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6.08.29
胡庆余堂中药师每天称药150余斤
本期作者:黑糖
在杭州著名的河坊街明清建筑之间,有一座百年药店:胡庆余堂,被称为“江南药王”,这里的中药师们每天秉承着祖训,每天人均称药150余斤。(图/文 黑糖)
在杭州著名的河坊街明清建筑之间,有一座百年药店:胡庆余堂。这里被称为“江南药王”,系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公元1874年创建。胡庆余堂保护、继承、发展、传播了祖国五千年中药文化精萃,是杭州人文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文 黑糖
作为一座传承百年的药局,营业厅是胡庆余堂对外营业的一个窗口,每天不乏前来抓药的病人以及前来参观的游客。这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番忙碌的景象。
蒋玲霞从2002年开始在胡庆余堂抓药,一抓就是8年,现在她已经分管整个药房。2003年,进入胡庆余堂刚一年的蒋玲霞参加浙江省中药调剂员技能大赛,她凭着娴熟的技巧、扎实的功底,夺得了本次大赛的冠军,并荣获“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2004年,又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蒋玲霞介绍,目前胡庆余堂中药技师有37位,占杭州市三分之一,杭州市的中药高级技师共30余位,胡庆余堂占了27位,而且各个年龄层的都有。图为蒋玲霞正在解答患者的咨询。
蒋玲霞说:“每天八点上班,换好白大褂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校验中药称,检验完毕,就开始根据药方抓药。”图为蒋玲霞指导年轻的中药师。
现在药房忙不过来的时候,蒋铃霞还是经常会来搭一把手。有的药柜比较高,有的又很低,经常需要连续的登高或是蹲下取药。
需要事先煎好或者后下入的药,要单独用白色的纸包好,做好区分,以此提醒患者。
中药师在桌子上先摆好钢质圆盘子,拉开药柜,抓药,称药,然后将中药抖入盘中,一天下来,这样的动作要重复上万次,称药150余斤。
胡庆余堂沿用着传统的牛皮纸包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