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5|回复: 0

[史地人物] 一个能听见星辰的失明天文学家|短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能听见星辰的失明天文学家|短故事 

 2016-09-02 卢安琪 人物



万达·迪亚兹·默塞德(Wanda Diaz Merced),一位由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的天文学家,通过对天文科学的热爱,她把天文数据转化为声音——即「可听化技术」,实现了将曾被柏拉图称作姊妹科学的音乐与天文合二为一。





文|卢安琪




那一刻,万达·迪亚兹·默塞德(Wanda Diaz Merced)女士是全场唯一睁开双眼的人。她踩在一块毛毯上,赤脚,握一根白色手杖,静静等待台下的学生戴好眼罩。随后传来一连串急促的金属敲击声。你们听见了吗?,她耸耸肩,这是伽马射线爆发的声音,算得上宇宙中最剧烈的爆炸了。


20147月,在南非开普敦的一个中学礼堂,默塞德向高中生们介绍自己的研究——如何将星体观测的数据转化为声音。十几年前,当她和他们同样大时,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还没夺走她的视力。如今,那双褐色眼睛温柔依旧,却再看不到她心爱的星空了。


默塞德生长在波多黎各,这个加勒比海的岛国拥有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周长相当于26个足球场。和很多孩子一样,她从小就梦想当一名科学家。有时,小默塞德和妹妹躲在屋里一连几个钟头,假装驾驶着太空飞船漫游星际。我在家经常把东西混在一起做实验,她陷入对科学的迷恋不可自拔。


第一次动摇是因为那根导盲杖。考进波多黎各大学,默塞德对天体物理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书本,却赶不上眼疾恶化的速度。还有一位导师劝她考虑转行。失明前,她在天文台做助理研究员,无意间听到射电望远镜传来的信号嘶嘶作响,突然意识到声音同样能传递信息。


当然,真空环境无法传导声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曾在1992年发行名为行星交响曲的系列专辑,通过射电望远镜收集宇宙中的电磁波,再转换为人类可听到的频率。而默塞德想做的,是将天文数据转化为声音,即可听化技术。


机缘巧合,NASA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为残障人士提供相应实习机会,默塞德申请通过了。2005年,美国马里兰州的太阳物理学实验室多了一位盲人研究员。那个夏天,她和导师罗伯特·坎迪(Robert Candey)共同开发了计算机软件xSonify,帮助用户把数据转化为声音,并借助音调、音量与节奏来表示数值变化,每个音符都对应不同的数值。


曾被柏拉图称作姊妹科学的音乐与天文,竟合二为一。当默塞德在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实习时,作曲家福尔克·斯图特鲁克(Volkmar Studtrucker)抽取X射线无规律的声音片段,谱成了爵士、布鲁斯,甚至摇滚乐,这组作品被命名为星辰之歌20162月的Ted现场,默塞德给观众播放了太阳风暴的声音,颗粒般的杂音劈头盖脸。她又提醒人们注意音调的变化——那是电磁波放射——像捧了一把玻璃弹珠摔在水泥地上,忽而余音上扬。


还有,激变双星像一口新打的钟,干涩的回音在钟身内横冲直撞;波长极短的X射线,如同暴风雨中被撕扯的风铃。不仅如此,数据听觉化对于视觉正常的人同样有意义,观察数据时忽略的变化,更容易通过声音察觉。她的博士论文研究了声音能否提高数据集的信息强度。同时,默塞德成为国际天文联合会(IAU)下属的发展天文学办公室的一员。她参与的3D打印项目,向视障学生提供宇宙的打印模型,并鼓励他们从事科技方面的职业。


攀上科学之峰,默塞德仍然关心问题的根本:谁拥有获取知识的权利,谁界定个体的正常与否,又是谁限制了人的潜能?NASARadio JOVE团队作为一个非营利的实践项目,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经帮助1100多组天文爱好者们免费搭建自己的射电望远镜。默塞德加入后,负责将电磁波转化为声波的发声装置,进而帮助学生分析和监控他们记录的声音。


无数和她一样有视力障碍的孩子得以触碰内心的宇宙。正如默塞德在Ted演讲的结尾所言,每个人都应当有机会接触科学。允许有缺陷的个体进入科学领域,必将激荡出最卓越的智识。我对此深信不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6:12 PM , Processed in 0.0466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