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倪黎祥 编辑/邹怡 2016-08-15 腾讯网
功夫小子的“猴王梦”
撰稿/倪黎祥
8岁开始习练武术,进入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后,决心通过模仿秀“创业”。在勤学苦练中,他发现美猴王精神渐渐成了他的“心灵鸡汤”
掌声背后
春节前夕,江苏南京,少儿春晚录制现场。
《金猴闹春》的表演一结束,掌声响起。“美猴王!美猴王!”热情的观众高喊着名字,要求演员出来谢幕。
后台,昏暗的灯光下,精疲力竭的“猴王”摘下头套,撑着铁架,不停咳嗽着。
连日来,他奔波于江浙沪三地表演了十几场“模仿秀”,严寒天气和频繁赶场使感冒更重了。
“其实你不用那么拼。”我递上热水,好心提醒。“习武之人轻伤不下火线。况且已经答应了演出,不能失信。”“猴王”勉力挤出一笑。
那一刻,看着他并不高大的背影,我真的觉得他很帅。
几分钟后,重新戴上紫金冠、穿起红披风,“猴王”利落地蹦回舞台,跟上台来的观众握手、合影,头冠上两条长长的雉翎在灯光里潇洒地抖擞晃动。
从人到“猴”
草根美猴王的扮演者——逯百通,是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系的一名大二学生。来自于“武术之乡”山东菏泽,从8岁起习练武术,刀枪剑棍样样精通,曾多次获得省级武术套路比赛冠军。
跟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生于1994年的小逯从小崇拜和迷恋孙悟空,学猴拳、耍猴棍。
而真正萌生表演美猴王的想法,缘于去年听了六小龄童在苏大的一场讲座,亲见“猴王”后他深受感动。
逯百通决心“创业”,把传统文化和大圣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他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美猴王表演的视频,自学化“猴妆”,甚至咬牙向学校贷款,购置了上万元的服装道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晚10点半上完晚自习,逯百通会独自到食堂三楼苦练猴王动作、步法,直到凌晨才回宿舍。
“模仿最难的是眼神。每天要对着镜子反复练上百次,摆头、定神,眼神才渐渐有了‘锐度’。”为了演出时达到最佳效果,他把镭射贴纸精心剪裁后粘在眼睑上,“火眼金睛”就成了。
拥有扎实的武术功底,加上勤学苦练,小逯很快把美猴王学得有模有样,第一次看到模仿视频的同学都不相信是他在演。
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一次临时客串把他推上了人生的第一个“模仿秀”舞台。
第一次
在张家港的首秀却并不顺利。
由于准备不足,全套动作表演完后音乐还在继续,十分尴尬;因为紧张金箍棒还打到了腿上。
演出结束后客户发来“差评”,逯百通耿耿于怀,由此养成了把每一次客户的评价都截屏保存的习惯,时刻警醒自己。
每次表演完,他回宿舍后都会认真回看现场视频,寻找不足、总结失误。除了肢体动作的模仿,魔术、武术、观众互动等元素被加入模仿秀表演中。
对于舞台要求高的客户,还要临时“搬救兵”找同学客串小猴子。一次次进步,小逯的表演不断得到客户的认可,接的活也越来越多。
在苏州,演艺市场从事美猴王扮演的草根艺人不下20人,竞争激烈,他觉得自己跟行业佼佼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随着猴年到来,作为暖场助兴的美猴王模仿秀成为各种公司年会、新人婚礼的“香馍馍”。
“期末考试那段时间,我推掉了所有的演出,安心复习。”逯百通觉得,他首先是一名大学生,模仿秀只能是业余爱好。
“六小龄童没能上猴年春晚,我们都感到很遗憾。”小逯感叹。“今后我更要把猴戏演好,带给观众更多的欢乐。”
他坚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猴王情结。
大圣归来
“孙大圣的嘴形跟常人不同,总是咧开笑着。”逯百通最敬佩美猴王乐观开朗、仗义磊落的性格。
“每次表演时,隔着面具也能听到观众的笑声、掌声,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通过扮演美猴王,原本不善交际的他,渐渐发现跟老师、同学相处时变得更大气自信了。表演收入不仅能缓解生活上的困难,性格上的改变才是逯百通最大的收获。
“即使穿着便装,某一刹那我能感到孙大圣的影子在我身上。”
尽管极力在大学生和模仿者的身份中切换,孙大圣精神还是在不经意间影响着这个年轻人的日常。
“扮演美猴王,是我进入大学以来做过最有意义、最成功的一件事。”逯百通认为。
台上风光、台下辛酸,现实的压力有时像“紧箍咒”一样如影随形。毕竟从事演艺行业是碗青春饭,未来,小逯还是希望能留在苏州,找一份稳定靠谱的工作。
“苦练七十二变,笑迎八十一难”。这个年轻人的漫漫人生取经路,才刚刚开始。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