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0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578期:云南石板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0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4.04.27
云南石板村
本期作者:文若愚


1578.png
云南会泽县大海乡梨树坪村,当地家家户户都用特产的一种青石板搭建房顶。最近,当地政府希望将这些青石板打造成一种观赏石或具有旅游特色的产品。




1.jpeg
云南会泽县大海乡梨树坪村,这里的家家户户都用当地特产的一种青石板搭建房顶。最近,当地政府希望将这些青石板打造成一种观赏石或石质特色旅游产品。两个月前村里开了一家石板厂,受条件限制,目前只能靠人工开采,开采效率不高。(都市时报 图/文若愚 文/刘钊)




2.jpeg
据梨树坪村党总书记刘开美了解,其村委会所辖7个村民小组约200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住着石板房。“听老一辈人说,最初是有村民耕地时,发现了这样的石板,于是就背回家取代茅草屋顶。后来发现石板屋顶的效果奇好后,村民们便开始跟风效仿。”刘开美回忆说。




3.jpeg
近观石板房顶,一块块石板层层叠叠,横竖都有,大小石板之间的缝隙,会用更小的石板填补上。“结实得很,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会有事。”62岁的佟文龙至今还住着父辈留下的房子,“我生下来就住在石板房里,除了冬暖夏凉外,石板上还能晒苞谷。”




4.jpeg
石板房坚固耐用,梨树坪村的党总书记刘开美没事的时候就坐在自家房顶抽烟乘凉,欣赏日落。




5.jpeg
81岁的李开法是村里的最长者。老人年轻的时候,为了盖房娶媳妇,带领村里一帮年轻人跑去几十里地远的山里去背石板挣钱。他手里拿着的,就是当年背石板用的木制背架。




6.jpeg
66岁的佟顺云住的房子是祖父辈传下来的房子,已有近百年历史,虽然阁楼已坏,但屋顶一直坚固。




7.jpeg
43岁的李云本正在拆除自家一间老旧的石板房,按照当地规划,老旧的石板房在拆除后,原址将重建新的石板房,政府将给予适当建房补助,原来拆卸下来的老旧石板也将重新出现在各家各户的屋顶上,以保持原貌。




8.jpeg
两个多月前,当地政府着手实施一个名为“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的项目,青石板成为部分样板村新建房屋和公共场所的原料。王顺友成为了大海乡有史以来第一个“开办石板厂”的人,雇佣了10多个工人人工开采青石板。




9.jpeg
当地的这种青石板,具有天然“纹路”,且“纹路”笔直,一层紧贴着一层,层与层之间似乎仅只是勉强粘连一起。工人们沿着岩石两端的“纹路”缝隙,找准合适的角度、锤起锤落间,一整张天然的石板就这样剥离下来。脱离开来的石板厚度不一,大致在三四厘米,石板表面光滑,通体泛着青黑色的光泽。




10.jpeg
王顺友曾经尝试过爆破、挖掘机开采的方式,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只能依靠人工进行挖掘。“10多个人一天从早干到晚,按照每天3吨左右的平均产量,刨去工资,我基本上还要倒贴。”王顺友说,“开采成本大,人工产量小,明知道山里的石板很多,就是取不出来。”




11.jpeg
两个月下来,王顺友心里也打起来退堂鼓。“说实话,最近压力挺大,思想上也是各种斗争。”王顺友说,“要是我实力再雄厚一点就好了,可问题我没那么多钱。其实等政府工程完工后,后期一旦能打开销路,肯定是有前景的。”




12.jpeg
未来,当地政府的规划是欲将大海乡打造成滇东北独具特色的旅游集镇。在当地的初步设想中,或许今后的“青石板”将不再仅用于建盖屋顶所用,“不排除将来将其打造成一种观赏石或者其他一些石制的特色旅游产品,供游客观赏留念之用”。“青石板”的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12:31 PM , Processed in 0.0513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