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9-9 12:29 AM 编辑
腾讯网 2014-06-06
【图话】高考“奇观”
一年一度高考即将来临。尽管近年高考平均录取率持续攀升,高考改革屡被提及,但对于全国数十万个考场中的939万名考生来说,高考,仍是生死之战。为了“改变命运”的这两天,从学生到老师,从家庭到社会,各方陷入一场疯狂的较量之中。烧香拜佛、雷人标语等种种奇观怪象,在高考重压之下,都成了再平常不过的景象。承影 摄 编辑:周维
30多年来,高考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扩招到自主招生,一些地方及高校正在探索更科学、多元的招生模式,为新一轮高考改革探路。但到目前,高考仍然是底层上升的一个重要且相对更公平的通道,高考还是那座“独木桥”。图为2013年6月6日,亳州市谯城区三中考点,考场外打出“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条幅,吸引了不少前来认考场的考生纷纷签名。张延林 摄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五年下降后,今年首次回升,为939万人。随着生源减少,从2012年开始,很多省市出现了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但同时,对重点本科、名校的追逐仍然激烈。图为2013年7月17日,大量游客等待进入北大校园参观,把遮阳篷的立柱挤弯。东方IC
长期以来,各方对学校的评价总是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考名校内挂满标语激励学生斗志,近年更是出现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雷人口号。图为2013年5月23日,南京市人民中学高三班的一名老师正带领学生诵读复习要点,课堂内张贴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高考励志标语。柳一凡 摄
河北名校郸城一高为让学生保持斗志,每天上午8点上课前,每个班的学生都起立举右手宣誓:“我庄严宣誓!在高考冲刺最后日子里,我将唤醒我所有的潜能, 我将凝聚我全部的力量!”这种强烈的激励方法在学校中并不少见,如果不是在校园里见到的,或许会误以为进入了神秘组织。图为2012年03月30日,南京一所中学里备战高考的高中学生。安心 摄
不少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誓师大会声势宏大。图为2014年2月26日上午,河北衡水二中高考百日誓师励志教育活动现场,高二年级的300余名同学组成“高三加油”的字样,为高三的学长们加油鼓劲。
在学业和考试的重压下,面对无处不在的激励,学生处于疲惫与兴奋交织状态。图为2012年05月24日,南京一所高级中学高三教室里,黑板上挂上了“我拼命,我怕谁?”的横幅,激励大家拼搏高、舍我其谁的的斗志,增强自信心。安心 摄
而烧香祈福也并非家长和老人的专利。2014年6月4日,毛坦厂中学的两名高三女中学生每爬一步台阶就跪拜一次毛泽东雕像,以保佑即将到来高考。
就算冒着巨大疼痛和危险也要参加考试。2012年6月7日,河南内黄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学生乔晓月考试中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肚子疼痛不已,但她任然咬着牙坚持完了当天考试,后检查为急性阑尾炎,情况十分危急,在医院的安排下,乔晓月于当夜进行了手术。而在第二天,刚刚做完手术的乔晓月在众人搀扶下又继续参加考试。
孩子围着成绩转,父母则围着孩子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也将高考视作决定子女命运的大事。图为2014年5月29日,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一名陪读的母亲跪在“神树”下,“咚”的一声,将头狠狠地磕在了地下,嘴中念念有词,久久未起身。王伟/东方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