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钟爱励志神话,是因为它验证了平凡的人经过努力最终能够有所收获之准则不是一句空话。正因为有这样的例子存在,人们可以容忍现实的残酷并始终怀有美好愿景。一张平凡无奇甚至长得有些“抱歉”的脸,不但在鲜肉与颜值当行的娱乐圈突破重围,更获得了许多演艺人士终身无法企及的成就——摘得影帝桂冠,光看故事的结果就足以令人热血沸腾。但真正击中人心的是过程,人们在黄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自身向往却未能企及的美好愿景。

黄渤“小鲜肉”时期的照片曾引起网友的调侃:这些年,你都经历了什么?
没有先天条件的优势,而不凑巧的是,他的梦想刚好与水很深的娱乐圈沾边——成为一名专业的歌手。于是,在之前的十多年里,他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坚持自己的梦想,但成功始终遥不可及。在被导演管虎忽悠到北京拍戏以前,黄渤是青岛乐队“蓝色风沙”的主唱和领舞,一场演出费四百,兼职舞蹈教学。十年的驻唱生涯,他依然籍籍无名,这才在机缘巧合下转型做了演员。虽然他平凡如沙砾,但当机遇来临时,他终究还是展示出了常人没有的东西。当他把一圈底层小人物演了个遍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源于生活历练的朴实气质与他这张特色的面孔结合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在看过他演的《斗牛》后,盛赞他是“中国的卓别林”。
因为《斗牛》,黄渤的剧照还被网友做成了喜闻乐见的表情包。
2014年的国庆档可以说是黄渤作为演员生涯中具有爆发力的一个节点:《心花路放》、《亲爱的》和《痞子英雄2》上映之后,他被媒体称为“五十亿帝”,刷新了他此前的称号“卅亿帝”。而黄渤真正赢得了舆论的拥护,还是凭借其人格魅力。媒体盛赞他是“一本行走的情商教科书”。而高EQ的他,居然是一直被黑的处女座。即使在名声大噪后,黄渤依然葆有对底层小人物的理解与关心。演员高虎曾透露,早年黄渤拍戏时不懂走位,经常游离到画面以外,多亏高虎拽着他的裤腰带,帮助他适应。现在的黄渤,也这样对身边的小演员。他曾感慨,“很心疼那些群众演员,因为没有人说戏,还总挨骂。”不少人调侃过他的外貌。电影《斗牛》的搭档闫妮曾笑说,“当我知道自己要和你演一对时,我知道自己即将步入丑星的行列了。”他回答,“可是当我知道要和你演一对时,我觉得自己要步入帅哥的行列。”类似的机智应答不胜枚举。人们在黄渤身上看到了普通人的影子,但也看到了普通人难以达到的风度与品格。他像个普通人,却比普通人超出太多,那段距离,是人们奋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