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5|回复: 1

[史地人物] 【图话】高考“奇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9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9-9 12:29 AM 编辑

腾讯网  2014-06-06
【图话】高考“奇观”


1.jpeg
一年一度高考即将来临。尽管近年高考平均录取率持续攀升,高考改革屡被提及,但对于全国数十万个考场中的939万名考生来说,高考,仍是生死之战。为了“改变命运”的这两天,从学生到老师,从家庭到社会,各方陷入一场疯狂的较量之中。烧香拜佛、雷人标语等种种奇观怪象,在高考重压之下,都成了再平常不过的景象。承影 摄 编辑:周维




2.jpeg
30多年来,高考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扩招到自主招生,一些地方及高校正在探索更科学、多元的招生模式,为新一轮高考改革探路。但到目前,高考仍然是底层上升的一个重要且相对更公平的通道,高考还是那座“独木桥”。图为2013年6月6日,亳州市谯城区三中考点,考场外打出“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条幅,吸引了不少前来认考场的考生纷纷签名。张延林 摄




3.jpeg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五年下降后,今年首次回升,为939万人。随着生源减少,从2012年开始,很多省市出现了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但同时,对重点本科、名校的追逐仍然激烈。图为2013年7月17日,大量游客等待进入北大校园参观,把遮阳篷的立柱挤弯。东方IC




4.jpeg
长期以来,各方对学校的评价总是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考名校内挂满标语激励学生斗志,近年更是出现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雷人口号。图为2013年5月23日,南京市人民中学高三班的一名老师正带领学生诵读复习要点,课堂内张贴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高考励志标语。柳一凡 摄




5.jpeg
河北名校郸城一高为让学生保持斗志,每天上午8点上课前,每个班的学生都起立举右手宣誓:“我庄严宣誓!在高考冲刺最后日子里,我将唤醒我所有的潜能, 我将凝聚我全部的力量!”这种强烈的激励方法在学校中并不少见,如果不是在校园里见到的,或许会误以为进入了神秘组织。图为2012年03月30日,南京一所中学里备战高考的高中学生。安心 摄




6.jpeg
不少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誓师大会声势宏大。图为2014年2月26日上午,河北衡水二中高考百日誓师励志教育活动现场,高二年级的300余名同学组成“高三加油”的字样,为高三的学长们加油鼓劲。




7.jpeg
在学业和考试的重压下,面对无处不在的激励,学生处于疲惫与兴奋交织状态。图为2012年05月24日,南京一所高级中学高三教室里,黑板上挂上了“我拼命,我怕谁?”的横幅,激励大家拼搏高、舍我其谁的的斗志,增强自信心。安心 摄




8.jpeg
而烧香祈福也并非家长和老人的专利。2014年6月4日,毛坦厂中学的两名高三女中学生每爬一步台阶就跪拜一次毛泽东雕像,以保佑即将到来高考。




9.jpeg
就算冒着巨大疼痛和危险也要参加考试。2012年6月7日,河南内黄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学生乔晓月考试中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肚子疼痛不已,但她任然咬着牙坚持完了当天考试,后检查为急性阑尾炎,情况十分危急,在医院的安排下,乔晓月于当夜进行了手术。而在第二天,刚刚做完手术的乔晓月在众人搀扶下又继续参加考试。




10.jpeg
孩子围着成绩转,父母则围着孩子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也将高考视作决定子女命运的大事。图为2014年5月29日,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一名陪读的母亲跪在“神树”下,“咚”的一声,将头狠狠地磕在了地下,嘴中念念有词,久久未起身。王伟/东方IC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eg
2014年6月6日,武汉新洲二中门口,鞭炮、礼花、礼炮于8时8分同时被点燃。上万名居民自发聚集到校门口的路边,为即将去邾城街参加高考的千余名考生送行。警车开道,数十辆送考车依次驶出校门。此时,送考家长和村民烧纸跪拜,点燃鞭炮,锣鼓喧天。从新洲二中到邾城街考点平时只要35分钟的路程,因为沿途欢送人群非常热情,沿途鞭炮声不断,车队耗时一个多小时才到达考点。承影 摄




12.jpeg
然而烧香拜神树求不来教育的公平和异地高考的权利,2012年10月25日,上海,十多位在上海工作的外地居民结伴到上海教育委员会信访办,提出开放异地高考的诉求,遭到二十多位上海籍市民的强烈反对。双方在上海教育委员会门前发生激烈争辩,并一度上升到肢体冲突。上海籍市民甚至一度喊出“蝗虫,滚出上海”的口号。图为外地居民打出支持“异地高考”标语,遭到两名上海籍市民竖中指。徐小林 摄




13.jpeg
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也不容小觑,每年高考前夕各方准备工作几乎是“全民动员”。图为山西省运城市举办“爱心助考 传递爱”2014爱心送考公益活动,来自运城各县市的出租车驾驶员、私家车主等爱心人士组成近1200辆车的爱心车队,准备投入爱心送考活动。高考期间,运城考生凡遇到贴有“爱心送考”车贴的车辆,均可出示准考证免费乘车前往考点。黔昶 摄




14.jpeg
2014年6月5日,70余辆“高考战车”为四川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高考考生送行,欢送队伍绵延数公里。前有舞龙舞狮引道,后有飘舞的彩旗、锣鼓喧天助阵,两边是夹道欢送的师生和家长,场面让人热血沸腾。谭曦 张磊/东方IC




15.jpeg
同时,社会各界对高考状元的关注和推崇几乎到了“神化”的地步,“高考状元游街”曾经轰动一时。2012年6月25日,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4名身穿校服的小伙子合力扛起一块大幅“喜报”,一名胸戴大红花的男生穿过天窗站立在一辆黑色轿车中,紧随其后的是数十人组成的腰鼓队,闹市区行人纷纷驻足围观。这名胸戴大红花的学生在高考中以668分成为恩施州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16.jpeg
2011年2月10日,西安雁塔区师大路附近一家大型超市,高考状元代言的学生内裤摆在货架上,盒子上还印着“内含高考《夺冠秘籍》”字样。雷佳 摄




17.jpeg
在高考重压之下,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群体——老师,不少学校的高三教师几乎成为学校提升升学率的“工具”。2012年6月13日,西安周至,为了不影响考生高考而影响了为父亲料理后事,白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周至,从老人去世到安葬的时间里,子女无论在哪里都要回家陪老人最后一程,不能外出。但是这次,白老师却违背了风俗。李晖 摄




18.jpeg
2013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北京突降大雨,考生获准提前进入考场。一名班主任穿着京剧赵子龙的戏服在考场外为赴考学生打气。禾页 摄




19.jpeg
高考“奇观”如斯,折射的是单一化的社会评价标准,财富、权力和名望成为社会对于成功的唯一判断,考场如战场。图为2013年6月8日,全国高考基本结束,图为北京市一考点外,大量家长翘首以待结束最后一科考试的考生走出考场。中新社 侯宇 摄




20.jpeg
然而高考只是人生一个逗号,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的莘莘学子们今后还将有更多“独木桥”在等待他们。图为2013年6月8日,高考最后一场考试结束,武汉市第一中学考点外,考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彭年 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7:41 AM , Processed in 0.0813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