试探,建立信任的过程,所以一开始进展缓慢。我只是跟着她拍一下日常,见见朋友什么的。

后来,熟悉了,她提到过几次想要拍人体彩绘,她觉得白化症人的皮肤光白如缎,是上好的作画材料。但是我还是有点犹豫,我怕拍摄对象来回反复,到时候太麻烦,就继续等。

直到我们前后去了好几个城市拍摄,有时候是她来北京,有时候是她去别的城市参加一些针对视力障碍者的培训,我们才真的开始拍那些比较裸露的镜头,但是仍始终坚持不发露点的。她还是感觉社会接纳程度没有那么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拍Cici的过程中,身体是一个核心的元素,绕不开。她的所有难题都来源于此,特别白、怕晒……所有的特别之处亦源于此。她经常发我一堆网上扒的美照,“我喜欢这个,我喜欢那个,我想穿这个,我想当那个”……这个过程有点鸡飞狗跳,不过恰恰是我逐渐了解她为什么那么强烈地想要展示自己的过程。

你会记住她吗?

一个身体异样却没有被摄影预设的女孩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2:44 AM , Processed in 0.0523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