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4|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433期:胡庆余堂中药师每天称药150余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8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6.08.29
胡庆余堂中药师每天称药150余斤
本期作者:黑糖


Screen Shot 2016-08-28 at 10.54.28 PM.png
在杭州著名的河坊街明清建筑之间,有一座百年药店:胡庆余堂,被称为“江南药王”,这里的中药师们每天秉承着祖训,每天人均称药150余斤。(图/文 黑糖)




1.jpeg
在杭州著名的河坊街明清建筑之间,有一座百年药店:胡庆余堂。这里被称为“江南药王”,系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公元1874年创建。胡庆余堂保护、继承、发展、传播了祖国五千年中药文化精萃,是杭州人文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文 黑糖




2.jpeg
作为一座传承百年的药局,营业厅是胡庆余堂对外营业的一个窗口,每天不乏前来抓药的病人以及前来参观的游客。这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番忙碌的景象。




3.jpeg
蒋玲霞从2002年开始在胡庆余堂抓药,一抓就是8年,现在她已经分管整个药房。2003年,进入胡庆余堂刚一年的蒋玲霞参加浙江省中药调剂员技能大赛,她凭着娴熟的技巧、扎实的功底,夺得了本次大赛的冠军,并荣获“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2004年,又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4.jpeg
蒋玲霞介绍,目前胡庆余堂中药技师有37位,占杭州市三分之一,杭州市的中药高级技师共30余位,胡庆余堂占了27位,而且各个年龄层的都有。图为蒋玲霞正在解答患者的咨询。




5.jpeg
蒋玲霞说:“每天八点上班,换好白大褂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校验中药称,检验完毕,就开始根据药方抓药。”图为蒋玲霞指导年轻的中药师。




6.jpeg
现在药房忙不过来的时候,蒋铃霞还是经常会来搭一把手。有的药柜比较高,有的又很低,经常需要连续的登高或是蹲下取药。




7.jpeg
需要事先煎好或者后下入的药,要单独用白色的纸包好,做好区分,以此提醒患者。




8.jpeg
中药师在桌子上先摆好钢质圆盘子,拉开药柜,抓药,称药,然后将中药抖入盘中,一天下来,这样的动作要重复上万次,称药150余斤。




9.jpeg
胡庆余堂沿用着传统的牛皮纸包药的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抓药完毕,药师要抱起十几盘药材,传递给校对师核对,检查是否有漏药或者错药。核对无误后,才能敲章、包装。




11.jpeg
蒋玲霞说:“中药师的工作其实蛮枯燥的,每天围着药柜转,从事着重复性的劳动,但这是一份必须认真对待的工作,我们手里的是治病救人的药草,一定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12.jpeg
在胡庆余堂,有“药方不过夜”的规矩,当天的药方必须抓完,所以这里每个人都好似脚下脚下生风,动作十分麻利。抓药的工作几乎一整天都是站着,低着头,对颈椎很不好,但是对于这样的工作强度,大家都没有怨言。




13.jpeg
药房中摆放着一个大木桶,为等候的患者或游客提供凉茶。




14.jpeg
稍等片刻,患者就能取到包好的药材。




15.jpeg
蒋玲霞每年春天会带着年轻的中药师上山采药,教他们认识新鲜的草药,并采一些养在胡庆余堂。同时来参观的游客也能从中学到一些中草药知识。




16.jpeg
采购的药材有的会有很多杂质,每样药材都需要过筛,这样才能保证胡庆余堂的品质。




17.jpeg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蒋玲霞给中药师开了个小会,指出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环节,即使是很熟练的中药师也必须每天开会,找出问题及时改进。




18.jpeg
下班之前,中药师将缺少的药柜补满,然后打扫药房。蒋玲霞正在用鸡毛掸子扫去药柜上的浮尘。




19.jpeg
至今药局营业大厅门楣上还镌刻着“是乃仁术”四个大字,一百三十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一直铭记着“戒欺”祖训、“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这也正是胡庆余堂百年老店经久不衰的法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3:03 PM , Processed in 0.0508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