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0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637期:苗族独木龙舟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8-2 10:41 AM 编辑

腾讯网  2014.06.25
苗族独木龙舟节
本期作者:cnsphoto/乔啟明 彭年


1637.png
黔东南,在苗族同胞眼里,一条龙舟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寨子不可侵犯的神圣之物,是精神的寄托、灵魂的归宿。(cnsphoto/乔啟明 彭年)




1.jpeg
6月22日,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同胞欢度一年一度的独木龙舟节。数以万计的苗族同胞齐聚施洞镇清水江畔,开展龙舟竞渡表演,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欢度佳节。图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在观看龙舟竞渡表演。(cnsphoto/乔啟明)




2.jpeg
本期作者:cnsphoto/乔啟明 彭年
龙舟赛现场,“姑妈”(出嫁的女子)们用百元大钞拼成“贺”字前来助阵。据介绍,独木龙舟节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开始,持续四天,场面盛大隆重。独木龙舟节历史悠久,但因苗族无文字记载,真正的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cnsphoto/乔啟明)




3.jpeg
龙舟节期间要举行出龙仪式、接龙、吃龙舟饭、龙舟竞渡表演、苗族歌舞联欢、分龙、踩鼓、龙舟竞渡比赛、吃龙肉等民俗活动。 黔东南台江县独木龙舟节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cnsphoto/乔啟明)




4.jpeg
苗族村民在进行龙舟竞渡。在苗族同胞眼里,一条龙舟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寨子不可侵犯的神圣之物,是精神的寄托、灵魂的归宿,是安居乐业和繁荣昌盛的象征。(cnsphoto/乔啟明)




5.jpeg
参加龙舟竞渡表演的苗族村民在小憩。黔东南的苗族独木龙舟外形特殊,只用3根巨大杉木抠槽掏空制成,准确说最原始的应该是用3根独木捆绑而成,有漂亮的龙头,但没有龙尾。独木龙舟节从采木到凿舟,从下水到竞渡,其程序都有严格的仪规、禁忌和传说。(cnsphoto/乔啟明)




6.jpeg
苗族村民在进行龙舟竞渡。竟渡时,锣鼓喧天,舟上的人随着划水的节奏齐声大喊“嗨!嗨!”。岸上的亲友也跟着龙舟奔跑并高声叫喊,气势磅礴,扣人心弦,龙舟节被推向高潮。(cnsphoto/乔啟明)




7.jpeg
苗族村民在进行龙舟竞渡。划龙舟的姿势也与一般赛龙舟不同,参赛者需站着俯身划。独木龙舟的舟身最宽处不足1.5米,却能承载40余人。(cnsphoto/彭年)




8.jpeg
参加龙舟竞渡表演的苗族村民在进行撩水表演。独木龙舟文化融合了苗族的竞技文化、祭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和饮食文化,这项古老文化习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cnsphoto/乔啟明)




9.jpeg
一位苗族老太太为龙舟敬酒。黔东南独木龙舟的祭祀仪式繁琐隆重。在龙舟出发前,各寨在河滩上放一张四方桌,桌上有1升米,米上点有3柱香,放12元钱,巫师手提1只公鸡站在桌边念巫词,招集山神、树神、祖宗前来保佑龙舟平安。之后巫师用茅草沾河水洒向龙舟并一刀把鸡杀死,比赛结束后,巫师又用同样的方法欢送山神、树神、祖宗。(cnsphoto/乔啟明)




10.jpeg
划龙舟的苗族同胞正在喝亲戚送上的米酒。龙舟在开赛前和开赛中都会举行“接龙”活动。所谓接龙,就是比赛前和比赛间隙停靠在岸边的龙舟要接受所代表的姓氏或与村寨有姻亲关系的人们的送礼和敬酒。(cnsphoto/彭年)




11.jpeg
“接龙”活动中,各支独木龙舟的亲友,把鸭、鹅等礼物送上龙舟,然后将鸭、鹅、彩旗之类挂在龙颈部位上,物品挂得越多越喜庆,人气也就越旺。(cnsphoto/彭年)




12.jpeg
参加龙舟竞渡表演的苗族村民在唱山歌。参加比赛的男人们的着装是清一色的手工制品,加上墨镜等现代元素的加入,男人们的这种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装束真的可以说是“酷毙啦”!(cnsphoto/乔啟明)




13.jpeg
坐在独木龙舟上的苗族老鼓手。鼓手身着长衫,头戴特制的宽边草帽,手提一面鼓坐在龙舟的最前面,背靠龙头,面向桡手,在比赛时负责发号施令。(cnsphoto/彭年)




14.jpeg
苗族村民在进行龙舟竞渡。独木龙舟是苗族文化的骄傲,无论是两排人站立划桡的姿势和装束,还是采木凿舟,下水到竟渡,其相关的仪规、禁忌和传说,无不体现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气息。(cnsphoto/乔啟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11:21 AM , Processed in 0.0640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